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活血汤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综合征的效果

2020-04-21毕春娟冯利琴王晓妮尚荣安胡向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补气活血腰椎间盘

毕春娟, 冯利琴, 王晓妮, 王 丽, 尚荣安, 胡向宁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宝鸡市骨科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腰椎术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复性或持续性腰腿痛[1]。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也成为术后常见并发症[2]。研究[3]表明, 10%~40%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持续存在、加重或复发。因此,手术后尽快消除神经根周围无菌性炎症、充血、水肿,防止神经根炎性粘连,改善腰部疼痛和微循环,促进腰背伸肌群功能恢复[4], 是预防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关键因素。本科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患者采用补气活血汤联合康复锻炼加以干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病一科住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并发术后综合征的5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参照《中医骨伤科学》中“腰痛”的诊断标准[5];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指征; 经手术证实非马尾神经损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符合中医辨证气虚血瘀型;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精神疾病,语言沟通障碍者; 未完成治疗周期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43.21±17.77)岁; 病变部位: L4~513例, L5~S19例, L3~48例; 麻醉方式: 全麻10例,硬膜外麻醉16例,局部麻醉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20~69岁,平均(43.25±15.25)岁; 病变部位: L4~514例, L5~S18例, L3~46例; 麻醉方式: 全麻9例,硬膜外麻醉15例,局部麻醉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康复锻炼,如术后麻醉护理、卧位护理、刀口护理、管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本院自拟补气活血汤。

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锻炼后身体无明显不适为度”的原则。康复锻炼患者应坚持半年以上,具体的锻炼方法如下: ① 术后6 h进行膝、踝锻炼; ② 术后第1天,行直腿抬高锻炼,双腿交替进行, 10次/组, 2~3组/d,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增加锻炼,坚持锻炼2周; ③ 术后1周行腰背肌锻炼; ④ 术后2~3周下床活动,佩戴腰背部支具或腰围固定保护8~12周; ⑤ 出院康复指导。

本院中医制剂补气活血汤处方: 黄芪30 g、桂枝12 g、赤芍12 g、当归10 g、川芎10 g、乳香10 g、没药10 g、牛膝12 g、地龙10 g、大枣6 g, 经辨证分型随证加减。由本院中药房采用自动煎药机煎煮,每剂中药煎煮2遍,混合后分装2袋,每袋200 mL, 密封保存,每日早晚各1袋, 10 d为1个疗程,间隔1周后进行第2个疗程,服用中药至术后4周停药,共2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采用VAS标尺, 0分为无痛, 1~4分为轻度, 5~6分为中度, 7~9分为重度疼痛, 10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比较2组患者腰椎手术后第1、3、6个月VAS评分情况。生活质量量表(SF-36)[6]: 由8个维度构成, 36个条目评分相加为分量表得分,各维度得分合计为生活质量总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比较2组患者腰椎手术后第1、3、6个月SF-36评分情况。观察腰椎手术后综合征发生率。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腰痛(JOA)评分系统[4]作为腰腿痛缓解疗效评价指标,评估出院患者手术后第1、3、6个月患者症状、体征及功能活动评分,正常总分为29分,按照评分拟定治疗效果,低于13分可拟定为腰椎术后综合征。统计2组患者术后半年内腰椎术后综合征发生的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出院后第1、3、6个月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腰椎手术后综合征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腰椎手术后综合征1例,对照组为4例。观察组患者腰椎手术后综合征发生率为3.33%, 低于对照组的13.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将腰椎术后综合征诊断为痹证,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后,气血受损,血亦受伤,“气为血帅”,气虚无以运行血脉,引起血流不畅,且术中血溢脉外,凝滞而成为瘀血。“积劳受损,经脉之气不能贯通”,引致气虚血瘀,瘀血内停,气虚血滞,经脉瘀阻均为本病的病理基础[7]。中医认为,腰椎手术必然损伤经脉,造成瘀血停留。本药方中黄芪补气,桂枝通阳,芍药行血宣痹,大枣调和营卫,地龙祛瘀通络,牛膝活血通脉,柔筋通络,祛湿兼补肝肾,添精益髓,充养肌肉[8]。没药活血止痛、散血祛瘀、消肿生肌,乳香通经止痛、活血行气,川芎行气行血、祛风湿、止痛痹,当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表1 2组患者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报道[9-10]指出,约有4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仍遗留腰腿痛等症状。研究表明,腰椎术后下肢麻木、疼痛与患者年龄、受累神经根直径有关。另有研究[11]发现,腰椎术后残余痛除了手术和疼痛本身以外,患者的精神及心理因素也不容小觑。补气活血汤则注重益气生血,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故能起到补气、活血、疏通经络之功效。药理研究[12]表明,补气活血汤治疗本病一方面体现了中医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治则,另一方面能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血肿吸收和抑制神经根及其周围水肿,改善神经根的缺血缺氧状态,防止神经根粘连,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出现4例腰椎术后综合征,观察组出现1例腰椎术后综合征。2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补气活血汤联合康复锻炼干预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不仅降低腰椎手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与万宏波等[4]、尚荣安等[13]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补气活血汤联合康复锻炼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中,能有效降低腰椎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不足在于纳入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在今后临床研究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临床验证。

猜你喜欢

补气活血腰椎间盘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UHPLC法分析补肺活血胶囊中12种指标成分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SF?6气瓶加热服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