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育人: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场

2020-04-28夏协蓉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3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家校协同全员育人

【摘 要】全员育人,要求教师“择高处立”,育人工作和教学工作共同前行;带领学生“向宽处行”,一边利用集体进行自我教育,一边通过自身影响着集体;家校关系“寻平处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为支持、补充。

【关键词】全员育人;学科渗透;同伴交往;家校协同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3-0020-02

【作者简介】夏协蓉,江苏省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0)德育处副主任,一级教师,无锡市德育能手。

众所周知,班级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是中等生,他们在家长和教师面前“前见不着高分,后看不见进步”,他们总是默默无闻,处于被教师忽视的位置,备受冷落。为了让每一个中等生都能自由成长、快乐交往,班主任应打破学科界限,发动所有的任课教师及家长参与到教育学生的活动中,形成“人人参与”“处处进行”“事事渗透”的全员育人“生命场”。

一、学科渗透,给舞台——生命有温度地成长

小王是我们班的中等生,在班里“名不见经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小王在学架子鼓,听他妈妈说还出去参加过比赛、演出。于是,我寻机在班级组织了一次才艺表演,身体柔弱的小王,击打起架子鼓潇洒有力。我看到了孩子父母眼含的热泪,孩子奶奶一脸宠爱的神情,也看到学生们一双双拍红的小手。

小王成了班级的明星鼓手。随后班里又陆续涌现出了PPT制作高手、小小书画家……他们像小王一样,在舞台上找到了自信,拥有了自豪感。尤其使人高兴的是,在学生个性特长展示的过程中,他们学习的紧张情绪得到调节,身心得到均衡发展,学习的潜能也得到了激发。这背后,离不开电脑老师、音乐老师、书法老师对他们的支持鼓励和辛勤付出——他们将教育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班会、活动和学科渗透等多种渠道给学生舞台,唤起学生自觉生长的力量。

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师在关注学生成绩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很少给中等生以掌声和舞台,但中等生的生命也需要有温度的关注。只有各学科教师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真心地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二、同伴交往,促成长——生命有张力地对话

小王的好朋友是小卓,两人从幼儿园就是好朋友,比起小卓,小王更懒惰些,做事拖拉,常到放学前才想起作业还没完成。于是我和几位学科教师一起把小卓设置成小王的良性竞争对象,让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六年级上学期,小卓考取了某名校,这给了小王很大的刺激,内心的不甘让他终于愿意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班级几个任课教师明显感受到了小王的变化:上课守纪律了,课后作业速度变快了,正确率变高了,字迹写得端正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相近的年龄、相近的认识结构,使得他们更能够相互认同、相互模仿、相互接纳,产生期待和强化作用。于是,班级里的卫生有人主动管理,班级里的窗台上有人悄悄搬来了绿植……班级形成了團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我们在实施全员育人的时候,不能忽视学生同伴的力量,一个好的同伴就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能促进彼此思考,让彼此的生命能充满张力地对话。全员育人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立体,当我们用一种手段教育一个学生的时候,其他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逐渐形成自理、自立、自治的能力。这其中特别离不开各科教师对学生深入的了解,只有教师愿意怀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给你惊喜。

三、家校协同,成合力——生命能幸福地在场

五年级上学期的冬天,小王因为作业拖拉,被留了下来,在教室外焦急等待的妈妈渐渐有些不耐烦起来。我和她一番交流后,发现她和很多家长一样——护犊。为了让小王妈妈积极支持我的教育工作,我自然费了不少口舌,不过我发现这样并没什么用,直到我真正走近这个孩子,并通过QQ不时向她反馈孩子的表现。比如我会告诉她:小王那么瘦,中午吃得很少;小王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快;今天他主动帮我去拿茶杯……她终于开始感受到我对她儿子的那份心,并对我彻底信任,也打消了很多内心的顾虑。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少不了家庭的力量,从某种角度讲,家长对教育的热情并不亚于教师,因此我们的家校沟通并不是学校工作的点缀,而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日常。教师要了解家长们的需求,在良好互动中力求为他们提供实际帮助,建构指向全员育人的家校合作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校关系研讨、召开家长学校现场会,形成共同为孩子发展承担责任的家校共识,进而激发家庭教育内在的支撑力量。

全员育人,要求教师“择高处立”——育人工作和教学工作共同前行;带领学生“向宽处行”——一边利用集体进行自我教育,一边通过自身影响集体;家校关系“寻平处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为支持、补充。在此过程中所有任课教师要同班主任一起,把开展德育工作看成是自己的分内事,学校、家庭、社区等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合的舞台、促进自由的同伴交往,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一切可能。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家校协同全员育人
利用博客平台 强化班级管理
家校协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策略的探究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构建多面展示平台 打造家校沟通纽带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浅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
点面结合,让“全员育人”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