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在大脑浅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2020-04-13黄龙全许梅海黄丽轩韦洁勤卢平明潘洋洋尹家瑜

广西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状面扫描时间冠状

黄龙全 许梅海 申 炜 黄丽轩 韦洁勤 卢平明 潘洋洋 尹家瑜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南宁市 530022,电子邮箱:646097331@qq.com)

大脑浅静脉结构复杂、解剖变异较多,损伤后不易止血,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引起死亡[1]。因此,准确地显示大脑浅静脉的解剖结构对于颅内病变的评价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十分重要[2-3]。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是目前显示脑静脉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4-5],但是不同的MRV成像方法对脑静脉的显示存在一定的差异[6]。本研究探讨高分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3D-CE-MRV)对大脑浅静脉的显示效能,以期为神经外科手术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行高分辨3D-CE-MRV检查的3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22例,年龄26~77(49.09±14.72)岁,主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扫描方法 采用西门子MAGNETOM ESSENZA 1.5 T超导型MRI扫描仪,选用头颅正交线圈。高分辨3D-CE-MRV采用矢状面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成像,参数:视野230 mm×210 mm,重复时间3.4 ms,回波时间1.2 ms,层块内含208层,有效层厚0.9 mm,矩阵320×288,反转角20°,K空间采用中心优先填充方式,体素为0.7 mm×0.7 mm×0.9 mm。所有患者均扫描2期,分别为蒙片及静脉期,每期扫描时间25 s,扫描范围从额叶前缘至枕部后缘。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钆喷酸葡胺,总剂量为0.2 mL/kg,速率为3 mL/s,团注结束后立即注射20 mL生理盐水,应用透视触发技术,当上矢状窦造影剂显示最浓时立即启动扫描。在西门子Syngo工作站上利用减影软件对增强前后图像进行减影,将减影后图像分别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

1.3 图像评价 由2位高年资的MRI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大脑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情况进行观察,意见不统一时协商得出一致结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2 结 果

34例患者检查均获得成功,高分辨3D-CE-MRV对大脑双侧中浅静脉、Trolard静脉、Labbé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5.6%、95.6%、94.1%,见表1。MPR重建矢状面可见大脑中浅静脉分别与Trolard静脉及Labbé静脉吻合;MIP重建斜矢状面可见静脉血管显示饱满,信号强; MIP重建斜冠状位可见静脉血管走行自然,信号强,显示清晰。见图1~3。

表1 34例患者大脑浅静脉显示情况[n(%)]

图1 MPR重建矢状面

注:白色箭头所示为大脑中浅静脉,MPR重建矢状面可见大脑中浅静脉分别与Trolard静脉及Labbé静脉吻合。

图2 MIP重建斜矢状面

注:黑色箭头所示为Trolard静脉,MIP重建斜矢状面可见血管显示饱满,信号强。

图3 MIP重建斜冠状位

注:三角箭头所示为Labbé静脉,MIP重建斜冠状位可见血管走行自然,信号强,显示清晰。

3 讨 论

颅内静脉系统结构复杂、变异多,神经外科医师对手术前颅内静脉解剖及病变的显示情况越来越重视[7],其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CT静脉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MRV。CT静脉血管造影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能同时显示颅内静脉及颅骨骨性定位结构,但需要使用碘对比剂,且存在电离辐射[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选择性动态显示靶血管,可重复性好,但具有创伤性,患者不易接受[9]。MRV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颅内静脉成像技术,主要适应证包括颅内静脉血栓、静脉变异、静脉畸形等,其成像方法主要有三维相位对比法、二维时间飞跃法、3D-CE-MRV等。三维相位对比法不需使用对比剂,可对流速进行测量,但扫描时间较长,对小血栓容易漏诊[10-11]。二维时间飞跃法也无须使用对比剂,经济、无创,但容易受血流速度和方向的影响,血管拐弯处容易出现狭窄或局部中断等假象,引起误诊及漏诊[12]。3D-CE-MRV通过注射对比剂,可明显地缩短血液的纵向弛豫时间,不受血流的影响,克服饱和效应所引起的信号丢失,因而能更真实地反映血管情况[13-16]。

正常颅内动、静脉强化时间窗较短,如何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是获得高质量3D-CE-MRV的关键,因此应在对比剂到达大脑静脉的峰值浓度时间窗采集,而扫描过早会导致静脉未显影或部分显影,过晚则血管内对比剂流失,图像质量下降,对诊断产生影响[12,17]。本研究采用透视触发技术,在上矢状窦造影剂显示最浓时立即启动扫描,能准确、快速地捕捉到静脉最佳强化时间,使用加速因子为2的全局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技术,成像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特别是对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且获得高效的诊断价值。以往的3D-CE-MRV多用在观察解剖结构较粗大的静脉窦,而大脑浅静脉结构较细小且变异多,如何提高细小血管的显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参数的优化对比,采用高分辨扫描,体素为0.7 mm×0.7 mm×0.9 mm,空间分辨率高,整体图像质量可媲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后期处理方面,采用减影技术行MIP重建及MPR重组,结果显示,MPR重建矢状面可见大脑中浅静脉分别与Trolard静脉及Labbé静脉吻合;MIP重建斜矢状面可见静脉血管显示饱满,信号强;MIP重建斜冠状位可见静脉血管走行自然,信号强,显示清晰。这提示MIP可立体、直观、多方位地观察血管;MPR不受血管重叠影响,可显示血管内部病变,还可多方位追踪显示细小血管结构。

高分辨3D-CE-MRV操作较复杂,需要使用钆对比剂,增加了患者过敏的风险,同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仅对大脑浅静脉的显示效能进行分析,未对比研究不同MRV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高分辨3D-CE-MRV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高分辨3D-CE-MRV对大脑浅静脉显示率高,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或可指导神经外科手术路径的选择。

猜你喜欢

状面扫描时间冠状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中参数优化MRI的应用有效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请您诊断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颈椎矢状面参数的研究进展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研发新核磁共振以缩短扫描时间
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诊断急诊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
急性脑梗死全脑CT灌注成像扫描时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