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地图素养现状及培养策略分析

2020-05-14陈世耀

考试周刊 2020年37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素养

摘 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是学习地理重要的工具。地图能直观的、具体的、简洁的表达出地理要素和内容。读图是地理学科基本能力要求,本文从高中阶段地理读图意义、存在问题角度分析,最后本人从教以来的理解,提出培养读图能力的几个观点。

关键词:素养;现状;培养

新一轮的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学科素养”成为新高考改革更加关注的导向,地图素养是地理素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组成之一。地图素养是“个体所形成的基本地图技能和善于利用地图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从地图素养的重要意义入手,针对我校学生目前的地图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 培养高中生地图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地理空间能力

地理空间能力是个人具有收集、储存空间信息,并能处理、分析、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地图是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为学习者提供各类信息,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地图,能明确地理事项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周围地理事项的空间关系,加强空间感受,进而归纳演绎空间规律、对空间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类比,空间能力得以培养。以学生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学生通过对世界洋流空间分布图中不同海区的洋流观察,比较分析出不同区域的大洋环流存在的差异(如同半球同纬度不同大洋洋流流向的比较,同大洋不同纬度洋流流向的比较),最终学生能用简单的模式图来揭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在此案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联系和空间差异的分析。从中可看出地图素养的培养可提高学生地理空间能力。

(二)增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将具体的地理事物图像化、抽象化,学生从中提取信息进行应用的过程包含了多种的地理思维过程。以景观图的判读为例,首先学生需了解画面内容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再细心准确地观察其中的标志性景观,找出并建立其与其他地理事物间的联系,最后挖掘出景观图中所隐含的主干知识,分析形成原因。在这过程中就包含了概括、综合、分析、推理等地理思维活动。

(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

地图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它能把学生带到不能亲临的广阔地理环境中,能够拓展学生的思路,它能化繁为简,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特征、原理、规律与成因。例:在区域地理学习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地理分布图(气候类型、地形、水系等自然要素分布图,交通线路、人口分布、工业等人类活动分布图),地图要素在图上一目了然,利于学生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

再以过程示意图为例,由于地理演变是动态的过程,教师单靠语言描述就是力不从心,学生也难以全面了解,这时利用过程示意图,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过程示意图能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如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四)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地图是人类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其社会功能的强弱取决于人类对该方式的掌握与使用。”以地图为主的多种地理图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有很强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是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地区人们跨越语言障碍的一种重要途径。当前,随着航天、测量、计算机及印刷等技术的发展,地图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天外预报、旅游、交通、商业、社会调查等方面。地图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往工具,在社会各界中的运用会日益频繁,学生地图素养的提高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 高中生目前存在的地图素养问题

以本人所在学校为例,其为省一级达标校,生源较好,高一有16个教学班,高二、高三文科一般各4个教学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地理素养不容乐观。

(一)对地图学校缺乏兴趣

从对地理学习内容难易看,近50%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中最难的部分是地图,而在时间和精力的花费上,只有22%的学生愿多投入精力到学起来难的部分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地图产生畏惧心理,这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地图的喜爱。

(二)地图知识不全面,地图技能差

对地图的理解大部分同学停留在纸质地图上,指导地图三要素,对地图分类较模糊,地图基本图例的判断还有25%的同学只了解一点。对新地理技术的发展知之甚微,大部分不知道地理上的3S技术,也没听说过GoogleEarth,只有少数同学知道,大部分同学对地图的理解比较狭隘。

“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技能”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从调查中发现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技能差,只有48%的同学能对图文进行转化;心理地图的建构,平面图的绘制能力差;课堂上训练较多的应用于考试的地图知识较好,而利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

(三)使用地图意识薄弱

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重视教材的文字内容,而缺乏读图意识,对地图的翻阅较少,不会根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地图,地图作为学习的工具功能难以体现。

三、 地理教学中地图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多途径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并巩固地图知识。对于高一新生来说,由于初中阶段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地图知识较缺乏,进入高中阶段,教师若不对地图知识进行必要的补救,大部分学生学到后面就会越来越吃力,使得学习兴趣急剧下降。因此教师要强化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

其次,拓展地图资源,让学生感受地图的魅力。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电子地图、数字地图等现代地图,它们具有动态、虚拟、交互和网络的特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室图“活”起来,平时可收集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较密切的现代地图进行案例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图、用图的兴趣。

(二)循序渐进,有计划进行地图教学

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及学校的课程安排,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地图教学,提高学生地图素养。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读图活动,同时强化地图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让学生注意图名,认识图像的类型,掌握地图三要素,读懂图像所表述的是哪些地理事物?之间有何联系?有何变化规律?不同的图像有不同的判断程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补充相关的读图程序。对于选择地理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教师在不断训练读图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技能,提高学生图文融会贯通能力,综合读图分析能力。

(三)训练地图技能,提高地图素养

1. 常析图、说图

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隐性的,有显性的,通过析图训练,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可得到逐渐提高。以气候统计图判读为例,学生通过图中各月均温和降水量判断出气候特征,再进一步推导出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

学生析图后,教师要多创造机会给学生说图,展示学生析图的思路,这个过程一方面学生整理了自己的析图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可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便于其他学生的参照对比。

2. 勤绘图、填图

教师可通过课堂上多鼓励学生上台填、绘图,课外布置填、绘图作业,来加强学生的填、绘图能力,以世界气候类型图的学习为例: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空白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可使用【选笔】【笔设置】功能,使用不同颜色标注不同的气候类型。课后,学生可先摹绘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轮廓,再用不同简洁的线条或彩笔描绘出各气候类型的分布。为了使图不至于杂乱及便于学生对不同气候类型分布位置的识记,可选择两种或三种气候类型放在同一幅图中填绘。

教師还要指导学生规范填图、绘图。如,地图上的字的排列方向要符合地理事项的性质和空间特征,先填小地名,再填大地名;关联图。示意图的线条、箭头都要符合地理意义,按照地理规律依次填绘图。

参考文献:

[1]冯忠跃,李永全.中学生的地图素养与培养[J].地图世界,2006(6).

[2]林国银.新课程文综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8).

[3]李娟.高中生地图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4]游兴杰.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导学的几点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5).

作者简介:

陈世耀,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