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取渊汤治疗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和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2020-04-13李英会杨环玮朱立春刘呈祥王凤玲

陕西中医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征细胞因子气道

李英会,张 瑾,杨环玮,朱立春,刘呈祥,王凤玲

1.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秦皇岛066000);2.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唐山063000)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一种因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刺激鼻后、咽喉等产生慢性咳嗽为主的临床综合征。西医临床对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以对症治疗为主,起到一定的积极疗效,但总体效果仍有待提高[1]。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在中医学被归为“久咳”、“鼻渊”等疾病范畴,肺失清肃、热邪久郁、热伤肺络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病机核心为“热郁肺络”[2]。取渊汤源于《辨证录》卷三,具有清泄胆热、清宣肺窍之功效,主治鼻渊[3]。本课题组前期临床治疗证实了加味取渊汤是治疗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有效方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机体存在Th1 型细胞因子减少及Th2 型细胞因子增加,机体发生Th1/Th2漂移,使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诱发高气道反应[4-5]。本研究观察了加味取渊汤对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免疫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筛选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男34例,女27 例;年龄4~12岁,平均(8.71±1.25)岁;病程5~21个月,平均(15.44±2.79)个月;体质量指数(14.17±2.26)kg/m2。观察组:男36 例,女25例;年龄4~14岁,平均(8.90±1.49)岁;病程4~22 个月,平均(15.81±2.93)个月;体质量指数(14.04±2.41)kg/m2。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病例入组标准:符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6]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断标准,并经鼻咽喉镜或鼻窦CT 诊断;符合《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7]中痰热郁肺证诊断标准(证候: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痰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年龄3~14岁;可配合治疗患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肺炎、胃食管反流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伴有精神疾病患儿;有哮喘发作病史;体质过敏患儿;伴心、脑、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存在先天性疾病患儿。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6岁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国药准字J20130053,规格为4 mg×5 s),口服,1次/d,4 mg/次;6~14岁患儿接受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国药准字J20130054,规格为5mg×5s),口服,5 mg/次,1次/d。

2.2 观察组:西药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内服加味取渊汤,处方:辛夷12 g,当归、玄参、柴胡、川贝母、麻黄、苦杏仁、射干、天花粉、薏苡仁、陈皮各9 g,黄芩、桑白皮、焦栀子各10 g,蝉蜕、桔梗各6 g。随症加减:兼有喘,加桑白皮10 g、枇杷叶9 g;咽喉肿痛患儿加板蓝根10 g、马勃9 g;头痛患儿加菊花9 g、蔓荆子10 g,胸闷患儿加木香、紫苏叶各9 g;每日1剂,药物由本院中药房统一提供,早晚常规煎煮2次内服。两组疗程均为两周。

3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评分[8],按无、轻度、中度、重度评价患儿的咳嗽、鼻塞、流涕、鼻痒、咳痰、喷嚏、咽后壁分泌物、咽黏膜,分别计分为0分、1分、2分、3分。两组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标准,按无、轻度、中度、重度评价患儿的咳嗽、咳痰、痰中血丝、胸痛、口干、发热,分别计分为0分、2分、4分、6分。两组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标准拟定。临床治愈:咳嗽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痰热郁肺证症状减分率减少≥95%;显效:咳嗽等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痰热郁肺证症状减分率减少≥70%但<95%;有效:咳嗽等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痰热郁肺证症状减分率减少≥30%但<70%;无效:咳嗽等临床症状体征未见明显改善,痰热郁肺证症状减分率减少不足30%。痰热郁肺证症状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两组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清晨空腹下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后用红细胞裂解液分离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S 重悬,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静脉抽取与T 淋巴细胞亚群相同,3000 r/min,离心10 min,将血清冷藏保存,待测,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描述,比较采取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取χ2检验处理;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

2 两组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比较(分)

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χ2=4.865,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显 著 增 加,CD8+明 显 减 少(P <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5 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ng/L)

讨 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病位位于鼻、咽、喉,病因与风寒、风热、痰热以及脏腑亏虚有关,痰热郁闭肺络是该病的主要病机之一[10-11]。《景岳全书·咳嗽》指出:“肺为娇脏,不耐邪侵,邪侵则肺气不清,失于肃降,迫气上逆而作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不密,肺常不足,肺为华盖,外合皮毛,易感受外感之邪侵袭,风邪侵袭使肺宣降清肃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咳嗽、喷嚏等症。小儿为纯阳之体,风邪犯肺,入里化热,风热灼津,炼液为痰,痰结于气道、肺,从而出现咳嗽频剧、咳痰色黄等症。本研究使用的加味取渊汤药物中辛夷,辛温发散之而入肺,可宣通鼻窍;川贝母归肺经,善于清郁结之火;柴胡、焦栀子能够疏胆中郁热,使胆不助肺火;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善泻无根浮游之火;麻黄,苦辛性温,可开腠发汗而祛在表之风寒;杏仁功效为降利肺气,与麻黄合用,一宣一降,促进肺宣降功能恢复,有利于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能够制约麻黄等药物的温性;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寓意“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射干降火解毒、散血消痰;薏苡仁绝生痰之源;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蝉蜕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天花粉、当归活血消肿,清热生阴,以防诸药辛温耗损正气;桔梗宣肺化痰,引诸药入肺经;全方共用,发挥清泄胆热、清宣肺窍之功效。本研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在常规西医基础上给予加味取渊汤治疗后,患儿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症状体征、痰热郁肺证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说明本组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儿咳嗽等症状体征;疗效统计也证实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本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主要机制是鼻腔分泌物通过鼻后孔入咽部倒流所致,由于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加之缺乏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等,使患儿存在慢性咳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出现Th1/Th2漂移。T 淋巴细胞亚群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熟T 淋巴细胞表面均表达CD3+,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CD3+表达下降;表达CD4+是辅助性T 细胞,其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表面分子等,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12-13]。表达CD8+是细胞毒性T 细胞,其表达量增加提示人体免疫功能下降[12]。本研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取渊汤治疗后,患儿的CD3+、CD4+明显升高,CD8+显著降低,且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了本组治疗方案可通过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使机体出现Th1/Th2漂移,即Th1型细胞因子降低而Th2型细胞因子增加,继发性引起体内的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发生变化[4]。IL-6是一种多效炎症细胞因子,通过诱导急性时相蛋白的产生,参与组织损伤及加重炎症反应程度,在炎症、感染等情况下IL-6水平提高,与慢性炎症及炎症损伤造成的气道和血管壁病理性改变有关[14-15]。TNF-α可介导多种炎症反应,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和局部浸润,启动炎症反应,刺激血中炎性介质分泌,气道炎性反应加重,诱发高气道反应[16-17]。本研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取渊汤治疗后,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且改善优于对照组,表明本组治疗方案可能通过下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对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综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取渊汤治疗痰热郁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以及抑制血清IL-6、TNF-α水平。

猜你喜欢

体征细胞因子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