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脑水肿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0-05-16盛文乾君贾若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8期
关键词:脑水肿甘露醇甘油

盛文乾君 贾若飞

脑出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属于危急重症,并且非常容易并发脑水肿。脑出血脑水肿患者在发病的短时间内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临床上应该加强对脑出血脑水肿患者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治疗,以控制疾病的进展,使疾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脑出血脑水肿现阶段一般给予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采用脱水剂治疗,常见的脱水剂包括甘露醇、白蛋白、呋塞米以及甘油果糖等。本院以106 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甘露醇治疗以及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4 月~2019 年4 月来本院就诊的106 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 例。研究组中女22 例,男31 例;年龄46~70 岁,平均年龄(56.6±4.5)岁;出血量8~36 ml,平均出血量(24.1±7.5)ml;神经功能损伤:重度14 例,中度28 例,轻度11 例。对照组中女21 例,男32 例;年龄47~68 岁,平均年龄(57.9±3.8)岁;出血量9~37 ml,平均出血量(25.0±7.2)ml;神经功能损伤:重度15 例,中度26 例,轻度12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量和神经功能损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第四届)》中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T 确诊,所有患者的脑出血量均<50 ml,均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1.2.2 排除标准 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肺肾以及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小脑出血、脑疝出血以及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以及颅脑外伤史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250 ml 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8 h,同时每12 小时静脉推注呋塞米40 ml;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给予250 ml 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6 h,同时每8 小时静脉推注呋塞米40 ml。连续治疗5 d 后结合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慢慢减少甘露醇的用量。连续治疗15 d。

1.3.2 研究组 患者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予250 ml 10%的甘油果糖,静脉滴注12 h,然后给予125 ml 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12 h;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给予250 ml 10%的甘油果糖,静脉滴注8 h,然后给予125 ml 20%的甘露醇,静脉滴注6 h。治疗5 d 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慢慢减少甘油果糖的用量。连续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量、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依据脑卒中临床镇静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来进行评定,评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关于脑出血治疗的评价标准来进行判定[2],经治疗后患者的血肿完全消失,没有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为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血肿周围面积缩小>50%,血肿量降低>10 ml,颅内高压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血肿周围的面积缩小20%~50%,血肿量降低5~10 ml,颅内高压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经治疗后没有达到以上标准的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量、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2±7.2)ml、(8.6±6.5)ml、(9.7±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6±8.4)ml、(14.6±7.6)ml、(15.5±0.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量、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水肿量、血肿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脑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水肿是脑出血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血肿以及水肿面积越大,患者的致死率越高,并且也容易引起患者偏瘫和中风等,因此对于脑出血脑水肿患者应该及时控制患者的颅内压,减轻患者的脑水肿[3]。脑出血是由机体脑组织损伤所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以及脑血肿分解的产物引起的,患者脑出血后脑体积会增大,脑脊液也会随之增多出现脑水肿,使得机体的颅内压增加,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脑疝。对于脑出血脑水肿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以此缓解脑水肿程度,这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甘露醇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常见药物,其具有良好的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的效果,其起效快,价格便宜,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甘露醇是一种单糖,如果短时间大量使用甘露醇不能被很好地吸收,容易导致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增加肾小球渗透压,使得患者出现利尿和脱水的情况,因此其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控制药物的用量。甘油果糖是一种脱水剂,其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渗透性,能够经过脑以往的组织被代谢利用,降低血细胞比容,清除自由基,增加脑血流量,并改善机体的微循环[5]。甘油果糖可以对机体毛细血管周围的水肿进行清除,降低患者脑部的机械性压迫,通过改善患者的脑部微循环来增加脑部血流量和供氧量。将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交替使用治疗脑出血脑水肿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两种药物的药效,从而缩小水肿,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水肿量、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黄启勇[6]在相关研究中报道的数据吻合,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说明脑出血脑水肿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脑水肿和脑血肿量,改善患者的颅内高压症状,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病情,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脑出血脑水肿患者可以采用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以此来控制患者的脑水肿和脑血肿,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降低颅内压,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脑水肿甘露醇甘油
20%甘露醇注射液临床使用剂量的调查及启示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甘露醇有很多用途
Auto—focus Eyeglasses
浅析甘露醇在临床中的应用
蛛网膜腔出血后脑组织氧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聚合甘油的开发研究进展
乳酸细菌甘露醇脱氢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