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和专家教您 巧避痛风发作

2020-04-19车翀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0年1期
关键词:嘌呤痛风尿酸

车翀

曾小峰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疑难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对“三高”,大家一定都再熟悉不过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疾病谱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要将注意力从“三高”放到“四高”上来,这新增的一高便是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一种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人体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内物质经过复杂的代谢过程会分解为嘌呤,而嘌呤进一步分解的最终产物便是尿酸,然后经由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人体,这部分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占体内尿酸的80%左右,称为内源性尿酸,剩下的20%为外源性尿酸,主要是摄入富含嘌呤和核蛋白的食物后从中分解代谢而来。

我们每天新生成尿酸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尿酸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体内尿酸就会滞留过多。在37℃时,血液中尿酸饱和值是7毫克/升,超过这个点,渐渐会有针状结晶析出,这些尿酸盐结晶沉积在人体不同部位、器官便可能造成多种损害。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尤其是四肢的小关节中时,会引发慢性晶体性关节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痛风。可以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最终会发生痛风的比例占15%左右。曾主任告诉我们,目前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1 600万的痛风患者,且每年都在增加,发病年龄在逐渐年轻化。

痛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疼痛,有人形容症状发作时躺在床上,身边即使有一阵微风吹过,都会感到极度疼痛,这种疼痛来的时候总让人猝不及防,毫无防备,通常在深夜发作。痛风究竟有多疼?有人说堪比女人生孩子一样疼,还有人说像关羽刮骨疗伤一样疼,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极端的疼痛?

〇 痛风问题大合集

1.天冷时和天热时,哪个更容易发生痛风?

曾主任告诉我们,无论天冷天热,痛风都有可能发作,因为无论什么季节都会出现突然受冷的情况,所以痛风患者要避免这种突然受冷的情况。现在正值冬季,更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除了受冷之外,饮酒、高嘌呤饮食都容易引发痛风。痛风发作和天气没有明显的差别,主要由诱发因素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饮用高糖饮料也能诱发痛风。饮用高糖饮料后,葡萄糖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过多的乳酸会影响尿酸排泄,从而诱发痛风。

专家提示】痛风发作时本身红肿热痛,不可热敷,可以试着用冰敷緩解疼痛,必要时一定要就医。

2.运动时和安静时,哪个更容易发生痛风?

曾主任告诉我们,痛风一般在夜里安静时发作较多,基本上不会在运动过程中立刻发作。运动时人体代谢增加,尿酸水平会随之增加,尿酸有一个累积的过程,再加上炎症的促发后,会在运动后安静时发作。

专家提示】运动会诱发痛风发作,但不会立刻引发痛风,所以痛风患者要注意,尽量不要过量运动。

3.吃了降尿酸药以后,痛风还会发作吗?

曾主任解释道,尿酸水平如果没有达到标准,依然会出现痛风发作的情况。因此,首先要降尿酸,使尿酸水平达标;其次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使用降尿酸药的同时要加用预防痛风发作的药物,比如秋水仙碱,以及一些小剂量的非甾类抗炎药,这样才可以避免在降尿酸过程中痛风的发作。

【专家提示】痛风发作和尿酸波动有关,在治疗过程中不仅仅要用降尿酸药,还要加用预防痛风发作的药物。

4.如何让痛风治疗后不再发作?

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减少痛风的发作,但不能完全避免。曾主任告诉我们,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药物控制非常关键,痛风患者要想避免病情发作,一定要让血液里的尿酸控制在正常值以内。

【专家提示】一般来说,要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360微摩尔/升以下,2018年的临床指南提示,理想血尿酸值为300微摩尔/升以下。

〇 诱发痛风的原因,没那么简单

痛风是一个复杂的疾病。除了已经被大家所熟悉的高嘌呤饮食、饮酒等生活因素外,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痛风的发作。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肾衰的患者,体内尿酸排不出去,便有可能诱发痛风。还有一些血液病会大量破坏白细胞,造成代谢问题,也可能诱发痛风。

一些药物也可诱发痛风,比如常见的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是会干扰尿酸的排泄,所以阿司匹林也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也有调查研究提示部分应用PPI(质子泵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的患者出现了痛风,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应用相关药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尤其是同时合并痛风的患者须谨慎,噻嗪类利尿剂、环孢菌素、尼古丁、烟酸等也可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

【专家提示】痛风不单单会引起关节问题,还会导致肾衰竭和心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痛风的治疗现在分急性发作治疗和慢病管理两个方面,做好急性发作治疗和发作后的慢病管理,是避免痛风反复发作的重中之重。

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以镇痛、缓解症状为主,目前主要应用非甾类抗炎药如布洛芬,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慢性期的痛风治疗,核心是科学管理,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急性发作,以及避免关节破坏和脏器损伤。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定期检查,规律监测血尿酸水平,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治疗方案。主要使用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等,以及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另外,碱化尿液对预防尿酸结石具有积极意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多饮水,多排尿。

生活方式干预也是痛风慢性期干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强调低嘌呤饮食,尤其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与海鲜,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与水果,食用豆类食物要适量。应避免饮用酒精饮料,尤其要避免饮用啤酒。尿酸主要经由尿液排泄,所以多饮水保证尿量十分重要,每日应饮水1.5升以上,保证每日尿量达到2 000~2 500毫升以增加尿液排泄。除此以外,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也十分重要。

【专家提示】饮酒、高嘌呤饮食、高糖饮料等都容易引发痛风。在急性发作期后也要注意饮食的控制,避免由于逞口腹之乐而导致痛风发作。

猜你喜欢

嘌呤痛风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想吃火锅又怕尿酸高,如何解
精神压力大可诱发痛风
海参并非高嘌呤食物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