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2020-05-18王怡电

商情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王怡电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机遇,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得以变革、创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思政教育受到网络的挑战,暴露出一些弊端,但互联网大环境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革新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高校思政工作应该认清现状,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进行创新研究。本文就“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展开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引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互联网+”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其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教育”是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基于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要投入全部精力在教学改革之中,积极探索契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教育手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技术高度契合的创新目的。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契机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平台的创新层面,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丰富了大学生的教育资源、拓宽了学习的基地。第一,网络时代的信息规模化、知识资源的共享化为高校师生双方提供更加丰富而全面的教学资源,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得途径不再单一化,学生可以自主从互联网中汲取富有正能量的信息资源,实现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第二,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开拓了一个科技化的平台,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如果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结合以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网络平台上,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定化限制,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普遍化和多变化。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平台,使资源的获得和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樊笼,更加具有灵活性。

(二)教师主导性越来越强化

现如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使得学生能够更多地利用好课下时间以及更多课余时间来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掌握着绝对的主导权,但在“互联网+”时代,使教师逐渐散失了权威地位,学生具备了更多的主动权,教师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而不是灌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良好认知能力,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三)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氛围

互联网时代下的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收者以“90后”、“00后”为主,受到时代元素的影响,新生一代的大學生群体个性极强,有着自己对待事物的观点和思想,自我表达欲望十分强烈。在高校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他们大多不愿意将自己陷入被动化的灌输式教育氛围,这些年轻群体更加渴望去表达观点,展示个性。互联网时代使新生一代的渴望成为现实,通过网络平台构建相对开放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转变了师生主体原有的地位,学生可以实现与其他学生及教师的交流,在开放的氛围下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自我表达欲望满足的基础上倾听到更多的声音,实现价值观的自我完善,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学生的压力,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举措

(一)革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互联网+”背景对大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能够把握“互联网+”发展的规律。为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利用互联网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此外,还可以努力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从而使其能够自主探索知识,提升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互联网创新思政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要认识到互联网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升教学成效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全新形态的转变。首先,要利用网络技术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课堂作为教育工作实施的主要阵地,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堂规划和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思政教师可在网络丰富资源中查找相关思政教育的视频素材和图片素材,并结合思政课本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保障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思政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提升学习感受和体验,满足学生学习思政的心理需求,实现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利用互联网开展课外教育,思政教师可利用网络建立微信公众号、QQ群、网络社区等,利用线上平台发布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思政水平。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构建校园环境,教育工作者可在校园广场和食堂播放思政教育宣传片,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的接触到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网络预测学生思想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教育普遍性的问题,并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高校可利用网络建立大数据基地,构建精准处理大数据信息的系统和软件,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出细致化的分析和判断。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教育新资源和信息的获取,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需创新

思想政治课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而且也要坚持内容的趣味性,与时代接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保持授课内容准确性的基础上,授课内容也应该用网络化、数字化的语言展现出来,使课堂教学不再沉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以“互联网+”为依托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

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我国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优势,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一级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需要搭建互联网平台,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并结合相关学科为优秀的理论研究者提供交流渠道,努力打造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高校思政工作宣传力度。

(五)做好网络监管工作

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资源的治理模式。“互联网+”时代具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各平台拥有的优势,高校可以通过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综合系统,储存学校大量相关信息,利用对各项数据挖掘的能力,收集和整理学校日常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充分地为高校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供全新动力,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革新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思政教师要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借助网络线上平台,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从而开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001).

[2]馮刚,严帅.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3]张从俊,贺云菲,赵迎雪.“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以高职院校“易班”建设为例[J].文教资料,201(11).

[4]宁宁.“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19(12).

作者简介:王怡(1992-),女,汉族,籍贯: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研究生学历,专业:商务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