APP下载

如何提高低年级队列教学的实效性

2020-05-19林丽

读写算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小学学生

林丽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学校对于体育教学误认为只是一昧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而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和时效性,队形队列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是一堂重要课程内容,也辅助体育教师对于教学任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身体正确姿势并自觉守纪,当发号施令时按照统一的口令做一致的动作,换发出英姿飒爽的精神状态。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因为在小学这一年龄段不管对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未将来的成长的道路上打下良好根基。但由于小学生有些具有好动、活泼的特性,感觉课程内容激发不了他的学习兴趣。所以,如何才能调动起他们对于训练的积极性将成为体育教师的研究话题。

关键词 学生;体育课;队列教学;小学

由于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队列、口令的概念一无所知,而且参与性能差,集体意识薄弱,缺少团队精神。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适当的队列练习,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意志力、耐受力,最终达到磨炼他们意志力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

在队列练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节奏感鲜明、活泼欢乐的伴奏音乐,学生跟随着音乐的齐步走,逐步地变换队列,步调一致的整體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同时有助于他们对于队形、队列动作要领的掌握。

二、注意选材

在选材方面,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生理发育情况,对小学队列队形的教材做安排。分为一至三年级和四至六年级两个阶段。一直三年级就应该着重于体操队形的教学,“立正”和“稍息”两个姿势,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两肩要平、稍向后张、手指并拢自然微屈;听到“稍息”口令,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的姿势,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

三、示范科学

在队列队形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年低年级一开始上体育课,对于队列队形动作要领还不清楚,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简化的动作,配合手势来给学生做示范,面对复杂的动作要分解开来。比如“向后转”就可以分为两步来讲解,先转体,然后再并腿,最终练习完整动作。另外教师的口令要洪亮、装束简洁明了,这样才会让学生从向往到追求,然后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便是体育教师的阳刚之美。

四、发号口令

体育教师在下达口令时,首先要做到指挥位置恰当,口令使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感,是组织教学调动队伍的信号。声音要让全体学生听清楚,除了注意一般口令的原则以外,还要注意口令速度的快慢,体现出有生气有重点、有节奏。通过口令的变化,可以意识到下一步的动作,指导意图可以迅速的体现出来。如果声音低沉、音量小,那么学生也会跟着动作也没有气势,乱成一团。

(一)掌握口令发布的规律与要求

口令分为动令和预令两种,但有时候口令只有动令一种,发布口令就是要根据发布的内容进行,比如“稍息”和“立正”,而有些还需要发号口令然后来说明执行口令的目的,然后再下达口令。比如“以某某同学为基准,向某某同学看齐!”那么,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发令水平,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口令要声音洪亮,清除、明确的传达给每一个学生。(2)一般情况下预令要拉长,但还要根据队伍的规模而定,人多、队伍长就要把预令相对拉长;动令要短促、洪亮,根据动作幅度来调整口令的轻重强弱程度。(3)教师在发令前,注意力应该集中到队伍的队列是否整齐,和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上等等,以便掌控好发令时机。(4)在发布口令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做同样的动作,这样学生既可以听到也可以看到动作,以便达到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口令的应用效果。

(二)掌握口令发布的方法与技巧

要想使得口令发布达到一个极致的效果,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教学实践经验。所以,要想掌握好发声方法和水平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榜样教育

在加强队列、队形训练前,还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要加强,而榜样课程是最容易接受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英雄人物来影响学生。比如说,在队列队形训练时,放阅兵仪式的录像,让学生们直观的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姿飒爽地走着整齐的步伐,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受到启蒙,并且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由被动变主动。

六、结束语

通过上述说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对讲求队伍、队列的训练方法,也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提高团队组织性、纪律性的整体观念,将对于一些重复性的队列队形教学提起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正确的站立姿势。

参考文献:

[1]张成久.低年级体育教学的兴趣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1995(8):39-39.

[2]王丽娟.队列队形教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46-147.

猜你喜欢

体育课小学学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赶不走的学生
讨厌的理由
学生写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