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2020-05-09胡建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胡建勋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全面实行,各个学科都面临着教学改革和创新,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迎合新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以及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其与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较,在学习难度方面明显提升,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素养以及思维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以及填鸭式模式,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对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教师需要迎合素质教育的精神,认识到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1]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价值和意义

1.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受到应试思维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以及填鸭式模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只能机械的记忆或者理解数学知识,创新意识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当今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其形成创新意识,并且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较大帮助[2]

2.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和落实,高中数学也面临着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以及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促进其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教师不再充当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符合素质教育精神[3]

3.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不同于简单的知识传递,其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认知,对发挥学科育人价值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基础学科,其具备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代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注重培养其数学兴趣,以兴趣为敲门砖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多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表扬,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其次,教师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生活性,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促使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和应用多媒体技术,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枯燥而沉闷的课堂氛围[4]

2.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想要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进而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设计具有较强探索性和思考性的问题,通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在探究中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和成就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夯实基础。

3.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在开展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完成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并且在交流中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在思维互补和观点借鉴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公式和N项求和这一知识点中,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由讨论,但是自由讨论并不等于教师放任不管,教师需要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当学生遇见困难后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点拨,引发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深度思考[5]

4.对学生加强教学引导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加强教学引导,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看待数学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在独立思考和探究中完成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抓住讲解例题的机会,对问题进行仔细而全面的剖析,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思考,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几何例题中,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重点,题目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解决难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例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寻找条件、总结调节以及解决题目”这一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进而完成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5.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大胆猜想

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中,质疑和猜想是关键途径,教師在开展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意识,提出疑问、大胆猜想,教师要给予学生的不同观点以尊重和理解,并且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图形的三视图”这一知识点中,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无法准确地构想立体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物体构成进行猜想,并且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讨论中提升其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思维能力培养为立足点对教学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改革,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怡.尴尬或精彩——例谈高中数学“非预设性生成”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2):34-37.

[2]赵鲁辉.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刘慧娟.高中数学新课改在教材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16+118.

[4]康湫婉.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5]张彭飞.聚焦问题导学实现有效训练——以高中数学习题训练优化设计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9(06):49-52.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