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2020-04-27杜小飞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传统文化运用

杜小飞

摘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如今更加开放的成长环境中,永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践行的。目前,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园应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和教育体系。基于此,本文探究了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幼儿教育   价值   运用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碎片化的快餐文化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然而,我们不能背弃传统文化。因为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沉淀,传统论厚重的底蕴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尊重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是每个中国人的使命。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对培养幼儿的品德素养和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在幼儿阶段渗透传统文化,能培养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人,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幼儿从小便根植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到六歲是幼儿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形成的过程,在这个时期,通过幼儿教育引导幼儿形成个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引入传统文化资源,为幼儿以后的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优质资源都和幼儿的成长教育相关,对幼儿的启蒙和品德教育具有促进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资源运用于幼儿教育的举措

1.激发幼儿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和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幼儿是以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进行学习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故事、童谣、古诗等趣味性极强,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游戏和童谣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如在传统节日时,学校可以举办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游戏。在清明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制作风筝、踏青,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幼儿在游玩中了解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学校可以号召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包粽子游戏,利用良好的节日氛围,感化幼儿,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2.传统文化教学与日常教育兼容

对于传统文化教学,教师除了激发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之外,还要遵循幼儿的学习规律,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渗透幼儿每天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如在每天的普通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经典的诵读、朗朗上口的诗歌、平仄起伏的音调,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幼儿的记忆力,让经典与幼儿内心达到交融,一旦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相似场景中,这些传统文化会不知不觉地被唤醒。当幼儿学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遇到家里人分享美食的时候,相似的场景就会触动他们的内心,明白这样的行为就是品德美好的表现,是需要赞扬的。这样一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就可以不知不觉地熏陶幼儿。

3.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学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因此,幼儿教师的良好文化教养应该体现在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熟识、理解方面,应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

要想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方法。如幼儿园可以邀请国学大讲堂专家讲师团,从家乡最美历史着手,让教师了解经典传承,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养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教师来说,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把传统文化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是完善幼儿人格、成就幼儿人生的过程;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永葆中华传统文化青春活力,让传承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之河继续滋润华夏大地的举动。由此可知,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可以让中国人都具有温润如玉的高贵品质。

参考文献:

[1]张运.关于怎样提高幼儿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

[2]豆丽娟.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8,(35).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莲花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传统文化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