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0-05-09李国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高年级应用策略

李国琴

摘 要: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对提升学生文化修養、深化学生情感认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的文章。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 应用策略

这个时候,教师要随着学生的变化而转变阅读教学方式。这个时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更加有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作出以下讨论仅供参考。

引言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阅读理解占着很大的比例,因此要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思维。现在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阅读理解来说,存在没有深刻的理解领悟,缺乏兴趣等问题,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重点。[1]

一、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存在极大弊端。为了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我国推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更加紧密,催生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裨益作用,满足了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技术资金比较有限,很多教师仍然束缚在传统教学体制的桎梏下,采用口传身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没有应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教学情境,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对语文阅读课堂产生抗拒心理。[2]

2.教学策略不合理

传统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师作用最大化发挥,忽略了学生主观作用的发挥,小学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能力培养最深入的部分,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小学生的表达以及思维完善都发挥促进作用。所以在认识到学科意义的基础上就要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阅读能力。

3.学生的阅读时间过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学生阅读的书籍种类也不够丰富,并且因为阅读方法不当有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达不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导致综合素质不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应用策略

1.全面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小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课余时间较为充裕,可以进行较为丰富的语文阅读。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调动学生的兴趣点,因为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没有兴趣作为指引,小学生就难以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达不到阅读的教化目的[1]。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保留旧有的经典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等,针对经典篇章中的简单篇目可以进行难度的衡量,并进行选段阅读,教师可以复印这部分片段作为早读课的内容;二是要及时引入外国的文化,如《安徒生童话》《海底两万里》等内容,适当进行选读,充实学生的视野;三是要加强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补充,如《小橘灯》《皮皮鲁总动员》等故事,迎合学生的兴趣点。在将这三点作为阅读的基本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贴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内容调整。

2.全面发挥老师的指导性作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要在教学的工作中担当指导者,对学生开展方向性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学习的正确方向,进而有效地节省时间,防止出现学习的误区。老师的科学有效指导,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现在社会中,学生所接触的事情比较多,视野也更加开阔,获取知识的来源渠道也更加广泛,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传统的阅读,购买阅读辅导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了,因此老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阅读教学的方法。[3]

3.通过多读多练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引路人,不是课堂主人。教师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文章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阅读理解实践。每个学生理解能力、角度等都不同,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理解个性化,让学生多发言,多去亲自分析,产生自己阅读理解思维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悟,去理解,体验文章精髓所在,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与记忆都会更深刻和长久。课堂教学效果也要比预期更好。

4.分组讨论完成阅读任务,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

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课内阅读的教学中,往往伴随着许多的阅读任务,一些学生由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很难自主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如果能够将学生合理的分组,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就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阅读信心,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积极地将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使差生更优,优生也能在小组讨论中使自身水平得以提升。

结语

总之,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广泛的阅读涉猎,学生就难以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内涵。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加深阅读教育,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才能满足不同喜好的学生的需要,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雪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师,2018(S2):36.

[2]杨小华.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汉字文化,2018(S1):98-99.

[3]李因霞.新理念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汉字文化,2018(23):99-100.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小学高年级应用策略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