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2020-04-06朱春俐杨羽峰欧敏毅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朱春俐 杨羽峰 欧敏毅

【摘 要】本文论述“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分析我国从教育扶贫到教育精准脱贫的实施模式变迁,针对教育精准脱贫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应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大规模多元化提供教学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提升管理服务对象和内容的精准性;移动互联重塑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随时随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运用数字化多媒体学习材料强化学习体验,为学习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扩大教育服务的范围、规模和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组织架构、服务模式等,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精准脱贫 脱贫路径 网络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08-04

如何应对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为应对贫困,世界各国政府、社会机构、民间团体等采取了多种措施。基于对贫困产生的不同观点,各国对贫困人群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概括来说,一种可以称之为福利救济,另一种则利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和文化水平,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等。

我国曾经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数十年不间断的扶贫努力,贫困人口数量大为减少,联合国于2015年发布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我国的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了2015年的4%。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我国政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式扶贫模式。

教育扶贫脱贫因其先导性、基础性和持续性发挥作用的优势,能有效激发贫困群体脱贫的内心动力而日益受到重视。2015年我国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充分肯定了教育扶贫脱贫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精准脱贫攻坚阶段,以“互联网+”促进教育脱贫,是当下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行动方向。借助大数据等网络新技术为基本设施和创新要素,教育精准扶贫脱贫可以扩大教育服务的范围、规模和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提升服务效能,从而创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组织架构、服务模式等,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本文试分析我国从教育扶贫到教育精准脱贫的实施模式变迁,针对教育精准脱贫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选择。

一、从教育扶贫到教育精准脱贫的实施模式变迁

我国的教育扶贫模式经历过几大阶段的探索,扶贫效益也在逐步提升。国内的教育扶贫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提供资金、物质的输血式或称救济式教育扶贫;第二阶段注重提升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教育扶贫;第三阶段即现阶段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综合式的教育精准扶贫。

(一)救济式教育扶贫的努力。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實施,大量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80年代中期,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推动反贫困工作,我国政府发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对贫困地区在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减贫进程却较为迟缓。1994年,我国政府进一步制定了在20世纪末消除绝对贫困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继续加大对扶贫的政策、资金、物质的投入。对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也主要采取了资金、物质投入等救济式方式扶贫。如“希望工程”“义务教育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以提高区域贫困人口素质,提升贫困区域人力资本质量,最终达到脱贫致富。

(二)开发式教育脱贫的思路转变。21世纪前后的教育扶贫一开始是延续了前一阶段的主要依靠提供资金、物质的输血式或称救济式教育扶贫方式,如“希望工程”、“义务教育工程”、教育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继续执行,同时教育扶贫的研究和实践逐步转变为救济式教育扶贫与注重提升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教育扶贫结合起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但资金投入主要转向了开发式教育扶贫。200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当年起至2007年国家在硬件建设方面共计投入116.75亿,构建了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实现农村教学点、小学和初中的全覆盖。此后,我国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基于开发式教育扶贫理念开展的各种教育扶贫项目,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通过信息工程的建设输入优质教育资源,使贫困地区人群享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三)教育精准脱贫思想的发展。为适应扶贫、脱贫形势的变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强调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此后,习近平对“精准扶贫”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扶贫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扶贫先扶智”等重要论断。由此,我国启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让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为新时期创新扶贫模式,解决扶贫、脱贫的根本性问题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脱贫作为我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在向精准化方向发展。教育精准脱贫是教育脱贫和精准脱贫的创新概念,是二者的综合与延伸,是在我国当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在全国范围内明确教育脱贫的对象、目标,安排针对性、差异化教育脱贫项目,跟踪过程、准确评估等精确操作,以最终促成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具体工作。

二、教育精准脱贫实施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扶贫工作已取得巨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和人口发展保障不平衡等原因,贫困人口总量大,当前我国仍有不少人处在极端贫困之中。根据国务院2016年12月发布的《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截至2015年12月仍有5575万绝对贫困人口。有一些区域的人口贫困面很大,形成了集中连片贫困区域。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人口脱贫后又重新返贫现象得不到根本解决,脱贫难度很大。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精准扶贫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扶贫结构不合理,体系不完备。从教育扶贫模式、行为等分析,中国教育脱贫的努力一直在继续,也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从教育扶贫政策看,由于经费投入有限,因而重点倾向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扶贫,成人教育学段则较为薄弱。实际上,仅依靠基础教育阶段的扶贫来解决贫困问题是不充分的,还应从政策层面设计出相互配合的综合配套措施才能真正缓解贫困问题,实现贫困问题的长效解决。教育扶贫不仅要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孩子享有公平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还应关注贫困地区成人的人口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具有脱贫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成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能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增强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因此,建立和完善農村教育体系、精准规划和实施教育脱贫项目在当前脱贫攻坚战略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个别化、差异化的精准扶贫难以实施。贫困问题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点。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形成特有的经济发展结构,不结合地区特点和个体差异,“大水漫灌”式投入教育扶贫项目,这种做法并不适合所有贫困区域。而“个别化”“差异化”教育扶贫在信息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难以实现。

(三)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扶贫效益的瓶颈。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在广大贫困地区开展的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培训,同样都面临学习资源稀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但由于信息化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三、“互联网+”教育精准脱贫的路径

要实现教育精准脱贫,利用信息化技术,以“互联网+”促进教育脱贫,是当前教育扶贫的重要行动方向。2015年10月,第15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以“互联网+”教育为主题,探索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走向新发展。“互联网+”教育脱贫已成为我国在互联网时代扶贫脱贫工作的新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教育精准脱贫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与“教育精准脱贫”的叠加,而是要以网络技术为基本设施和创新要素,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集成作用,创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组织架构、服务模式等,从而构建信息时代的教育扶贫体系。

(一)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大规模多元化提供教学服务。欧洲18、19世纪之交的工业革命使人们对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推动了西方大力发展学校教育,为工业化大生产培养大量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容纳了大量的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然而,随着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开始与学生的多元需求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产生巨大冲突,仅依靠某个特定时期一次性完成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人面授教育承担了部分职能,成为一部分人的解决策略,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大部分人的需求。

互联网环境打破了过去传统教育所受到的地域、时间等的限制,解决了过去限于条件只能针对少数群体开展课堂教学的精英式的教育,可以容纳数量巨大的人群参与到教育中来,形成更大规模、更广泛的教育。互联网以其透明、平等、开放作为基础,使得数据、信息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新的动能,推动教育模式创新。以2012年在国际上兴起的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为例,世界各顶尖学校开发的课程选修人数众多,在著名MOOC平台Coursera平台上一门课程的注册人数动辄上百万人,学习人群遍布世界各地,涵盖欧美印度非洲等国家。国内顶尖名校开设的MOOC注册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的也并非少数。清华大学开发的财务分析与决策、生活英语听说等课程上线3年,报名选课人数就达到20万人以上。MOOC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学习机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可以借助于MOOC的形式得以更为充分的发挥。MOOC获得的巨大成功,为“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大规模提供教育服务展示了新的可能性。

(二)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提升管理服务对象和内容的精准性。2009年,美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大数据时代》以后,大数据成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大数据可以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是当前最为热门的IT技术。大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和深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

在教育领域,大数据也已经在多方面引起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特别是在线教育领域。今天,在线教育盛行的大背景下,线上学习管理系统记录下来的各类海量数据尤其需要大数据分析工具对教和学的过程进行精确分析。基于数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得以完整记录,系统可以推送定制化内容,教学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大数据可以为教育教学科学决策提供完整、全面、动态的数据支撑,使得教育管理和决策更精准。2012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大数据报告《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育与学》,对美国大数据教育应用的领域和安全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考查区域教育均衡、教学效果最优化和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提供参考数据,应用到教育评价和预测上可以促进教育有效性。教育大数据可以规避小样本量和个案研究的局限性,大大拓展教育规律研究的视角。为提高自适应学习质量,国际教育界甚至提出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有了大数据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可使教学更专注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个性化干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精准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服务。应用到教育扶贫脱贫领域,可以针对性地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提升教育扶贫的精准性、实效性,为推动教育扶贫工作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开辟教育扶贫脱贫的新途径。

(三)移动互联重塑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随时随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年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整体网民的92.5%。不难判断,在移动终端逐步普及的今天,移动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络已经全面深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利用互联网的移动互联,将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整套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行业将会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巨大变革。

近年流行的微课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这种社会变化,满足了在线教学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习者有效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连接网络进行远程课堂的学习、互动、交流。学生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获取想要的知识并进行学习,知识的获得变得更加公平和便捷。

移动互联的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教育单一的以学校为唯一载体的教育框架,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灵活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移动互联更支持互动,增强了趣味性、方便性,重塑了教育的学习环境。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应努力用在线工具和资源丰富他们自己的网络从而建构知识,强调网络环境下信息通道、信息流的建立。数字化学习资源正以新型的高质量课程形式适应着信息环境,与移动互联一起共同实现互联网时代学习的变革。这种变革应用到教育扶贫领域,可以极大改变当前贫困地区学习环境,解决在广大贫困地区针对分散居住的贫困户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

(四)运用数字化多媒体学习材料强化学习体验,为学习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的数字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学习材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处理后的学习材料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供学习者自主或合作学习。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使得过去单一板书形式的教学内容将转化为色彩更丰富、结构更适合理解学习的PPT等教学课件、视频等,教学软件甚至可以模拟动态过程,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直观,强化了学习体验,更易于学习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學内容的结构化,更容易让学习者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数字化的使用让未来的学校、课堂、教学内容都有无限可能。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能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实现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持续建设了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精品课程”“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西部地区教学资源全覆盖”等。这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推动了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为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的教育质量差距,破解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平衡的教育难题进行了很好的尝试,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流行、交互技术的成熟,更加有效的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智慧学习模式和学习环境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质量数字化教育对学习材料的筛选、整合、共享等重新组织架构的要求更高。数字化的教育资源解决了很多传统教育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切实提高脱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教育扶贫脱贫工作的创新性提供很大的借鉴。

总之,“互联网+”带给教育精准脱贫的并不只是互联网新技术,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思维下教育扶贫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技术将促进脱贫教育项目的数字化进程,拓展教育的覆盖面和地域范围,特别是提升分散居住的贫困群体的数字探索利用能力,突破农村教育推广的瓶颈,根本上解决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人口脱贫又重新返贫现象,从而实现教育精准脱贫的根本目标。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集成作用,创新教育精准扶贫脱贫的组织架构,“互联网+”在教育精准脱贫方面的应用将有力助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杨能良,黄鹏.教育扶贫——我国扶贫的财政学思考[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2]任友群,郑旭东,冯仰存.教育信息化:推进贫困县域教育精准扶贫的一种有效途径[J].中国远程教育,2017(5).

[3]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cpad.gov.cn/art/1994/12/30/art_46_51505.html.

(下转第33页)

(上接第10页)

[4]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7).

[5]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研究,1997(3).

[6]严万跃.论现代教育的扶贫功能[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7]焦建利.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

[8]郭文革,陈丽,陈庚.互联网基因与新、旧网络教育——从MOOC谈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

[9]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A类课题“基于课程设计的在线课程学习体验优化研究——以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2020JGA420);2017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远程开放教育推进精准脱贫的研究与实践”(2017C450)

【作者简介】朱春俐,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网络教育、教师教育;杨羽峰(1982— ),女,广西贵港市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欧敏毅(1973— ),男,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来宾市分校讲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