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快乐教育未必收获快乐果实

2020-04-20尼莫

现代家长 2020年3期
关键词:惩戒家长老师

尼莫

近几年,很多家长推崇快乐教育。他们认为,自己一生过得辛苦,所以不能再让孩子辛苦。又因为一心想让孩子快乐,就不太管孩子,怕管多了影响亲子关系,怕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在动辄强调快乐教育的当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却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有惩戒甚至是严厉的惩戒,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而所谓的“快乐学习”很可能误导家长。

“佛系”家长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很多家长宠爱孩子,还很“佛系”地表示:“不给孩子太大压力,不给孩子提太多要求,就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童年。”这种好父母人设,有什么不对吗?

钱文忠(以下简称钱):中国教育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从不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好父母。我们以为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对孩子提要求,就是好父母。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家长可以想想自己和周围人群,凡大学毕业的,谁不是辛苦打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作业不少,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连饭都吃不饱,而被老师骂几句、揍两下也很平常。我不知道现在有些家长为什么一味强调快乐教育,快乐教育就是好的教育吗?我看未必。我反倒认为,真正好的教育里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鼓励、表扬孩子,可以,但如果没有惩戒,单凭鼓励、表扬就能完成教育,就能让孩子成才吗?不会啊!可能有的家长说,不是我不想管孩子,是现在的孩子说不得,万一有个差池,我们承受不了后果!我想,家长太小看孩子了。我小时候,父母、老师都惩戒过我,我没崩溃,和父母、老师的感情依然很好。

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好,但大家可以看看英国的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学生不听话时,可以适当地揍。

而一直被世人赞赏的新加坡教育,他们的中小学教室里会悬挂戒尺,孩子表现不好,老师可以打。当然打是有条件的,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且有两个老师在场时才允许执行。

这两个国家的教育都不排斥惩戒,我们为什么要排斥?我们不能为了好父母的人设,就对孩子不负责任啊!

对普通孩子实施快乐教育,他可能快乐一阵子,但不会快乐一辈子

记:父母既望子成龙,又希望孩子快乐。而快乐教育让二者兼得,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家长推崇快乐教育。问题是,快乐教育能如愿收获到快乐果实吗?

钱:我个人认为很难。我有个朋友晓文,她有个11岁的儿子。一天晓文跟同事聚餐,大家聊起孩子,结果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交流中,曉文发现同事的孩子都比自己的孩子优秀,他们有的成绩班级前三,有的拿到作文比赛二等奖。有个同事因为女儿期末考试只考了第12名,就急得不得了。得知别人的孩子都这么优秀,晓文有了危机感,同时开始反思自己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放任。这些年来,她从不逼孩子写作业;每次考完试,不管成绩好坏,一律送上鼓励;周末和假期,孩子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她想让孩子快乐,不想让孩子太累,但这也使孩子被别人远远甩在了后面。

我在一线教过书,跟学生有过广泛接触。我想告诉大家,真的要有忧患意识。

孩子不是成年人,自律性普遍较差,必须要有家长、老师的管教、惩戒,才可能真正成才。教育绝不仅仅意味着甜蜜,绝不仅仅意味着快乐!有没有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呢?有,但很少。凡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的人,将来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在人群中可谓凤毛麟角。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类天才型人物,那你完全可以实行快乐教育。如果你的孩子只是普通孩子,那就不要一味追求快乐教育了。人群中占比最大的普通孩子,都是为了某种目的或知道学习对其一生的重要性,不得不去学习的。也就是说,你对一个普通孩子实施快乐教育,孩子很可能快乐一阵子,但不会快乐一辈子。普通孩子成才,一般都要走高考独木桥。高考制度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但目前还找不到更好的制度来代替它。你不约束、不管教孩子,不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他到了18岁,拿什么跟同学竞争?凭什么挤上独木桥?

我是学生时,也非常支持快乐教育,可当我成为父亲后就陷入了纠结。我当然不希望我的孩子受苦,我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他不受苦吗?可我又怕他今天不吃苦,以后吃苦的时候我帮不上他。我们如此努力才过上了平凡生活,如果他不努力能过什么生活呢?社会是残酷的,且不是绝对公平的。在走上社会之前,孩子要有受委屈的准备,要有吞得下这些委屈的胸怀。

家长切莫只要“快乐”而忘了“教育”

记:快乐教育的基础还应该是教育,很多时候,家长似乎只看到“快乐”,却忘了“教育”。

钱:这类家长是把快乐教育等同于放养,他们在认识上通常存在三大误区——

误区一:不给孩子立规矩。很多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认为“约束和限制压抑孩子天性”。可只要是人,就注定活在自然规则和社会规范中,不约束孩子,并不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只有立规矩,让孩子遵守规矩,长大后他才不会和社会规则发生冲突。

误区二:不主动培养孩子。有些家长除课堂学习外,不给孩子报班,让孩子疯玩。等孩子上了小学,发现同学们都有才艺也主动要求学习时,爸妈也愿意掏钱,但是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孩子学了几次失去兴趣就不学了,结果钱花了,孩子还是啥也不会。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如果有“快乐教育”,那它的重点也应该在后两个字上。父母要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探索世界的机会,合理规划人生,如带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更多尝试的机会;花时间与孩子互动,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等。

误区三:孩子不需要承担责任。一些家长认为,对孩子不能要求太高,孩子犯错要原谅,孩子有问题要替他解决。本意虽为孩子好,却没有明白,自由是以能力为支撑,以承担责任为代价,以社会规则为边界的。社会规则是:你犯了错,你就要承担责任。所以在生活中,家长最好能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责任意识。孩子不想学习时,你要说:“学习是你的责任,你必须坚持。”孩子欺负小朋友时,你要说:“你做错了,就必须向对方道歉。”家长的要求会促使孩子自律,并形成责任意识。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但在生命的早期,负责任的家长必须在他身边引导、约束他,等他有了足够宽广的视野、足够强大的力量时,家长可以撒开手,转过身,默默祝福他。这个时候,孩子选择走什么路,走多远,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惩戒家长老师
忘却歌
教育惩戒,育人为本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