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大学建设下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0-05-18陈前梓叶清清

商情 2020年19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陈前梓 叶清清

【摘要】规范和发展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教育部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纳入全日制的培养体系,加强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统筹工作。但是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養存在一定的困境。本文以广东工业大学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存在现实上教学内容固化,管理缺失制度缺乏;学生个人权益缺失,学历社会认同感低等问题。破解这种困境:一是对症下药,高校需要制定相对独立的非全日制培养体系,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相对独立性;二是强筋健骨,教育部需要出台相应的非全日制育人资助制度;三是一视同仁,社会多方合力提高其认可度来化解需求矛盾。

【关键词】高水平大学建设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已然成为国家人才发展的后备军。其中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更是提上了新的议程。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2号文件《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从培养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须明确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初步安排方案的通知》中规定,2017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将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下达,取消了之前在职研究生的说法,非全日制以“定向”和“非定向”界定。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研究生培养目标多元化

透过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非全日制研究生多是以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为主,培养目标相对多元化,与全日制培养学术型占多数不同的是,更注重理论、创新、技术、管理、创新等等,出现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局面。主要是基于很多非全日制研究生本身就有深厚的工作背景,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满足新工科发展下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深入融合项目的实践性,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二)研究生生源结构复杂化

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专业、年龄以及工作阅历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了生源结构复杂化。首先从专业上,一部分学生为了自身的兴趣,跨学科进行考研,与之所从事的工作和先前专业基本没有关联。另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更好地发挥工作中的理论水平而选择读研。另外,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其知识的素养和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在年龄上,学生应届因全日制没有能录取而调整到非全日制,其年龄与同届的相符;一些具有相对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为了提高学历,加强学习,提高技能而选择读研,出现了较大的年龄差。

(三)研究生管理模式相对宽松

“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特殊的学习形式,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兼顾工作,可用于研究学术及攻读学位的精力较少。”因此,对非全日制学生学校在管理上相对宽松,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时间。另外,导师在指导的时候会有所偏向全日制的学生,他们能够给予导师更多的帮助和项目上的联系。最为重要的是,教育部在对于非全日制学生的管理的相关文件比较少,高校能够真正依据的文件不多,导致了在制度设计上偏向比较薄弱。学生本身的自律性较差也使得模式相对宽松。

二、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现状和问题

笔者从2017年接手第一批按照国家新的研究生招生规定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开始。算是经历了这批学生培养完整的阶段,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现状有一定了解。因此,本文通过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96名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抽离出培养中的现状问题。

(一)研究培养模式固化,教学环节缺乏针对性

由于非全日制硕士办学时间不长、招生规模有限、属于小众群体等多种因素。教育部在制定非全日制相应的制度上相对比较模糊,指导的意见不多。导致高校无法有效根据制度制定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此间就造成了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趋同。再加上高校的教务部门不愿去花大量时间去探索小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和方案。这这给整个的培养环节带来很大的问题。在课程的实践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希望培养模式有所区别。但实际上还是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纳入全日制的课堂教学的“一刀切”培养模式当中。总之,课程的设置无法发挥非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环节缺乏针对性

非全日制研究生由于是没明确规定脱产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这从客观上增加了管理难度,并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单位没有建立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独立的学籍管理制度,只在修业年限、在校时间等方面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做了简单的规定。有的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要求没有单独规定,与全日制研究生一把尺子量长短。有的单位在行政管理、学位管理等方面没有专门的制度,仅是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执行。

(三)学生身份定位不准,个人权益缺失

我院非全日制研究生身份的情况大体是由于没能考取全日制研究生的本科应届毕业生通过调剂方式录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体现:在一方面学生的导师选择和课程选修缺乏自主性,强制性“供给”的情况居多,并且学生没有“奖勤助贷”,学费相较于全日制却要高的多,这导致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在经济压力和个人身份认同上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来自社会和企业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歧视,用人单位不能够准确科学地认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在招工的过程中否决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存在。从近3年研究生非全日制学生的调研中,可以说反映最为强烈是个人权益缺失带来的失落感和身份认同所埋下的羞耻感。

三、对策建议

一是对症下药,高校需要制定相对独立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体系。我们应制订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方案应紧贴非全日制学生的需求导向,突出实践能力这个重心,明确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课程支撑体系,提高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并根据学生需要,灵活采取集中与分散、白天与晚上、课堂与网络等多种授课组织形式。尤其是利用好“互联网+教育”网络平台,如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实现非全日制研究生突破时间、 地点限制的泛在学习。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丰富实践方式和内容,将学习的实践基地作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实习的重要场所。考虑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时间、精力受限的实际,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跳出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范式的束缚,形成专属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完整配套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和特色学科,提高培养质量。

二是强筋健骨,教育部需要出台相应的非全日制育人资助制度。建议扩大研究生非全日制的招生规模,纳入教育部财政预算中。当前非全日制的学生多数是在校居住的非全日制学生全日制培养类型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全日制的培养相差无异。学校应在在奖、勤、助、贷的资助育人体系方面应该将非全日制纳入进去。在奖学金的竞争中引入非全日制,这可以提高非全日制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适当消除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身份认同的困境。另外,在师资队伍中也应该让非全日制学生有更主动的双向选择,而不是等着“被安排”的境地。这能增强非全日制学生的爱校情怀,减少其羞耻感。

三是一视同仁,社会多方合力提高其认可度,化解需求矛盾。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和全日研究生教育坚持同一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效力,但在毕业证书上体现学习方式(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做好对于非全日制学生的正确定位。政府、培养单位、学者应该引导社会消除有关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些误解和偏见,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和认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实现观念的转变。利用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资源,做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发挥非全日制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企业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网站,2016.

[2]詹婉华,肖锡湘,盛立琨.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形式的特征分析与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

[3]周文爱,朱爱红.关于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建议[J].江苏社会科学,2010:54.

[4]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有关工作答記者问[EB/OL].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6.

作者简介:陈前梓(1991-),男,汉族,广东汕头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叶清清(1989-),女,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