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4-12宋新发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物理教学高中

宋新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深化,教育部开始更加重视各个学龄阶段的教育水平。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高中的学科教学水平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发展,而如何提高学生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则成为当下高中物理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以期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093-02

问题教学法是高中物理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结合,提炼出问题并进行提问的方法。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的教学效果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调查学生基本学情,做好问题准备工作

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如知识储备情况等,避免出现问题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现象[1]。

如高中物理课上教学圆周运动时,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有关圆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在探究向心加速度时,会涉及矢量的加减以及极限思想,因此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另外还应当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虽然高中学生的智力基本和成人相等,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其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还不够全面。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理解力,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理解,影响课堂进度。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学生可能会觉得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有摩擦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将学生的认知错误认识逐个纠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了解学生基本学情的方式还有批改作业、课下沟通等。教师可定期总结学生的问题,然后教师间互相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高效开展物理课堂教学。

2   创设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入教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情境没有建立完善,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将不够完美,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相关,需要具有趣味性等。通过情境教学的辅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物理知识,并且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并且对力的大小没有限定,但是通过观察生活可以发现蚂蚁不管如何努力都不能在水平面上推动砖头,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和牛顿第二定律相互矛盾呢?”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会思考自己平时也无法挪动较重物体的问题。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引入,学生的思维很容易按照教師既定的规划发散,这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转移到砖头上,让学生对砖头进行受力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砖头的受力情况画出相应的受力分析图,砖头在蚂蚁的作用下受到四个相对的力,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相等,所以砖头不会向上或向下走,水平方向上蚂蚁的推力等于砖头受到的静摩擦力,所以砖头不会左右移动[2]。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蚂蚁之所以不能推动砖头是因为在蚂蚁推动砖头时砖头受到的力相互平衡。通过解读,学生不仅更加了解受力分析,同时也能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3   以问题突出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物理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抽象,一些微小事物的变化肉眼无法观测,尤其是微观粒子的运动,学生无法通过实际观测发现规律,使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加。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帮助学生理解是教学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就相对较难理解的知识设立问题,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重视,同时从旁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究主体,在实际探究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3]。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学生对力的相互性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有很大的困难,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那么在后续物理学习中就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两个队伍进行拔河比赛,甲队取得了胜利,那么甲队是否是因为拉力更大所以取得了胜利呢?在两队拔河比赛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比赛结果?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参与活动,拔河作为主要活动项目很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也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凝聚在本节课中,从而更主动地探究问题,参与研究,致力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掌握知识。

4   有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出现并普及,对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其中教育行业也因此受益。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堂随处可见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这为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建立终身学习意识,学习先进信息技术,将其应用到课堂上,以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高中物理课程中会涉及很多物理现象,如光的折射、悬浮现象等。而教材中的这些知识只是通过静态的图片展示出来,教师如果只借助课本为学生口头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现象的直观理解。若教师能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播放关于物理现象的动态演示,则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如在教学“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筷子插进水中就“折”了,三棱镜可以折射出彩虹的视频,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教学圆周运动时,教师可以播放摩天轮转动的视频,并且通过提出“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事物,总结一下这些事物的运动规律”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物理

思维。

5   所提问题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离不开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使用。只有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才能有效理解物理中常见的现象并将其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以锻炼学生思维为主要目标。首先,教师在讲解物理例题时,应当充分了解高中生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多个方法获得正确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得到有效锻炼。其次,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是促进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方法验证此项定律。在验证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发现问题和矛盾,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最后,为了强化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效果,物理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拓展思维的问题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維能力。

6   以问题开展课堂小结,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小结作为对知识内容的总结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课堂小结的作用又不仅限于此,通过课堂小结可以强化之前学过的知识,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教师在带领学生总结时,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将本章知识涵盖其中,并且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的注意力由课本转移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对生活问题的探究,发散思维,发现更多物理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物理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实现新课改所要求的开放式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小结中需要正确地应用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总结知识,扩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认知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提问时需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围绕学习内容,不要想到什么问什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问,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升对知识的认知。教师也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因为实践问题教学法是开拓学生的思维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发现更广阔的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物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解决难题,强化自身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设计问题,并通过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状态,与时俱进,改善学习方式,正确应对高考。

【参考文献】

[1]蒋立城.问题教学法理论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11).

[2]谢晖.问题教学法理论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4).

[3]王登容.问题教学法理论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实践[J].报刊荟萃:下,2018(10).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物理教学高中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