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2020-04-21田拾德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高中

田拾德

【摘要】在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作为极为重要的部分,是我国每位公民均应具备的精神及素质,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更应具备极强的家国情怀。因此,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步深化的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其民族自信心,极具现实意义。本文概述家国情怀教育内涵,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作用,重点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3-0036-02

前言

在我国民族文化的认知中,国是家的延伸,家是国的基础,正如《国家》歌曲中所唱到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古至今,类似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国精神,始终影响着中华儿女。而高中历史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富足、家庭幸福的理想追求,对国、家二者关系充分理解,进而培养其爱国情怀。

1.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

从字面角度来看,家国情怀意指个人对国、家的基本情感及思想心境。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家国情怀在世界文化逐步融合以及时代变迁的基础上,由以往的“沙场战死,马革裹尸”、“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传承至今,在民族伟大复兴计划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演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主要内容[1]。家国情怀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大体为:让学生了解到国和家二者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及爱国主义;培养学生追求小家幸福、大家富强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及自豪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颂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提升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自豪感及责任感。实际教学中,自豪感意指在国荣一体上培养学生思想意识,责任感意指在居安思危上培养学生家国意识。

2.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学策略

2.1深入挖掘教育素材

高中历史教材历史事件作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某个重点阶段进行展现,对于该阶段的历史人物重点突显。所以,教师可对教育素材进一步挖掘,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体现其社会功能。例如,教授“现代中国对外关系”内容时,该章节对新中国初期时各类外交情况详细进行介绍,还包括我国领导人是如何在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局势的演变形式,对外交策略不断加以调整,从而打造外交新格局。对该项历史事件分析时,教师可分别从下述几点着手: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利于国家发展的外交决策。因世界是一体化的世界,故各国家均需紧密相连,从而,外交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尤为关键,外交可促进国家发展,从而满足家国情怀基础追求民族兴旺、国家富强。教师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具体的局势条件下,做出最为合理的判断。其次,从微观角度分析,让学生思考怎样在日益调整的外交局势内,将自己所学所知充分发挥,为国家建设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

2.2丰富历史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使用多种的教学方式,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首先,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前准备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之上进行展示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比如,实际教学阶段,结合章节内容播放适当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过往的历史照片,让学生对内容有更为直观的认识,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满,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观看,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使得家国情怀渗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并设置课堂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讨论,对于历史知识形成自身独特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投入课堂学习中,通过对各类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到国家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3]。最后,教师在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时,对该阶段的民族英雄、民主政治建设、近代反侵略战争等设置为课堂主题,让学生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从旁协助讲解。比如,教师介绍民族英雄时,对英雄的事迹进行描述,让学生感受其具有的民族精神及爱国情怀,从而培养自身的爱国思想。利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及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3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课堂,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成长历程中充当引领者的角色,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及心理素质的重要职责。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学中,教师应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该句中的“责”意指个人在国家、家庭、社会方面,均有自身需承担的义务及责任。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家国情怀教育。比如,教授抗日战争等有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抗战图片、视频、音乐等,营造抗战场景,向学生展示抗战用具、抗战场景以及实际战役情况,还可播放抗战电影营造生动教学环境。将民族的抗战精神及抗战过程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激发,让其心灵及思想均受到洗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采取声色兼具、图文兼并的形式,可对教材中相关的情感因素进行展现,学生对家国情感有更为深刻的体验,还可于学生脑海中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化,让其了解到国强则人强、国弱则人弱,使其深刻了解到国家荣辱和个人荣辱紧密相连,促进学生爱国情感及爱国精神的培养,深刻领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实质含义。

2.4家国情怀教学设计

家国情怀教学设计以教授建国以来重大科研成就为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空间、原子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重大成就、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自行探究,新中国可以取得该类科技成就的原因、同时探究我国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有哪些进步。教学过程:通过研读历史材料、观看视频,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对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进行探究。当学生了解新中国科技成就后,教师通过文字资料、图片拓展学生知识面,并向学生介绍当前我国最新科研成就,使用材料探究法,让学生探究新中国何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进而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及责任感,让其了解科技进步对我国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上述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无私奉献的道德品格,通过对科技成就的了解,使学生自然而然生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达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堂问题进行探究,让其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有助于进行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顾名思义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下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在学生日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德。其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家国情怀,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由于国家教育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对家庭爱戴、对国家敬仰,此外,更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展现[4]。无论是传统的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一不是表述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自然彼此的和谐统一,更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以国家方面来讲,家国情怀教育引入高中历史课堂,可让学生充分对国家历史进行了解,让学生更为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家国情怀渗透至高中历史教学中,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同时在学生良好家庭观念养成方面意义重大。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特点,通过深入挖掘教育素材、丰富历史教学方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參考文献:

[1]周刘波.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的价值旨归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7(28):76-78.

[2]郭惠聪.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6):135.

[3]左言琴.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入家国情怀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2017(8):149.

[4]马巧高.基于家国情怀素养的战争史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5):73-75.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教学高中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