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初探

2020-04-14赵国英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从目前新课改教程的改革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作为儿童的启蒙教育,越来越被社会中各界人士重视与关注,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前教育儿童智力开发和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时期的智力發展,采取学前教育手段为儿童日后智力开发教育提供巨大帮助。因此,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推进,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是当下最应该得到重视的教学举措,虽然以我国部分地区城市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来看,学前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导致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衔接做不到位,出现学前教育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出现。因此,作为教育活动的起始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课程在各院校内应该得到教育领导者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初探

一、 前言

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开设出一系列有效率的教育活动,比如说幼儿园、托管所及特长班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儿童的智力及兴趣爱好,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对日后发展的支持,促进儿童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学习方法。但在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在对儿童进行整体教育中缺失一些正确的教育手段,使儿童的学前教育不能满足社会人士的需求,所以本文叙述一下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二、 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学前教育被重视

从以往的学前教育作比较,很多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只不过是为孩子上小学奠定基础,觉得学前教育的知识和小学知识一样,致使很多家人对学前教育不重视。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水平也相应提高,我们明显可以看得出,在当下的竞争社会,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也提升了重视度,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在某种程度上觉得学前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重数量轻质量

自新课改教程的改革实施后,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教学也是格外的重视。在提出加大力度建设公立幼儿园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个弊端,那就是从教人员的培养及待遇还没有完全被落实清楚,使得在公立幼儿园的建立下,存在师资的教育质量问题。所以在现在的学前教育中,部分从教人员在学历和素质上不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就比如说一些幼教机构在聘用从教人员的时候,都比较喜欢聘用资深阅历多的老教师,认为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能力,肯定会使教育工作做的很到位,但却忽视了现在社会教育中,仅靠教育经验是不行的,也是需要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才更加符合现在教育的要求。所以,我国应该有计划地对从教人员进行统一的聘用,要加大力度的培养高素质及高学历的从教人员,为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利的价值。

(三)师资力量弱

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研究者的工资待遇方面来看,幼儿教师的待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因此高素质的人才可能不是特别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可能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流失,因此如果国家在本质上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就解决了学校教育师资的紧张和教学水准的问题,进而也就促进学前教育的大力发展。

(四)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虽然新课改后部分学前教育有了改进和提升,但部分课堂还是存在传授的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缺失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比如说学生对相关音乐和声连接以及编配原则等都仅靠理论知识去理解的话,将会导致学生在日后从事幼教工作中,对音乐的全面知识笼统化,当然如果教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要求如果也仅仅单停留在曲目的弹奏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弹唱能力,所以教学的方法如果单一化,不仅影响学生的肢体表达能力同时也会影响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适应力等等。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中应该增强学生对职业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实践的深入,让学生在日后从事幼教工作中能够更加适应其环境。

三、 学前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教学观念要准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目标要准确,也就是教师明确此课程的教学目标,以结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用人需求,制定出符合学生未来就业的相关内容的教学计划。但现在大部分教师还是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忽略了学生对思维创新的能力以及对分析作品能力的不足,而且对学生的实践性训练较少,导致学生在日后面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应对能力差,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学前的教育工作,但是现在部分学生对课后即兴伴奏的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后就业情况。所以想要以后从事幼教工作,必须要把学前教育工作作为主要的学习目标。但是也有一些老教师认为多给学生传授一些知识培训,能够让学生见识更多一些,在最初就运用了有难度的合声编制,把训练的曲目也讲述的比较复杂,其实这些都不适宜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因为本身学前儿童就不要那么复杂的乐理知识,他们只需要懂得快乐高兴,掌握一些基础的语音语调就可以了,过大过难的曲目会让学生吸收不好,进而降低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把学前专业的教学目标明确准确。

(二)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化

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化,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学前专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采用集体的大课间教学和小组式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最被广泛应用的学前专业教育模式,它可以通过教师设计好的计划进行对课程内容的安排讲述,使教学进度很容易把握。比如说在集体的大课中,把相关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和声、试唱练耳等进行练习,其目的可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也可以在教学进度的后半过程中,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幼儿园实例的教学案例,使得学生在集体的大课中感受到情景教学的气氛,让学生增加对学前专业教育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课的模式对一个教学班进行分组,这种分组的模式是为了教师在安排一项作业的时候,根据不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问题进行讲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参加当下幼儿园的教学模式,然后让学生根据幼儿园的教学计划设计出课堂的教学设计,并把这些设计在集体的大课中进行展示,然后与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探讨和点评。简单的说,大小课都有它一定的好处,所以教师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形式中要灵活性运动教学方法,要把课时的分配倾向于实践,不管是从理论知识的讲述还是课下的实践训练,最终的目标都是要体现在幼儿园课堂设计的这个环节上,为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在大课中讲解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即兴伴奏的原则和理论过程中,把剩下的时间通过小组课的形式进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并且正确引导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尤其是钢琴程度不统一的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进行个人的辅导,要从一开始就打消学生浑水摸鱼的习惯,当然这种个人辅导也会增进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此外,关于学生弹唱能力的训练,弹唱能力的训练应该围绕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为主,也就是把弹作为即兴伴奏的编配弹奏,而唱就是可以以便弹奏以便演唱,现在很多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对即兴伴奏的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对和弦的编配,而忽略掉弹唱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弹唱方面缺失一定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应该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中最应高度重视的一点内容。

(三)学习新的教学制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随着新课改教程的改革创新,幼儿教育单位更愿意聘请新理念的人才,因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学习情境,并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符合现代社会中幼儿教育的新资源,以新优势的课程建设为载体,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性实践的训练课程,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形成全方面及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同时为了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需要,教师也可以制定出完备的实习指导,实现教学的制度化以及管理的标准化,满足学生的日后的实践教学需要。

(四)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从上述单一的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单一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失去独立创新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融合,并且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社会中的幼儿教育教学。使传统的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将新的理念教学方法根据幼教单位对岗位的要求融入教学的计划中,并且按照当下行业的需求和对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对比专业课程的规划进行改革。与此同时还要结合行业的发展及对幼教工作人才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因此只有结合实际制定出有效的课程计划,才能是课堂的教学对接到职业的教育当中,满足学生日后从事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改善教学方法还应该推行案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合理运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方法的一种手段。

(五)改革评价机制

改革教学的评价机制不仅仅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是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对课程的创新。因此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到幼教人才需求方向,使学生能够主动性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新的改革制度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

(六)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学生新的职业技能方向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具有多项职业技能,比如说舞蹈创编能力、手工、边弹边唱以及模拟教學、讲故事等等,只有把这些技能合理的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才能发挥出教育的完整体系。因此教师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制定出学生的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学是的实践或者是开展课题的研究,分方向教学,使学生的个体价值发挥出最大化,并且也要利用每个学生的个体资源优势,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清自己日后的发展方向,当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开展心理的辅导工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幼儿心理的指导方法,并且利用音乐或美术专业的优势,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和欣赏力。

四、 对试点改革的初探

(一)通过与园区合作的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教育的实践学习小组,通过学习小组带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口教育机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与此同时还应该不定期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幼儿园实地开展小组赛课,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对课程的创新。尤其是要让学生了解幼儿园人才的需求方向,这样对增加学生的实践性能力和职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以学带娱,使新班级学风建设带动老班级娱乐文化建设

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能够进行互动式学习,并且让学生感受从学习中传承到精髓,并且让课堂教学不再单一,构建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够自行对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促进学生的思想由感性走向理性,促进自我建构发展平台。

(三)由单一化学习走向多元化学习,引导学生思维创新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中,为了满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在课堂上将每个部分根据幼儿园的实用要求进行拓展陈述,指导学生如何融合思维方式衔接到课程中。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余时间可以把新的教学理念和幼儿创新的教程通过兴趣班教学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开展幼儿创想课程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

(四)心理疏导课程的开设

想要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还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的认知,一方面是为学生制定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是统一班级的共同愿景,因此要定期开展班内的交流活动,以促进学生的自身素养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 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的表述,想要更好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就要不断进行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开展出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得师生之间的磨合降到最低同时,多给予学生提供自信的舞台,让学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提升情感的能力。当然在这教学改革的教育中,还应该注重对问题的总结和创新,只有不断进行对学前教育的审视,才能更好的把教育改革工作规划好,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并且学前专业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结构还应该围绕职业的素质为核心进行课程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促进学生在日后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以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现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教育活动训练进行交流、研讨,并制定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中,做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者。

参考文献:

[1]赵艳玲.浅析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幼儿歌曲的弹唱教学策略[J].音乐时空,2016(3):157-158.

[2]焦占英.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策略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9,573(5):81.

[3]李俊阁.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初探[C]∥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2017.

作者简介:

赵国英,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