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弈分析的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2020-04-11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参与方项目风险谈判

叶 颖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了更好的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建立起周期长、全过程的伙伴关系。广义上PPP模式按照融资分类,包括BOT(Build—Operate Transfer),ROT(Renovate—Operate Transfer),BOO(Build—Own Operate),BT(Build Transfer)等。狭义上PPP模式和BOT模式相并列关系,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度较深,而社会资本方对项目前期调研、立项等阶段参与度较深。本文根据狭义PPP模式而进行博弈分析。

一、风险分担

风险分担是指PPP项目过程中各个参与方对于可能发生损失进行承担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风险分担的原则有:

(1)公平性原则。即通过合同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公平原则是保证合同内容以及因合同产生的法律后果公平的主要原则,实现相关部门权利义务的均衡。

(2)风险分担上限原则。在PPP项目实际过程中,由于风险的相关性和动态变化,其造成的损失可能远不止预测值。

(3)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在项目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风险和收益完全匹配的情况,只要可以达到PPP项目参与方(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其他第三方)满意的状况即可。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国内外对于风险分担的研究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风险分配阶段进行划分,例如,柯永建[1]等将PPP项目划分为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组织阶段、建造阶段、运营和移交阶段,该研究也就对应了风险分担中的风险分担上限原则,总结了风险分担对于资金的影响。

(2)对大量的风险分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例如:Jui-Sheng Chou,Dinar[2]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跨国合作的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情况。也可用类比法通过分析较少的案例得出风险分担方案。

(3)从项目主要参与方的角度,Li Bing[3]等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英国PPP/PFI项目的风险分配矩阵。

根据现有研究中对于风险分担比例的确定较少,本文将根据博弈模型下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比例进行确定,使PPP项目的主要参与方(政府方、社会资本方)风险分担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尽量不会降低社会资本方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二、博弈要素及分类

(一)博弈分析的要素

参与人:参与博弈的主体,例如在PPP项目中主要是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战略:对博弈相关内容做出规定的范畴,各主体对彼此信息掌握的程度;结果:对于参与人行动的集合,即博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收益:在每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参与主体的得失情况。

(二)博弈分析的分类

博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指博弈模型,博弈模型通常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前者是基于合作角度,实现利益最大化[4],后者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力条件下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利益均衡。

三、PPP项目风险分担博弈模型分析

(一)不完全信息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假设

根据PPP项目本身具有的特点,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风险分担过程中参与主体主要是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假设双方都是理性人,模型中对于双方战略空间以及参数有:政府方主要是思考如何将项目收益最大化以及项目最终的收益成果。战略空间是:分担,不分担;社会资本方注重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考虑到政府选择的战略空间会对社会资本方产生约束力,其战略空间有两种:政府守信和失信。

(二)不完全信息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建立

在PPP项目中,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不能做到充分了解对方的战略选择和信息,但双方选择彼此合作,设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分担风险的总和为1,在模型中主要是通过谈判的方式进行博弈。在第一回合中,当政府方利用其强势地位震慑社会资本方提出自己以q1概率承担的风险比例为β1,转移α1的风险比例给社会资本方,构建模型如下所示:G11=q1(β1-α1)

S11=q1(1-β1+α1)

当政府不利用自身强势地位震慑社会资本方,以q2概率承担风险,如下所示:

G12=q2β1

S12=q2(1-β1)

将两种情况相加,得到第一回合中政府方G11和社会资本方S11应承担的项目风险期望值:

G1=G11+G12=q1(β1-α1)+q2β1

S1=S11+S12=q1(1-β1+α1)+q2(1-β1)

在第二回合中,谈判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消耗,谈判时长和消耗值是成正相关。这也就导致双方需要承担的风险值就越大,因此从该回合开始,在风险分担过程中加入消耗系数ε1,ε2,由于双方地位不对等,政府方消耗系数ε1小于社会资本方消耗值ε2,则政府方G2和社会资本方S2需要承担的风险为:

G21=ε1q1(β2-α2)

S21=ε2q1(1-β2+α2)

同上,当政府方不利用自身的强势地位震慑社会资本方时,以q2承担风险,构建模型如下所示:

G22=ε1q2β2

S22=ε2q2(1-β2)

最终在第二回合中,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得到各自最终风险值:

G2=ε1q1(β2-α2)+ε1q2β2

S2=ε2q1(1-β2+α2)+ε2q2(1-β2)同理根据以上计算,得到双方在第三回合中的最终风险值:

(三)模型求解

在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中,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选择混合策略空间。该模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该方法需要提前设定逆推点,逆推点的设置并不影响结果,故在本文中将逆推点设在第三回合。

从第三回合进行分析,在该回合中,根据逆推归纳法,第三回合由政府方进行出价,设提出风险分担比例方案使得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净收益期望值分别为G3和S3,逆推至第二回合,再由社会资本方进行出价,如果其在该回合提出风险分担比例方案,使得政府方在该回合的风险净收益期望值G2不小于第三回合的G3,则政府方就会同意社会资本方在第二回合出价。反之政府方会拒绝这次出价并将谈判进行到下一回合。由于消耗系数ε的存在,使得谈判每多进行一回合都会造成谈判损耗,所以双方都希望尽可能地减少谈判回合数。为了自身的利益,最佳的策略为:G2=G3

得到β2-q1α2=ε1β3-q1ε1α3

将第二回合和第三回合社会资本方所获得的风险净获益值进行比较,经过计算得到:

S2-S3=ε2[1-ε2-(ε1-ε2)(q1α3-β3)]

由1<ε1<ε2,0≤q1≤1

得:S2>S3。在第二回合中,社会资本方为了获得更多收益值,不会将谈判继续到第三回合。再逆推至第一回合,同上分析,政府方只有确保社会资本方的风险收益值S1大于等于第二回合的风险期望收益值S2,社会资本方才会接受这次出价,故第一回合最优策略为:S1=S2,得:β1=1+q1α1-α2(1-ε1β3+q1ε1α3)

四、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利用讨价还价论设对模型求解可知,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分担比例与消耗系数、风险转移比例、风险转移概率有关。

(一)损耗系数

损耗系数往往与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性相关,不对称性和损耗系数的差异呈正比例。谈判损耗也与谈判次数相关。

(二)转移风险比例与转移风险概率

转移风险主要是针对政府方而言,为确保自身利益向项目其他各参与方转移本由自己承担的风险,从而造成双方的差异概率也就越大,通过调查问卷中的参数因子,也能看出q1越大,α往往也越大。如果社会资本方想减少自己实际承担的风险,需要尽量通过提高自己的谈判地位来实现。

猜你喜欢

参与方项目风险谈判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俄乌第五轮谈判
基于ISM模型的EPC项目风险网络分析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涉及多参与方的系统及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
基于IPD模式的项目参与方利益分配研究
联锁项目风险应对措施制定与实施
代建项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