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仙蟾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0-04-21逸,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食管癌标志物化疗

张 逸, 路 萍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1)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1]。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化疗控制为主,尽管化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化疗药物极易损伤人体正常细胞,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使患者中断治疗[2]。本研究探讨了仙蟾片配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60~76岁,平均(67.2±2.5)岁,腺癌、鳞癌、腺鳞癌分别为17、12、5例; 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1~75岁,平均(66.0±2.4)岁,腺癌、鳞癌、腺鳞癌分别为16、13、5例。入选标准: ① 经食管纤维镜、食管钡餐造影、胸部CT检查,患者均患中晚期食管癌; ② 患者无全身感染性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精神障碍及化疗禁忌证情况; ③ 患者年龄≥60岁,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 ④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知情同意。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化疗方案治疗,药物选择紫杉醇、亚叶酸钙与顺铂,治疗1 d, 静脉注射顺铂,剂量130 mg/m2, 注射时间3 h; 治疗1~5 d, 静脉注射药物选择亚叶酸钙,剂量100 mg/m2; 亚叶酸钙输注后,取350 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输注时间控制为6 h。考虑到患者化疗期间易有过敏反应问题出现,治疗前给予地塞米松服用。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仙蟾片(陕西东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2014032645)治疗, 4片/次, 3次/d。2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 治疗效果: 治疗后病灶消失, 4周以上均未见异常,视为完全缓解(CR); 治疗后病灶明显减少,长径总和与治疗前比较减少30%以上,4周以上未见异常,视为部分缓解(PR); 治疗后病灶明显减少,长径总和降低20%~30%,为稳定(SD); 治疗后病灶未减少,或有长径增大表现,为进展(PD)[3]。治疗有效率=(CR+PR+SD)/总例数×100%。② 免疫功能指标水平: 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T细胞亚群(CD3+)水平。③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通过酶联免疫法[4]检测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血清骨胶素(CYFRA21-1)水平。④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⑤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量表包括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职能与情感职能等,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预后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CR、PR、SD、PD患者分别为16、10、5、3例,治疗有效率为91.2%(31/34), 对照组中CR、PR、SD、PD患者分别为12、8、4、10例,治疗有效率70.6%(24/34),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 2组各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IgA、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IgA: 免疫球蛋白A; IgG: 免疫球蛋白G。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 2组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CEA、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CEA: 癌胚抗原; NSE: 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 CYFRA21-1: 血清骨胶素。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治疗后3个月内随访,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5 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血小板降低1例、白细胞降低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34); 观察组出现发热4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3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一般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检查时已为中晚期[5]。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脾胃不和以及疲劳乏力等,对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6-7]。食管癌的发病原因有多种,除遗传因素外,还有化学因素(如亚硝胺化合物)、生物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真菌促进癌肿方面)以及其他因素(如机体缺乏微量元素、饮食不洁等)[8]。

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射治疗如三维适形放疗、超分割放射治疗以及靶向药物联合放化疗等。化疗方案是通过药物作用杀灭肿瘤细胞,如顺铂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应用广泛,对缓解患者病情有积极作用,而紫杉醇可使微管解聚被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受阻,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需注意的是,化疗药物的应用极易降低患者免疫功能,使患者血小板、白细胞等水平下降,严重时还有肺部纤维化、神经系统毒性情况,影响化疗效果。放射治疗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积极作用,但患者的正常组织可能受到损伤[9-11]。仙蟾片的成分包括郁金、补骨脂、黄芪、当归、半夏、蟾酥、人参、马钱子粉、仙鹤草等,可起到化瘀散结、消肿止痛、和中益气以及扶正固本等效果。化疗后,部分患者体内有癌细胞残余,联合应用仙蟾片可在处理残余癌细胞的同时,使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水平提升,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并使化疗所致毒副作用减少,降低肿瘤转移可能性[12-14]。

刘志朝[15]将单纯化疗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化疗药物与中药联合用药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 显著高于对照组53.8%, 且观察组毒副作用较轻,表明化疗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肿瘤进展时间延缓,症状缓解作用明显,生存期延长,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仙蟾片配合化疗方案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1.2%,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3个月内随访,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 与对照组1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配合仙蟾片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的改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食管癌标志物化疗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跟踪导练(二)(3)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