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经典朗读为载体,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020-04-21陈慧杨金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学生

陈慧 杨金芳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热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职人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科学设置经典朗读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国学、古诗词、文言文等经典著作,使学生在欣赏诗歌、国学优美语言的同时,感受人文雨露的滋润,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本篇文章首先对经典朗读的教学意义进行阐述,接着结合鄙人多年从教经验,对以经典国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予以探究,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经典朗读  学生  审美能力

【课题】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以经典诵读促学生审美发展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433。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102-02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多如繁星。经典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自然科学、人文社会、行为准则等多方面内容,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开展经典作品朗读鉴赏活动,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带给我们便捷性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大环境。部分青少年的审美趋向世俗化,不利于学生“三观”正确树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校方因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教育、感染作用,在小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经典作品朗读活动,在经典作品朗读中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并实时优化教学模式,感染学生性情,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经典朗读的教学意义阐述

(一)蕴含丰富的语文因素,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我国文化宝库中经典作品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经典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工具性教学功用,语句通顺,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以经典作品为载体,展开朗诵活动,不断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丰富学生文学见地,还能激发学生语言思维,利于学生语感与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此外,经典作品中富含人文内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升学生文化修养,使学生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下,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开展经典朗读活动,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主动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在新课标实施后,1-6年级的小学生需要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作品约160首(篇)。基于此,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朗读活动,符合新课改与新课标教学理念,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契合学生发育特性,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的记忆力在孩童时期发展的较快,待13岁时达到最高峰值,此后,主要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可见,13岁以前是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些语文知识似懂非懂,但所记忆的知识不会遗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对经典作品进行分析、批判、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而少时所积累、背诵的经典诗句,必将成为学生正确建立人生信仰的重要资源。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开展经典朗读活动,符合小学生成长特性,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二、以经典朗读为载体,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之策略探析

(一)转变教学观念,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占据课堂的主体,教学方式存有强制性,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学习,学生缺乏经典作品朗读、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职人员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开展多样化经典作品朗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古诗词、国学作品学习热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且竞争意强,语文教职人员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性,积极开展经典作品背诵、朗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掌握古诗词记忆、背诵的技巧。学生只有对朗读充满兴趣,才能主动的投入学习,语文教职人员才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为充分调动学生语文朗读积极性,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语文教职人员可在课前3-5分钟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待朗读结束后,进行朗读效果抽查,对于表现优异、朗读情感丰富学生给予嘉奖。通过嘉奖、竞争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经典作品朗读、学习积极性。

(二)尊重原则,科学设置教学计划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学生在学习习惯与认知能力等方面存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语文教职人员在开展经典作品朗读教学活动时,必须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性,科学的设置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语文教职人员应采取自由、宽松的朗读教学策略,不能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进行经典作品记忆,而应简单的向学生介绍作品的主旨大意后,鼓励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进而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

此外,语文教职人员应认识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易受年龄段的影响。为实现经典朗读教学高质性,充分发挥朗读教学育人功用,语文教职人员务必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性,科学的选择经典作品。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可选择《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简单、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应加大阅读、背诵量,特别是经典诗歌作品,例如:李白的《将进酒》、岳飞的《满江红》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应采取朗读与鉴赏教学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领悟作品内涵,感悟作品的精美。朗读经典作品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作品内容,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在朗诵古诗词中,细细品味“诗眼”与关键词,探究其肌理,感悟古诗词文本的空白意义。

(三)细化安排,科学引导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职人员的长期引导,实时的转变教学计划。通过经典作品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需要教职人员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认知与年龄特性,细化安排,科学的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朗读中渐入佳境,品味经典作品的内涵与层次,感悟作品意境,进而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职人员应将经典作品的朗读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前、课后阅读中都可适当的设置朗读内容,并注重朗读方法上的引导,及时的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评估,以便及时的调整朗读教学计划,以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品味经典作品最好的方法便是吟读。古代的人文雅士在创作时,都是先吟后作的。采用这种朗读方法能有效减轻学生朗读的疲劳。譬如:在进行古诗词朗读时,语文教职人员可引导学生根据诗词文本的依字行腔、入短韵长、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等吟诵规则,有感情的进行朗读。语文教职人员应鼓励学生在朗读中配上自己喜欢的曲子,以便学生更好的记忆经典作品,进而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巧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施,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为有效激发学生经典作品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职人员应根据朗读内容,科学的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施,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影视资料,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使学生在听觉、视觉双重刺激下产生情感体验,主动的进行朗读训练,进而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职人员应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能力、知识认知、情感、价值观发展需求,科学的设计经典朗读活动,提升學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国学经典朗读与学生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J].课外语文,2015(04):41-42.

[2]张雅欣.以经典作品为载体,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17(05):178-179.

[3]范欣欣.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2016(14):122-123.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