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意境

2020-05-11董振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创造诵读传承

董振华

摘  要: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恰当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提高了个人的语言文化水准,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历史,丰富自己的大脑,品味到美、感知到美,并引领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创造美。教会了学生欣赏古诗词,真正理解其作者创作的目的,激发学生热爱、传承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创造;传承

美学家宗白华曾这样解释意境:“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大家知道领略古诗词离不开意境。我们也更清楚中国是诗词的国度,阅读中国的古诗词,能净化人的心灵,能达到一种“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人生境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魅力,领悟其中的意境呢?今天我就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感受来谈谈这个话题。

一、表情诵读感知美

诵读最适合古诗文教学。因为诗歌本身就具有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所以诗歌教学就是诵读教学。那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反复引导学生诵读,也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由朗读水平高的同学领读,然后大家齐读,增强朗读气势,领悟诗歌的韵律。最后还可以由老师配上与之相应的音乐,个体表情朗读,在读中走向作者的内心,走向作者的情感,与之引起共鸣,从而达到诵读的最高境界。比如,我在教学《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时,就加大了朗读的力度,各种有益的朗读方法都一一嘗试,如先是听读,范读,自由读,齐读,表情读,经过一系列的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提高。而诗中那位报国无门,挥洒出世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跃然纸上。真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俗语。在朗读过程中,我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加以简单的赏析。好多同学谈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一句,诗人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高楼的豪情逸兴。它展现出一副壮阔明朗的秋空画图,也展现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在这样的诵读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领悟到了诗人的情感。

二、想象悟读品味美

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那就必须要领略诗歌呈现出的意境。这一步要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品味。要抓住词句背后的空白加以想象,这个想象空间是诗人留给我们读者的,他需要读者把隐藏在诗句背后的东西合情合理地填上。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桃花源的景色到底有多美,作者寥寥几笔描写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接着再让学生以此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去细腻描绘,去精心品味,那么每个学生的心中就会有一个各具特色,同时又具有神秘色彩的世外桃源形象。在此之后,我要求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神秘的世外桃源形象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还可以给自己的画配上恰当的一首诗,这样更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理解了陶渊明写本文的真正用意,即,构想一个生活中没有的,人们有向往的美好的境界,也表达了作者对动乱、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三、平等对话创造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他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和感悟文本,而不能让教师的讲解分析,或者感悟来代替每一个学生的自读自悟。可以说对话就是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更进一步的深入理解。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本身的内容就是作者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广阔,胸怀乐观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在执教本文时我就激励学生与文中的抒情主人公深情对话,与文中的意象“月”进行对话。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以及写这首诗的背景。那么学生就不难把握作者的三问:问天、问月、问自己。然后再让学生追随作者的思路来解读这首诗。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从而了解了此时此景的他有着多么旷达的胸怀和多么善解人意的温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跨越千年仍传递着他最美好的祝愿。而对这首词的意境可引导学生抓一个“月”字与月对话。词人视月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观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领略人情之爱,达到物我交感,人月融一的境界,体现了极富人情味的美好愿望。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通过一系列的对话活动,学生就会感受到 这首词所表现出的内容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情美以及自己创造想象出的异彩纷呈的艺术美。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体会,自我感觉对我们的古诗词教学大有裨益,并且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爱上我们祖国灿烂的诗词文化,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古老的文明一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朱宜虎.略论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研究,2019(31):117-118.

[2]康婷.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9(12):90-91.

[3]顾晓芸.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9(30):51.

猜你喜欢

创造诵读传承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