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零开始做“网师”

2020-04-07刘芸飞于海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互动

刘芸飞 于海玉

〔摘要〕虽然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网上直播教学,对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似乎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现在因为这场疫情,直播教学提前到来了。对此,有的教师在观望,有的教师在焦虑,有的教师在手忙脚乱做准备。面对师生的时空分离,我们直接将原来的课堂模式照搬到网络教学中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在对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上,在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的转变过程中,我们都面临着考验。因此,在直播课开始前,作为教师,要先学习,再练习,做好各种準备。

〔关键词〕直播教学;网师;互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73-03

疫情当前,面对这场特殊的战役,政者、医者、兵者、商客、名家、百姓、邻邦,能者竭力,万民同心,志在必赢。而面对中小学校“停课不停学”的现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赶鸭子上架”,相应国家的号召,当起了“十八线网络主播”,做起了直播课。面对从教师到主播这样的角色转变,很多教师感受到各种不适应,担忧,焦虑,手忙脚乱……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上述感受我都有。究其原因,一是我没有做过网络课程,不清楚直播软件的功能;二是要面对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室里我可以演示实验,可以分组实验,可以板演,可以巡视,可以敲黑板,做直播时,忽然感觉什么都看不到、什么都摸不到了;演示实验受摄像头拍摄范围的影响,学生可能看不全;分组讨论交流更加不可行了;学生有没有坐在那里认真听课、听课效果如何等完全不在可控范围内;等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我,让我倍感焦虑。

学生们对于网络课程的态度更是因人而异,他们中有的漠然,有的抵触,有的期待,有的持观望态度。因此,作为学科教师,我们除了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转变角色外,还要帮助学生调适情绪状态,做好在线学习的心理准备。

在这里,我要感谢北京的闫芳老师,她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物理教师团队。大年初三,当我看到闫芳老师发出的众筹公益网师的信息,虽然零基础,但我还是报名参加了,我想要挑战自己。我们在2020年1月30日晚上讨论各自要认领的课时任务,讨论的结果是我将于2月3日在“浪漫物理小屋”试播。四天的准备时间,我需要完成摸索软件功能、进行课程设计、与学生互动等准备工作。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来自江西宜春的刘雪连老师和河北廊坊的张玉华老师,她们在夜里11点多还在陪我练习,陪我研讨课程设计。我的第一次直播,有856人参与,直播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研讨。感谢那么多同仁陪伴我,见证了我在直播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下面,我想把我从零开始做“网师”的成长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更多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一、熟悉直播软件的功能,做好直播的技术准备

适用于直播的软件很多。第一次直播,我用的是CCtalk软件。无论我们使用哪款软件,直播之前都要先摸索软件的功能,不但要体验教师的“直播功能”,还要指导学生体验“听课功能”。

1.教师熟悉直播软件的功能

(1)适当调整PPT,保障教学效果。当我把教学用的PPT上传到该软件里,动画、动图、视频都无法呈现,每一页都变成了静态的,并且是直接呈现整页PPT的内容。视频可以单独播放,而PPT里的内容就需要我做出调整,例如,原来的一页PPT先呈现图片后呈现文字,这时我们就要做成两页,第一页只呈现图,第二页有图有字;或者采用分享屏幕的方式播放PPT,但是分享屏幕就看不到摄像头了,没有办法演示实验。另外,我觉得播放PPT时教师应适当“露脸”,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所以,我调整了PPT的大小。

(2)因“技术”制宜,做好演示实验。为了解决现场演示摄像头拍摄范围的问题,可以先拍摄演示实验视频,再实际展示部分关键点。

例如,在弹力一课中,我用视频展示了测力计的用法,然后在摄像头前面演示测量力的过程,和学生讨论对不对、为什么,加深学生对测力计用法的掌握程度;通过摄像头演示了气球、橡皮筋、刻度尺等身边常见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弹力的方向;通过摄像头展示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

2.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软件的功能

我在正式开始上直播课之前,向学生交代了听课时的注意事项:

(1)听课时主副屏的切换。看PPT时让PPT做主屏,看视频、演示实验时,点击副屏可以实现主副屏的切换,如果切换不了可以提醒老师切换。

(2)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进行文字互动。另外,用手机听课的同学可以点击“小手”;用电脑听课的同学可以点击金话筒,“上麦”交流。

(3)遇到网络“卡顿”可以退出重进,实在不行可以选择回看;回看时副屏的位置可以通过拖动来改变,点击副屏也可以实现主副屏的切换。

二、做好声音准备

做直播课对声音有更高的要求,作为“主播”,开播之前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声音状态。你的声音要么浑厚,要么高亢,要么圆润,要么激昂,要么清脆,总之,要有吸引力和辨识度,否则很难保证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和听课。

三、加强师生互动

直播与面授最大的差别,是看不到、摸不着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隔着一重屏幕,双方无法进行即时和深入的互动,教师无法通过学生的现场反馈,直观地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为了避免直播时一个人唱“独角戏”,我采用了以下三种互动方式。

1.暖场互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应在开课之前10分钟进入直播间,一是检测设备有无问题,为顺利直播做好准备;二是察看学生是否到齐,是否已经做好了听课准备。这时我们可以与学生互动一下,可以说:“下面我们检查一下设备,能听到声音的同学请回复1,听不到的请回复2。”确认设备没有问题后,如果上课时间未到,教师可以播放音乐或者和学生们聊聊天,进行预热暖场交流。例如,和学生聊聊当前的疫情、社会各界人士做出的积极努力、学生在家学习的情况及遇到的困难、需要老师提供哪方面的帮助等。这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关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密切关注讨论区,及时回应学生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可以挑选和当前疫情密切相关的素材。例如,在初中物理的力学课程中,可以用工人推、拉、提、扛、抬、搬等运送物资的场景去引导学生分析力;让学生了解科研人员观察微小的病毒需要借助显微镜等仪器,这些仪器、设备的发明离不开物理学;等等。

另外,教师要密切关注讨论区,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评价、回应。回应某个学生时,一定要说出名字,例如:“×××同学,你回答得非常棒!”“××,你提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过一会儿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学生从教师口中听到自己名字,就会感受到被关注,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

3.鼓励学生“上麦”互动交流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课程直播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上麦”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性格开朗的学生会积极“上麦”,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老师为他们鼓劲儿。上直播课时如果面对的是本校或本班的学生,师生彼此比较熟悉,在教师的调动下,学生很快会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如果面对的是陌生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暖场的时候多花点工夫。例如,教师可以说:“关于刚才的那个知识点,希望大家踊跃‘上麦交流,提出你的问题,或者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让老师及时了解你们的想法,调整教学节奏。能视频连线最好,语音通话也行……”

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直播间里的氛围暖一些,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当讲到某个重点内容或易错点时,教师应适时发起对话,鼓励学生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做课堂小结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教师适时提示、补充,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CCtalk软件发起练习的功能还是很棒的,当然,这需要教师提前把题目和答案设置好。发起练习后,每人单独作答,提交之后,学生可以对照答案查看自己做题的正确率;教师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答题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做练习的环节,教师也可以连麦学生,让正确率高的学生为大家讲解习题,在讲解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灵活布置作业,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在全民抗疫这个特殊时期,对非毕业班的学生,直播课程结束后,除了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还可以布置一些利用家里现有材料就可以完成、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小实验、小制作等,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我在这节课后布置了气球飞镖的小制作(利用气球或者橡皮筋、乒乓球或者矿泉水瓶盖、一次性筷子等材料完成)、弹簧测力计的制作等作业。

总之,在做直播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程本身,还要关注直播软件的功能及学生的反馈(讨论区)等,以便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精神需要高度集中。直播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解决了某些技术难题的成功感,都会带给我快乐。

从讲台到屏幕前,我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转型,成为一名“网师”。希望我的經验能够对广大同仁有所启示。也希望大家多多分享经验,让我们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少走弯路。

(作者单位:1.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五中学,唐山,063000;2.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唐山,063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互动
《计算机基础》课程探讨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互动模式下的幼儿美术创作教学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