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20-04-21常红侠景桂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松解术臂丛肩周炎

常红侠, 景桂霞

(1.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49; 2. 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陕西 商洛, 726000; 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科, 陕西 西安, 710077)

肩周炎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肩周肌肉、滑囊、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以肩关节活动受限、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肩周炎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2]。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痛点阻滞治疗等,但均无法达到治疗目标,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均十分有限。本研究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在肩周炎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 年龄29~82岁,平均(61.7±4.1)岁; 病程3个月~6年,平均(3.7±1.0)年; 病变位置在左侧16例,右侧24例。研究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年龄29~81岁,平均(61.8±4.0)岁; 病程4个月~6年,平均(3.9±1.1)年; 病变位置在左侧14例,右侧26例。2组患者病程、年龄以及性别分布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 患者均主诉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剧烈,结合X线平片检查结果及病史查询等综合诊断为肩周炎; ② 单侧发病; ③ 患者拥有独立思考、正常沟通能力; ④ 病历档案等相关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 无法耐受麻醉; ②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③ 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心肺功能不全者; ④ 合并骨转移瘤、骨肿瘤或重度营养不良者; ⑤ 合并视听障碍或痴呆等精神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痛点阻滞法: 在入院后第2、6天实行肩关节周围痛点阻滞干预,在每个痛点上注射消炎镇痛液(由7.0 mg复方倍他米松、1.0 mL利多卡因、3.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配制而成)2.0 mL, 治疗后隔日进行冲击波治疗, 7 d为1个疗程。

研究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 在患侧注射15.0~20.0 mL利多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质量浓度为1.2%~1.5%, 阻滞完全后进行手法松解术治疗。术者先以手法放松患者肩关节四周肌肉、组织韧带、肌腱等软组织(通过后伸、外展、旋前等动作向各个方向牵拉),麻醉起效后应用麦肯基手法松解肩关节,具体操作过程为: 术者一手握住患侧前臂向上牵拉,一手固定其肩胛骨,将其患肢前屈100 °, 此时可感觉患肩产生撕裂响声; 缓缓向头部上方抬举,缓慢向创面按压,直至患肢贴服于床面,患臂前屈180 °; 反复几次后休息几分钟,再次辅助患者外展患肢,若有阻力则稍微加力,促使肩关节外展达90 °以上; 辅助患者患肢内旋,手指触碰到对侧肩部,使其肘关节达到患者胸骨、正中线,掌心达到患者对侧肩关节,内收动作完成; 辅助患者肩关节后伸,达到40~45 °, 并内旋上臂手背,使其紧贴胸背部,直至患臂超出胸椎第四椎体,表示松解完成。松解后在肩部冰敷10~15 min, 在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2.0 mL与透明质酸钠2.5 mL, 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 总体疗效: 观察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3个月后的肩关节疼痛与活动度变化,结合肌肉萎缩改善情况,评估近期、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疗效标准: ① 肩部疼痛症状消失,活动度恢复正常,肌肉萎缩表现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视为基本治愈; ② 肩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度基本正常或者明显好转,肌肉萎缩有所改善,视为显效; ③ 肩部疼痛症状、活动度以及肌肉萎缩均较治疗前有好转,但未达显效标准,视为有效; ④ 肩部疼痛症状、活动度以及肌肉萎缩无变化,甚至恶化,视为无效。(2) 疼痛症状变化: 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症状,由患者根据主观感觉进行评估,评分范围0~10分,评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3) 活动度变化: 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展、前屈、后伸3个动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治疗后,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1 2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肩周炎往往会影响整个肩部的组织、肌肉,疼痛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4-6]。肩周炎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常规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治疗效果有限[7-10]。痛点阻滞疗法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治疗方式,可利用药物进行神经阻滞,阻断疼痛感传输通道,在缓解疼痛方面有一定疗效[11-13]。然而,单一疗法往往无法全面地针对病因治疗,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松解术治疗,效果良好。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具有操作快捷、简单等优势,可松弛患者肩周肌肉、韧带,恢复肩关节活动度,且患者全程无痛苦[14-18]。同时,在关节腔内注射高浓度、高相对分子质量、高黏弹性玻璃质酸钠,可改善滑液组织炎症反应,增加滑液内玻璃酸钠浓度,改善关节液黏稠性、润滑功能,促使关节内滑膜细胞生成透明质酸,为软骨修复提供原材料,促使病变的关节软骨愈合、再生,阻碍、延缓关节软骨退变,预防关节内纤维样组织形成,促进软骨与滑液组织愈合,达到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治疗目标[19-2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感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表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肩周炎患者,在痛点阻滞治疗基础上,辅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可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近期、远期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松解术臂丛肩周炎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和地塞米松作为臂丛神经阻滞添加剂的临床疗效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结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手术的价值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3D臂丛解剖动画在麻醉解剖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