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为教师的精神补钙

2020-05-09谢红琴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补钙阅读小学

谢红琴

摘 要: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一定是一个缺乏可持续发展可能性的教师。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引领教师与书为友,培塑教师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的成功解读能力,不断增补教师的精神钙、文化钙、理念钙。

关键词:小学 阅读 补钙

成功解读感是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为了个人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勤于研读,善于汲取专业书籍中新理念的积极心理趋向。近年来,引领教师沐浴书香,为教师学习发展服务,己然成为我校校本研修的主旋律。

激发文化自觉:引发内需,烘热读书的氛围

镜头一:作为人类文化的直接传播者、人类灵魂的第一布道者,我们首先必须具名备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充实而圣洁的灵魂,必须拥有一个追求完美人生,追求成功事业的信念,而要达此境界,唯一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我们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促使我们不断丰厚知识底蕴、改变思维模式、增长职业智慧、消除职业倦怠、放飞生命精彩,才能引领学生步入读书殿堂、培塑精神大厦、成就完美人生!……[1]

——这是我校殷国伟校长在教师读书推进会上的一段讲话。

镜头二:“书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生活的应有之义,是我精神的恋人。读书是我的信仰,我在读书中获得文学的绵延:我在读书中获得专业的成熟:我在读书中获得思想的生长……”

——这是我校优秀教师丁丽霞老师在对全校教师介绍自己读书的经历经验。[2]

人,都有一种向往未来、追求成功的本性,而作为教师而言,这样的欲望更为强烈。然而,不知何时本该是最执着的一个读书队伍,本应有阅读浓厚兴趣的教师,在烦琐的教育教学任务下,却出现了成长意识的迷失,逐渐缺失了古典单纯的心情,丢失了持久阅读的动力。

深知读书之于教师成长的意义,目睹着教师读书的现状,校长们可谓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学校行政会议将教师读书问题作为专门议题,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逐步统一了学校管理者的思想:“只有教师发展才会有学校发展”“只有学习的精彩才会有生命的精彩”。成了全体管理者的共同理念。

放大鲇鱼效应:涌动真情,激荡文化的暖流

镜头三:周五上午行政例会上:学校文化由四部分组成,即表层的物态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殷国伟校长在汇报。交流关于学校文化的读书研究心得;“……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有助于不同见解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承认研究假设……”这是靳玉莉主任在汇报关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的学习研究心得……

——这是我校领导班子每次行政例会上上固定半小时的读书交流活动。

镜头四:“叮铃铃……”下课的铃声响了,罗溪小学三年级的老师们陆续回到了办公室。“各位,今天早晨我读了《江苏教育》上的一篇关于生活中的语文的文章,里面的有些观点很新颖,建议大家也读一读,我们来讨论讨论。”办公室主任谢文霞老师扬着手中的杂志说。于是,几个人边读边展开了办公室内的小型沙龙。

——这是我校一个办公室课间短暂读书交流的一个场面。

镜头五:每周四下午的英语教研活动时间,几位教师正和教研组长交流着什么。“谢老师,平时我也在读书,也常为书中精辟的观点而激动,也常有写些什么什么的冲动,课书中的内容却记不大住。”“我建议你在平时阅读中多做些笔记。做好在个人电脑上建立自己的读书语库。你看,我平时就是这样做的……”

——这是我校一个教研组阅读交流的一幕。

一个团队离不开鲇鱼的激活。同样,教师的读书成长,也需要鲇鱼,通过鲇鱼们的引领与激活,打破教师的平静状态。我们提出了“校长要做学校首席学习官”“领导班子要做学习先行者”“领导组成员要做教师成长路上的鲇鱼”的要求,要求每位领导每天至少读书一小时,上网阅读半小时等等,将领导班子的学习、实践、反思、写作等作了量和质的规定,并纳入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和考评。

盘活精神食粮:更新资源,提供匹配的套餐

镜头六:“喂,靳老师,我是宗湛蓝,不好意思,你的《语文教学门外谈》一书看完了吗?能借给我看看吗?”“看完了,明天我带来给你。”

——这是我校教师向相互借书的一幕。

镜头七:常武购书中心,来自罗溪小学的卢庆平、靳玉莉、卢建刚等老师,正对着手中的清单,在车架上一本本搜寻着,而身后的书已堆起了一大叠,可清单上还有不少书没有着落....

一一这是我校采购图书的情景。

教师读书除了要有内在的动机、需求和外在的环境、帮助外,也需要提供一定的资源保障。为了满足教师的读书需求,我校在学校每年都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最大可能地给予财力、人力、智力的保障。

丰富阅读形式:活化过程,流动思想的分享

镜头八:“……捧读《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部书,我立刻被苏霍姆林斯基那清新淡雅的叙事风格、朴实真挚的教育思想、扎实有效的基于实践所吸引。浸润于这部书的文字,我收获的是一种教育机制的充盈。苏霍姆林斯基那洞察秋毫的教育观察力,那直抵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思考等都在一点一滴地充实着我那浅薄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过,更多的,我从这部书中感受到的还是一种教育智慧的启迪,一种教育责任的唤醒: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献给他们!……”

——这是我校朱曦铣老师在学校读书交流会上的开场白。

阅读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态、宁静的环境,但对疏于阅读的人来说,更需要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推动。于是,我们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时间都会开辟半小时读书交流,在交流中进行辨析、讨论;每月青年教师至少撰写2则读书心得体会;我们每两周1次校级灵溪讲坛,主训老师通过课件和演讲,将各自所读专著的主要内容、观点进行提炼,和全体教师共同分享。

千峰绿润万叶荣。沐浴着书香,我校的教师们正不断更新着行走方式,点燃着生命的激情,丰富着精神的底钙,实现着“群体凝聚个体”“个体提升群体”的诗意舒展,一支热衷教育、底蕴丰厚、有思想、有实践、有成果的师资队伍已逐渐形成。

參考文献

[1]朱国忠.乡村教师缺了"精神钙"-成功解读感[J].小学青年教师,2004,(9):16-18.

[2]瞿德良.为了教师生命的放飞——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探索[J].江苏教育,2007,(13):49-51.

猜你喜欢

补钙阅读小学
4个补钙雷区,您踩过几个?
食物补钙最健康
补钙过量损害健康
补钙的学问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