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助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4-07周明媚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乡土区域核心

周明媚

摘要:“学科素养”一词是新课程改革后提出的,当今世界的人口、环境等人地矛盾的問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全方位强化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水平。而这也同样是当前阶段教学改革背景下,开展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经过实践探索笔者发现,依托乡土资源和乡土地理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乡土资源;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070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当地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获取乡土地理的方法和途径。乡土资源是构成地理学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应该参照《地理课程标准》,依托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关于“地理素养”,笔者认为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在接受一定的地理教育之后逐渐形成的,通过这种能力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这种能力是由多种素养构成的,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我们称为“地理核心素养”,这种核心素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通过地理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在生活、工作都能够起到良性的作用。所以,一线地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传授地理知识,更应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林培英发表的论文中,系统分析了高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细化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力”这四个维度,以构成一个完整体系。

二、乡土资源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地理资源主要包括本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特征。经笔者实践可知,在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的理解会更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动手实践、建构思维体系等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乡土地理资源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得出,1.乡土资源同样具有可实践性、综合性,符合地理学科素养要求;2.乡土地理资源可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符合地理学科素养要求的;3.乡土资源可通过环境案例教学、区域地理教学、图标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三、依托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实施措施

1.环境案例助力人地协调观念的培养

以中图版的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为实验案例,创造性地将乡土地理引入课堂情境创设中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同时将乡土案例与教材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人地之间的矛盾并探索处理方法,从而更直观地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培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1)通过分析澄迈县城市化进程的数据资料,总结出澄迈县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从而得出城市化的特征,选用乡土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家乡发展历史的了解。(2)通过对天涯水泥厂、马村电厂、澄迈县在交通条件、居住环境以及社会就业情况的针对性分析,带领学生感受城市化过程的负面影响,产生对家乡环境保护的意识。(3)通过对教材中江苏省案例进行剖析,探究澄迈县城市化问题的具体优化措施,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家乡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运用乡土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地理环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成的复杂系统,并初步为学生展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客观影响以及不同自然环境要素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由此可见,在地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地理各要素所带来的综合影响,特别是地理环境受到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双重影响的共同作用,同时指导学生从多维度去分析地理的差异性和联系性,要以综合思维去分析所遇到的地理问题。

3.结合本地区域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丁尧清博士认为:“作为当前阶段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方法,区域认知的本质是一种对某一特定地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全方位解读的能力和素养。学习区域认知方法,对于学生分析和预测地理现象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地理开发理念的重中之重。”区域性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区域认知是养成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任务。区域认知主要是通过确定区域位置,从而分析区域的要素组成,并明确其区域的主要特征,全面理解区域内部的联系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因此,依托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从身边的区域开始,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在设计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的差异》中的“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本土资源分析本地区域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

4.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地理实践力

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特征,实践性就是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已形成的地理思维,以及一定的地理技能应用到实际中。

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利用身边的地理教学资源,通过让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实地考察、记录、分析对比、总结概括,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将探究式学习落到实处,真正强化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2)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参与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到了社会生活,有利于学生自我潜能的发挥和团队意识的培养,这是传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3)将书本中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实践中,体现了地理的实用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不是一句空口号,是基于我国教育现状及对未来社会的判断提出来的,培养公民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有必要的。广大地理教师可以依托乡土资源,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培养未来合格公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建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键在实践落实——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J].中国教师,2016(9):25-28.

[2]夏旭云.镇江市高中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3(30):66-67.

[3]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4-6.

(作者单位:海南澄迈思源高中571900)

猜你喜欢

乡土区域核心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区域发展篇
乡土分外妖娆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