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积极效果与优化策略

2020-04-27陈缀红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导入小学数学策略

陈缀红

摘要: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学导入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教学导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同仁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导入   策略

教學导入是教学实施的前奏,也是教学课堂氛围的预热之火,它的火焰温度直接决定了数学课堂教果。因此,在小学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灵活运用教学导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运用的积极效果

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前奏,导入对烘托课堂教学氛围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对推动教学进程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1.有利于烘托课堂教学氛围

数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学习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时,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甚至还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2.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活动是动态互动的,学生需要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与教师一起互动学习,才能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应积极运用各种教学导入策略,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形式的策略

1.运用游戏方式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导入必须有特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所以在开展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游戏导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进程的稳步实施。

如在教学《加与减》时,由于加减法是基础性内容,教师直白化的讲解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这时,教师可以开展捉迷藏活动,通过捉迷藏来表示数量的增加和减少,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2.运用生活实践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人们在探究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知识理论。作为生活实用性学科,数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因此,在开展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通过列举生活实践,导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进程。

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虽然这些时间计量单位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学生很少认真关注它们。这时,教师可以把奥运会百米赛跑时起跑的倒计时“3、2、1”作为教学导入,让学生感受“秒”的概念。通过这些日常生活实例的导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数学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过程,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3.运用问题引导导入课堂教学内容

数学理论的发展在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探究,在探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各种困惑和疑问,而解决这些困惑和疑问的方法,就是人类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数学理论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引导的形式,通过提出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逐步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除法》时,教师可以把分发练习本的问题作为教学引导:“教师有一批练习本,需要发给几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分到几本?”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独立思考解题的过程中,会形成疑问:“这个问题能够用数学方法快速解决吗?”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教师可以导入除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三、结语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习精力充沛,对于新知识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导入策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查建.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导入可行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

[2]倪长青.探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作者单位:浦城县永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导入小学数学策略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浅谈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