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2020-05-17

大医生 2020年23期
关键词:四肢螺钉钢板

仇 赛

(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200)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四肢的长管骨软组织覆盖率较低,骨骼缺乏足够的血供,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则需要较长的骨折愈合周期才能恢复健康,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目前临床上主要选择手术方案进行治疗[1]。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各种生物医学金属材料在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类材料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固定效果,还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后应用钢板对患者骨骼功能造成的影响[2]。本次研究探讨将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75例。对照组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28.52±6.26) 岁;男性98例,女性77例;胫腓骨近端骨折患者74例,肱骨骨折患者75例以及尺桡骨骨折患者26例。试验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7.96±5.95)岁;男性86例,女性89例;胫腓骨近端骨折患者76例,肱骨骨折患者69例,尺桡骨骨折30例。在完成患者基本资料统计后,发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诊断标准;②生命体征稳定;③可接受后续随访调查;④未见原发性呼吸系统疾病;⑤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②存在原发性血液疾病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③缺乏正常认知能力。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支架方案进行治疗,医务人员在接到患者后,首先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确认患者的骨折受损状况,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患者骨折部位将患者的肌肉组织弧形切开,充分暴露患者的骨折状况,由医务人员对患者的骨折做出复位牵引并且做好相应的固定。固定完成后,在患者骨折远端和近端钻孔放置外固定支架将螺钉拧入螺孔中。进行固定后,需要对骨折端进行加压使骨组织与支架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处理完成后,对患者的创口进行全方位缝合。

试验组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CT检查。选择常州华森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钢板螺钉内固定。在对患者进行处理时,基本处理方式与对照组相同,首先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并切开患者的受损部位,将患者的骨折区域充分暴露,常规剥离患者的局部骨膜,在剥离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骨折状况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骨骼损伤依照钢板大小套入骨折固定器,最后在患者的骨面上常规放置钢板再进行复位,此时需要适当在患者的骨折端进行加压,加压完成后,将骨折固定器滑动部位拧紧,确认患者的骨骼与钢板完全固定,将患者固定钢板的钢板孔显露,这样能够有助于开展后续的钻孔操作。在进行钻孔时,可以将一个小孔安装在患者钢板的两端位置,在钻孔过程中要求钻头需要保持垂直钻入,从患者固定钢板的中心穿过,将患者两侧皮质骨钻透后,在骨孔探测下确定患者的骨直径,根据钢板厚度加上直径,选择对应长度的螺钉,并用螺钉与患者的骨骼相结合,在引入过程中应当沿着患者钻孔的方向,后续的一系列操作与第1枚螺钉操作完全相同。如果患者在发病时为短斜面骨折,则需要对患者斜穿骨折线进行卸载,在卸载后需要在加压螺钉辅助下进行,从钢板孔经过,这样能够使固定效果得到保障,如果患者受伤时间在3周以上,尤其是患者的受伤部位是在尺骨上段等无法快速愈合的区域,在进行内固定手术的过程中做好患者的骨移植,这样有助于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良好的促进效 果。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主设置的记录表对患者术后进行评估,记录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骨折功能评分,其中包含患者的骨骼疼痛指标、运动指标、个体指标,满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

同时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伤口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骨折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比较(±s)

骨折功能评分(分)组别 n 下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试验组 175 65.14±2.12 18.36±0.63 88.96±6.28对照组 175 79.03±1.98 24.14±1.03 69.68±5.68 t 9.296 11.629 10.285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均得到了控制,试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为4.00%,相较于对照组的12.57%来说,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这种病症的发生与患者高处坠落和交通事故有较为密切的关联[3],这种病症会导致患者的骨质遭到一定的破坏,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例如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等,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做好患者的骨折复位,并且选择相对较好的固定方式[4],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骨折恢复。一般选择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金属本身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而现代化的各种钢板,具有极强的韧性和强度,并且也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将其应用于植入器件的制造中,例如关节和牙齿等硬组织,能够起到良好的修复置换作用,将钢板固定应用于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一方面能够通过钢板良好的抗张力性和韧性缓解骨折部位的受力负荷;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患者的患部组织再生,对于患者的患处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保护患者的骨折端不再受到额外的伤害[5]。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的手术方案,这种手术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缩小患者的手术创口,另一方面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使患者的临床病情得到控制,有助于促进患者的骨骼恢复,同时这种骨折修复方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应用于不同患者的治疗中会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6]。

采用钢板固定治疗有助于对患者的骨折进行有效保护,但少部分患者在进行钢板固定时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现象,例如钢板不易取出或者钢板弯曲以及断裂,对骨折的愈合产生影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治疗时,医务人员过度依赖钢板的固定力,导致钢板的固定时间较长,而一旦螺头的凹槽受到损伤,就会导致旋凿的效果受到影响,之后无法对钢板进行取出。除此之外,骨弹性系数与钢板之间一般情况下来说差异较大,大部分患者的患肢应力主要经过钢板,而不会经过患者肢体的下骨质,所以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固定部位出现萎缩的情况。正常骨质与钢板末端的萎缩,骨质很容易出现断裂,所以一旦将钢板取出,就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二次骨折。在近年来的临床研究中显示,适当将螺钉数量减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钢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得到提升,有助于保障患者固定结构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骨膜生存压力,从而促进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7]。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将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于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使患者的预后恢复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试验组患者中的17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更短,并且患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恢复出院,患者的骨折状况恢复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好,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00%,相较于对照组的12.57%来说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案能够对患者的病灶进行直接处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8]。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实际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医务人员需要在接到患者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患者的病情表现和损伤状况,这样能够使后续的治疗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

综上所述,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进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来说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四肢螺钉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跟踪导练(四)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