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2020-05-12吴丹蓉

考试周刊 2020年3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摘 要:比较教学是历史课堂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提高历史比较教学的有效性,比较教学应遵循可比性的原则,充分挖掘相关的史料,确立比较的主题,并渗透核心素养。比较教学的目的并非只为了落实知识本身,更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比较教学;核心素养;康熙皇帝

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比较教学是比较常见的。历史比较方法指的是“对历史上的事物或者概念,包括事件、人物、思潮和学派等等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判明其异同,分析其缘由,从而寻求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种方法”。比较教学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通过历史现象,把握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

为了避免将比较教学流于表面,使比较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完善其比较的思维品质。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并结合教学案例对历史比较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阐述。

一、 比较教学应遵循可比性原则

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曾指出:“所有比较方法都必须遵循一条最基本的规则,就是只有在可比较事情之间才有可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据此,在岳麓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述》中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我发现康熙皇帝与俄国的彼得大帝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他们有着惊人相似的成长历程:两人都幼年即位,彼得10岁,康熙8岁;他们曾有受人摆布,也都在大致年龄以相似手段夺取实际权力;他们都机智聪明,并在早年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能力;在他们统治期间,均表现出他们的文治武功。康熙与彼得大帝是同时期同阶级属性的人物。他们既相似,又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康熙不及彼得大帝之处,主要在对新兴资本主义的态度上。彼得大帝狂热地建立近代工厂,康熙却始终没有产生对近代工业的狂热,未敢使中国越过封建国家雷池一步,始终没有表现出某种使中国跳出落后状态的独特尝试。康熙和彼得都是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封建君主,由于國家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同,他们的进步作用的内容各不相同。

二、 比较教学应充分挖掘相关史料

比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充分挖掘相关史料为比较教学服务。由于涉及二人的史料丰富繁多,教师应对所搜集的史料进行整理加工。首先,选择史料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历史教学的知识必须是真实的史实;遵从史实,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推出不同的结论,真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其次,尽量选择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史料,能突破课教学重难点的史料。例如在对康熙帝与彼得大帝取法西学的差异上,在课堂中我呈现了如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 1690年,康熙帝在颐和园设如意馆,1713年前后建立蒙养斋算学馆,邀请西方熟悉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光学的传教士到此授课与研究,西方传教士称之为中国科学院。康熙帝把“颐和园中的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洲来的传教士们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白晋记述了皇帝对如意馆工匠们的“各类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和深刻了解”,他每天验看这些“出自新建研究院院士之手的作品”,对其中的杰作给予奖赏。现在的故宫藏有数台计算器,就是康熙年间制造的改进型帕斯卡计算器。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而且日趋衰微。

——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

材料二 彼得一世的出访使他看到了俄国和西欧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他下令在全国各省城建立初等算术学校,招收10-15岁的少年儿童入学,并规定贵族少年必须进校学习。他下令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地开设造船、航海、矿业等专门技术学校,还派出年轻人到国外去学习。他下令采用简易的新字体,使得俄罗斯文字变得简便易学,印刷书籍更为方便。他下令废弃东正教会历法,采用西方通用的儒略历法。1724年1月28日,彼得一世发布了关于建立俄国科学院的命令。1725年科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一个集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机构,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科学院的建立对于俄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俄国科学研究步入世界前列迈出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摘编自白建才《俄罗斯帝国》

三、 比较教学应有明确的主题

比较教学的目的不能只停留于落实知识本身,否则比较教学就被简单化了,因此进行比较教学之前应确定主题。在比较的范围上应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避免比较的盲目性。主题是课堂的“魂”,在重新规划教材结构是时应围绕主题。它不仅使课堂教学的逻辑更严密,还能让教师的引导具备价值观依托;它能衡量教师教学设计的深度,让学生的思考学习具有延伸空间。

对于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取法西学的差异的原因学生容易简单将其归结为二人的意志和才能。为此,本课根据学情和课标设计了教学目标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相关史料,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据康熙帝与彼得大帝学习西方科技的不同特点推理其背景,并分析其取法西学的不同影响,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增强论从史出的意识,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据此最终敲定本课的主题即通过比较二者取法西学的差异性,提供相关材料论证导致差异的关键不在个人的意志和才能,而在社会条件。围绕这一主题,我在课堂中的操作如下。

1. 设计问题: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取法西学的差异性。

首先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依据材料概括二者在学习西方科技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先找出关键词,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学生不难找出关键词如:如意馆;蒙养斋算学馆;数学、物理、天文历法、光学;邀请传教士;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皇帝对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等。从材料二中学生又找到一些关键词如:下令;算术学校,专门技术学校,科学院;招收儿童入学;造船、航海、矿业;简化文字;改历法;彼得出访;派年轻人留学;吸引大批科学家等。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2.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据提取的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并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

3. 归纳总结:师生互动讨论后将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取法西学的差异以表格形式呈现,直观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 论从史出:引导学生根据康熙与彼得取法西学差异的相关史实,做出客观的评价。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增强论从史出的意识。

四、 比较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课比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和论从史出的意识。马克思说过:“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他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

在评价过程中,师生对材料进行充分挖掘,发现“中国科学院”和俄国科学院命运不同,并以“如意馆日趋衰微的原因”作为探究问题,教师肯定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纷纷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统治者眼界狭小,皇帝独断的随意性;国家缺乏对科技发明的鼓励,中国古代研究科技的氛围不浓;八股取士禁锢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封建保守;统治者的清高自傲、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概括这些更深层的原因:自然经济根深蒂固;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儒家思想“重道轻器”;文化专制,儒家思想依旧是主流思想;“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

教师应明确向学生指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因素为当时中国与俄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课题。在康熙身上反映的局限性是因为康熙是封建皇帝,一切从封建利益出发,不能根本冲破封建框框,只能在封建秩序容许的范围内采取措施,进行改良。中国当时是东方首屈一指的强国,一个根深蒂固的封建大国,有较为发达的封建经济、文化和极为严密的封建政治制度。不仅亚洲其他国家无法相比,即使西方殖民者刚刚来到东方,也不能丝毫动摇它的优越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极为微弱。当权的地主阶级仅靠剥削国内的贫苦农民即可保持奢侈豪华的生活,因此,一贯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无意发展海外贸易,更谈不上发展殖民事业。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决定康熙不能超越封建雷池。一切历史人物作用的发挥都受到社会条件的局限,了解康熙帝取法西学的局限性是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将原因归结于康熙帝个人的意志和能力,从而达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和论从史出的意识,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五、 小结

为了使比较教学更加有效,并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比较教学除了落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学习方法,更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本课通过比较学习,应使学生明白康熙皇帝和彼得大帝都是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封建君主,他们的进步作用的内容各不相同,是社会条件不同的影响,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参考文献:

[1]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2274.

[2][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72.

[3]白新良,等.康熙皇帝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514.

作者简介:吴丹蓉,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紫峰中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