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4-06赵波罗英极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一带一路

赵波 罗英极

【摘 要】本文阐述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促使我国与其他各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人机制;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农业院校教育格局;加大国际化教育合作力度,实现多渠道培养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 农业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04-02

我国教育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问题上进行交流与合作,可实现国与国间的良好政治往来。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农业院校要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应在良好政策制度的支持下,利用好时代赋予的新机遇,确保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国际社会接轨,从而不断完善与丰富我国农业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人才。

一、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根本价值

(一)推进农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机遇。新时代下,教育领域必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农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可为我国储备与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精尖人才,这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宗旨维度分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是高校服务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体现。从国家农业科研上来说,只有最大化地挖掘科研成果研究潜能,才能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并长久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二)促使我国与其他各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政治交流,但其需依托良好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一带一路”建设,为我国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秉持“亲、诚、惠、融”新思想,加深了贸易国之间高层的互访。基于国际社会国际化人才培养共识,中外教育组织、机构间可加强学术交流与文化互鉴。各方基于了解与认可,可确保我国与其他各国在贸易、教育等领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人机制

“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院校要培养高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人才,应将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并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农业院校要全面、全方位考量学科建设、课程安排、师资质量、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将国际化人才培养作为根本的教学目标,切实关注教育与管理的顶层设计。既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人机制,还需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指导与完善教学全过程。一是结合国际人才需求标准,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将最先进的农业知识、生产技术等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规范与管理制度。同时,督促教师按照规定、教学标准,科学渗透专业知识与文化。二是在安排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模式以及设置课程时,参考国际规则与标准,将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策略等与国际高等院校的规则接轨,如通过创新学分考核制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留学生管理制度等,确保学生的学习、实习、就业等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三是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借鉴与融入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制定人才国际交流与归国就业的相应管理措施,确保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国家农业的发展助力。

(二)积极贯彻“一带一路”倡议,提升农业院校教育格局

我国农业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应积极贯彻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善于与国际互通互联,构建和谐的教育国际化合作关系。一是农业院校应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制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使其既符合我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又注重在文化上的输入与输出,真正做到从国际视野出发,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二是农业院校应不断提升教育格局,为学生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的学习空间与平台。“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业院校获得了更多与国际社会交流的机会,应注重引入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与拓展我国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应重视学生现代化农业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人才培养放在更高的维度上。不应单一地拘泥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考核上,应借鉴国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农业智慧化生产的实践。当然,农业院校在输入教育文化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可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全面了解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文化互鉴,全程遵守与落实“一带一路”政策,理性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如我国的农业院校可安排学生到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实习或留学,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促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互通更加深入。与此同时,创新与丰富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分析与研究由国际教育组织制定的国际人才培训计划,如从欧盟的Erasmus+人才培养计划中获得启发,加大农业技术与文化交流的力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与欧盟成员国深化合作关系,以融合、共创的合作精神,创新与完善我国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构建国际化教育格局。

(三)加大国际化教育合作力度,实现多渠道培养国际化人才

农业院校的国际化教育发展,必须依托良好的教育合作平台。因此,农业院校可搭乘“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与沿线国家的农业产业圈、国际院校进行深入合作,打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国家间的合作壁垒,通过创建国际班、国际化的校企合作项目等,使我国学生能深入地参与到中外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活动中。这样的形式,既可拓展我国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又可为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提供平台。我国农业院校可与国外著名的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学术交流、出国留学等提供更多的便利。通过联合办学,中外高等学校可在优质的课程资源上更好地融合,实现师资上的灵活互助,从而更加科学地传播中国的教育理念,提升我国在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同时,可通过建设中外课程班,整合国际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我国学生能及时了解与接触国际上最先进的知识与农业生产技术,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层次与能力结构。当然,我国农业院校在拓展人才培养渠道的过程中,不仅可利用中外联合办学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通过拓展校企合作范畴构建国际化的实训平台。基于“一带一路”的优势,农业院校可积极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伙伴进行深入合作,安排优秀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使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与掌握国外先进的农业知识和生产技术。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国家的农业发展进程、智慧化生产情况等,反思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给校方领导,并将其作为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参考依据,促使学校创建更加科学、符合国际规则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基于多渠道、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为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智慧化奠定坚实基础,也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

总之,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可推进农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从我国综合发展的角度来说,提高农业院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效能,可促使我国与其他各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教学与管理角度来说,培养农业国际化人才,可提升农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因此,无论基于何种视角,创新与完善农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者需完善与调整人才培养理念、教育制度、课程安排等,创建丰富、多样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獻】

[1]孙一,徐晓颖,王蕴,等.“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1).

[2]徐巧.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9(12).

[3]张帆,喻念念,席慧,等.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食品,2019(23).

[4]王洋,靳相玮,路勇,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船舶动力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

[5]李荭娜,黄文灿,韩廷选.ETO国际化人才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19(26).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升级高职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GXGZJG2018A016);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高职院校老挝分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20B093)

【作者简介】赵 波(1984—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研究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东盟农业职业教育合作研究;罗英极(1965— ),男,壮族,广西南宁人,研究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