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2020-04-26王春云陈旭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性

王春云 陈旭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彻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脱贫的深层原因、方式方法以及如何巩固脱贫效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其内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维度阐释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进一步厘清其深刻内涵,以期更加全面深刻地领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要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脱贫攻坚的实践。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1—0026—04

[作者简介]王春云,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陈旭,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解答了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基本理论体系。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改变现存世界的实践活动而创立的,实践的内容就是它的理论内容,因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相对于传统哲学侧重于关注宇宙抽象的本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更加关注现实的人类世界,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长期进行的脱贫攻坚实践,具有科学的思想内涵,它以消除贫困、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己任,不局限于解决某一地区的贫困问题,强调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人民性、科学性和国际性特质,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关系的理论反思,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来理解和阐释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新时代党的扶贫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全面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標。

一、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维度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属性、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内因和外因关系等方面。而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论述,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正确分析矛盾。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特点、矛盾双方性质和地位各不相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意义在于避免形而上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考察湖南湘西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他在与贫困村群众座谈时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他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农村普遍贫困,需要通过普惠性的政策措施,使大部分地区和群众受益。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很难奏效,现在必须采取更精准的措施。扶贫工作不能一刀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贫工作代表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群众在不同时期形成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因而解决矛盾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具有针对性。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正是基于矛盾的特殊性而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义,同时也表明了扶贫工作要尊重客观规律。目前我国的扶贫事业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越是这样就越需要精细化思路,越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其次,习近平关于“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论断,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内因决定事物性质和方向,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贫不是慈善救济,而是要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要改变我们习惯的送钱送物方式,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2]要实现彻底的脱贫目标,就是要正确处理扶贫工作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即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认识到政府的帮扶只是外部辅助因素,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长久脱贫,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地改变命运,从而实现彻底脱贫、不再返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的论断充分表明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性。可以说,文化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正是因为文化贫困,导致了物质贫困的代际传递。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寻求文明进步,就必须重视文化,重视教育。只有加大精神文化的扶贫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生产力,杜绝返贫现象,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文化扶贫还滞后于物质扶贫、文化需求与扶贫内容脱节等问题,因此应当在贫困农村大力发展教育,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改变农村文化落后的局面。

再次,习近平“绿色扶贫”理念,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扶贫往往需要开发资源,较易与保护环境形成对立的矛盾关系。但如果扶贫开发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把握平衡点,那么对立的矛盾就能达到统一,从而实现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如果扶贫开发与保护环境不可调和,则宁可保护环境,这也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的历史唯物主义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三个基本原理:第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人本追求,内含着一个重要的原则:普遍受益原则。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主体在从事发展实践、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遵循着一个基本的原则,即要使参与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不断进步的社会系统中获得实惠和利益。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3]

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意蕴。习近平“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一脉相承,不仅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等重要内涵,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层意义,即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而人民群众应当共享发展成果,发展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个体,而是为了实现全体人类的自由发展。习近平的扶贫理念,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广大人民的集中利益为最终目标,彻底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参与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人都能从不断进步的社会系统中获得实惠和利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脱贫攻坚战略无疑就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大举措。

习近平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各级干部也不能眼睛总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各级干部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4]习近平这段朴实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他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进一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意义。只有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能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5]因此,我们践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扶贫的重要决策部署,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固有的规律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要坚持党的领导”论述体现了唯物史观认识论的“社会历史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观是以人类的自由文明为最高目标,自由文明的实现,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标志,整个社会达到按需分配的状态。全面自由的人将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水平,能自觉运用自由的时间来充分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当前党的扶贫攻坚战略,则是通往历史彼岸的一个坚实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而造成不同地区人们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各不相同。习近平的扶贫理念,要解决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要实现全体人类的共同富裕,这是一种胸懷天下的大格局思想。通过扶贫,进一步改变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从而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丰富的精神文化。反过来,人民的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得到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基础发展了,能够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使人民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阐释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释了实践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发展中的基本作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直观性。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发展真理。因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思维方式,创立了一种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不仅终结了传统哲学,而且自身也获得了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6]实践唯物主义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推进了对“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旧唯物主义和“抽象能动的”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变革,把追究“世界何以可能”的旧哲学变革为探索“全人类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新哲学。[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场以“实践”为灵魂的社会历史变革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在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想概括为“实事求是”,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邓小平在南巡时也一再强调:“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多强调这个核心,不要书本教条。”[9]

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包含着深刻的实践唯物主义内涵,它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完全摒弃了过去“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完全遵循着“实事求是”的灵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本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规律性的思想内涵,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前,我国扶贫工作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作为战略重点,尤其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部分革命老区是深度扶贫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务必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策略,保证扶贫攻坚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脱贫的深层原因、脱贫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巩固脱贫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两个确保”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六个精准”的扶贫方略、“五个一批”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五个一批是主要路径而言,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要形而上学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10]这一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强调在扶贫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包含着实践的主体、客体、对象等要素。从习近平的系列扶贫论述中可以看出:实践主体即是从事现实生活的人,即人民群众;客体是贫困地区的客观存在;对象正是当下中国数千万的贫困人口。扶贫实践完全围绕着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来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发展要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事业,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要全心全意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胜利的法宝。新时代的扶贫实践,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服务群众,二者共同助推脱贫攻坚战略任务的完成,达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结语

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必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指导着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升跃。党的扶贫战略的根本任务是带领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彻底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思考,是从人类命运的未来出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聚焦点,以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贫困问题为目标,探索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阐释习近平关于扶贫的思想论述,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揭示了当前和今后扶贫工作要以人为本,立足实践,立足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共同發展。

参考文献:

[1]曾伟,刘雅萱.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017/c1001-25854660.html,2014-10-17.

[2][10]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Z].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382.

[4]习近平.2015年7月16日至18日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7-20.

[5][6]杨耕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孙正聿.实践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和创新意义[N].人民日报,2017-03-20.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01.

责任编辑:彭银春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野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