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宁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研究

2020-04-11冶学莲杨海镇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成区西宁市城镇化

冶学莲 杨海镇

(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土地资源勘测与规划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所 青海 化隆 810900)

引言

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城镇化的发展,从工业革命前进的道路里程来看,一个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在必须发展它的工业,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的发展,然而城镇化是一个相对综合的概念,其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四个大的方面,只有这四个方面均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才是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城镇化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基石,通过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为人口、社会、经济城镇化打下基础;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目标,是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核心,人口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因此,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衡量城镇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高GDP造成了土地城镇化率远高于人口城镇化率的现象,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不平衡发展。

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省会城市,截止2018年底,西宁市总人口为231.0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红利给城市带来优越条件的同时也增添了新的挑战,同时西宁市在建设用地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上并不是很高,造成了土地较大面积的浪费,如何让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能够均衡协调发展,是西宁市城镇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让西宁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为了探究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例,探讨西宁市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区概况

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经济、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包括城东、城西、城中、城北四区,以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县和湟源县。土地面积为7665.11km2,市区面积为380km2,坐落于青海省东部,位于湟水河中游的河谷盆地,城市整体呈现为十字架形,东西方向狭长,南北方向偏窄。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人口的发展和河谷狭窄地形的限制,使得西宁市各方面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上尤为凸显,如何协调好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已经成为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和模型建立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所数据主要来源于2008-2018年《西宁市统计年鉴》《西宁市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EPS数据平台获得,部分缺失的数据由相关部门人员帮助获得。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协调度模型计算城镇人口的增长率、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来计算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程度。人口城镇化的核心指标表现为每年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一般用人口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的核心指标,土地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载体和基础,主要利用城镇建成区面积的增加来衡量。协调度,顾名思义是指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系统中的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呈现出相关关系的均衡程度,专家认为协调是指若干个变量按比例均衡发展,协调度是用来衡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诸多要素之间协调状况优劣的定量指标。

(三)模型构建和协调类型划分

1.模型建立

根据这种观点,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指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2-1)

公式中P表示人口城镇化增长率,B表示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率,CPB表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指数。

由公式可知,当P、B同为正值或同为负值且绝对值相等的时候CPB=1,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好;当P、B一个为正值一个为负值且绝对值相等的时候CPB=0,此时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最不协调;因此在0≤CPB≤1时,协调性指数越高表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均衡性越高、匹配程度越好,反之协调性指数越低表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均衡性越低、匹配程度越差。

2.协调阈值确定过程

阈值范围的确定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文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相关规划等要求的同时本文协调度阈值的确定主要根据2014年国家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此项规划将协调度的指数模型所采用的协调类型做出了调整,同时借鉴了王芳萍、师燕等人对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对于协调度阈值的确定。因此,本文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阈值及类型如下:

表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类型

三、协调度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评价结果

采用2008-2018年西宁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率和城镇人口增长率的计算,通过公式2-1计算结果如下:

表2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调度

图1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速度比较

(二)结果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2008年-2018年之间土地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分别处于中度协调、高度协调、低频失调三种状态,2008年-2012年主要是协调状态下的人口城镇化滞后型,在2013年由于建成区面积增长过快,城镇人口处于较高状态时,整体协调类型为低频失调人口城镇化滞后型;2014年-2015年由于建成区面积增长速率与城镇人口增长速率相接近时,处于高度协调的状态,2016年-2018年,由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缓慢增长和城镇人口增长较慢时,明显出现土地城镇化滞后状态。

西宁市在这十年期间虽然土地城镇化化人口城镇化处于一个不断优化的趋势,但是却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2013年,甚至出现了低频失调的状态。2012年以前,西宁市人口城镇化小于土地城镇化,虽然在2016年后土地城镇化水平逐渐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现状,但是协调指数并不是很高,两者不管是谁处于超前状态,对于城市发展而言都不是最佳结果,都不是一种稳定均衡的发展,因此,西宁市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在这10年内的协调程度并不理想。

四、对策建议

加大户籍制度的改革。根据西宁市城市自身承载力的大小,降低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进入西宁市的门槛,调整落户条件,完善西宁市的就业、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进城人群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实际意义上完成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提高人口城镇化的速率。

严格控制城镇空间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宁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秉承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理念,以集约利用为基础,合理规划为主线,与城镇化相关联的各个要素的准入标准做到合理,对于建设用地的用途应严格控制总量目标,对于存量的建设用地潜力应加大力度进行发掘,推动退敌和节约化和集约化利用,促进城镇空间的合理扩张,做到不断优化用地结构。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与城镇土地流转制度相统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要途径,转变行政主导的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一种更加有利于激励各方积极性的利益共享机制。从而打通了城乡要素对流的渠道,促进农村资源激活与城市资本下乡的高效对接,实现农村地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并驾前驱。

猜你喜欢

建成区西宁市城镇化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7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多源数据协同下的城市建成区边界提取进展
POI和植被修正的夜间灯光城市指数提取建成区的研究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公园绿地现状结构分析与评价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