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020-04-17张宇豪

戏剧之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张宇豪

【摘 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优化教育模式有助于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是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包含许多挖掘学生潜能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阈出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索,阐述多元智能理论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141-02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多元智能理论将因材施教的理念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揭示了不低于八项重要的智能形式,认为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挖掘学生的智能强项,让其潜能充分发挥。本文将在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以学生为主体,提出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路径,努力帮助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旨在提升教育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一、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及相关启示

教育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多元智能理论,阐述人类的智能属于多元结构,尽可能地概括人类在各个领域的智能。每个正常人身上都同时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分别是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1]。通过研究多元智能的理论,可分析出大学生具备多种智能,由于各种智能的发展程度和组合情况不同,他们既有自己的智能强项,也有相对弱势的智能;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其智能并非长期不变,通过教育和培养可以提升其智能。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全面了解学生,依据其智能类型及成长水平确定教育方式;尊重智能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挖掘学生潜能,结合个人需求实施个性化的培育策略,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成长路径;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使他们在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中取得成功、建立自信,并把这种自信和锻炼出的意志品质迁移到其他领域,减轻消极心理对学生的影响,鼓励他們成为各项智能均衡、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多维度推进大学生各项智能提升。笔者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从教育手段、理念、队伍以及评价等方面,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提升教育质量。

(一)转变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由多元职能理论可见当代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智能构成,智能可以发展和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承认和接受由于各种智能的发展、组合情况不同所导致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转变观念,明确学生是拥有潜能的可塑之才,教育不是要消除差异,而是结合学生的智能特长与心理特征,进行因材施教;从学生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注重兴趣的培养,由心理学视角关心学生成长,协调发展其各项智能,鼓励每位学生成为均衡发展的人才;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乐于且善于发掘每位学生的智能强项,使教育方式与其智能类型相匹配,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此外,还应加强服务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智能的培养提供及时的引导和适宜的环境,努力满足各种类型、阶段学生的需求,以面向全体在校生为原则,分层次提升学生智能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预防和促进[2]。例如:自新生入学后,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其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帮助新生调整好初进大学的心态,为其今后可能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提供针对性建议;大二开始,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他们端正心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引导学生掌握就业技巧,增强信心,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日常教育期间,注重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和潜能的挖掘,多维度加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整合资源,采用灵活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围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采用灵活、实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应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特长,并相应地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有效方法,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3]。突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调整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辩论赛、示范课等方式来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大学生熟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深层次发掘各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合理制定培养方案,促进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多维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积极推进新媒体育人,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倾诉情感以及交流思想的平台,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完善学校配套设施与整体布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朋辈教育,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心理沙龙以及素质拓展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在活动中体会充实感以及成就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自学的能力,努力让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始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和感受,以实践深化认识,锻炼自我认知、组织协调和心理调适能力,提升自律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开展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现场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为学生提供初步的心理疏导,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转介工作;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学生骨干、宿舍长等角色串联起来,依托心理测评工具,建立动态的学生心理档案,抓好月报工作。

(三)加大投入,培养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培养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相关策略可分列如下。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机关职能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的大学心理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和督导检查[4]。重视对教育者的培养,定期组织校内系统学习和专项培训,促进其关注学生智能的发展,潜心钻研教育模式,输送骨干力量进行业务进修和参观实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经验,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高校不但要让教育者的数量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还要优化师资构成,使兼职与专任教师相结合,充分运用双方的优点,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强化监督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高校要合理、充分地运用教育与科研资源,增加在师资待遇、教学科研经费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培育的实效。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兄弟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合作,深入开展交流活动,分享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总结教学领域的问题,增进高校间的沟通,共同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巩固成效,确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在教育中起着监督和导向的作用,评价时若忽视学习过程,仅以考试的结果作为考察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标,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智能的发展状况,甚至有可能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情绪以及自我否定的想法,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注重由过程、形式等角度来评价人们的智能水平。作为教育者应多维度开展教育评价,避免将单一的考试结果作为评价重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评价目的,将评价与教育过程结合起来,遵循教育规律,从多角度观察、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建立互相理解与尊重的师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一个人之所以会产生足够的自信,就是自己的价值得到肯定,产生自我发展的动力[5]。结合学校、家庭、学生等多元评价主体,使评价更好地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结合,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结合等,使评价更加全面、深入;将评价内容由具体学科或能力转变为对综合智能水平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综上,逐步确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巩固教育成效。

三、结语

近年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转变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整合资源,采用灵活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加大投入,培养专兼结合的教育队伍;巩固成效,确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等构建策略,以期为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支持,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2]曹树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構建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2):79-81.

[3]陈银杏,曾青云.多元智能理论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5(13):144-148.

[4]毕爱红,何慧星,杨卫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61-62.

[5]张建国.多元智能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42-44.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理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