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3-30过其莉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实验教学应用

过其莉

【摘  要】  小学科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习得,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培养。小学科学依据小学生不断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分年级设置了更能激发学生潜能、获取科学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实验教学内容。因此,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去发现、去探究。微课,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模式。利用微课可以让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更精细,更直观,课堂效率更高。

【关键词】  科学微课;实验教学;应用;自主探究

小学科学是一门集综合与实践于一体,倡导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学习不仅要学习科学基础知识,更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总目标,所以小学科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习得,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的培养。小学科学依据小学生不断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分年级设置了更能激发学生潜能、获取科学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实验教学内容。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落实教学总目标?科学教育专家和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都在做着努力,现已大大地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重知识、轻方法”的现象。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小学专职科学教师数量不足,兼职科学教师数量庞大,因此科学教学缺乏专业指导,特别是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2)科学实验操作要求规范,小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即便教师在课堂上操作演示,很多小学生都难以看完一遍就能熟练操作实验,导致进行实验操作时状况百出,实验效率不高。(3)一课时40分钟除去基础知识讲解、实验操作方法的演示等环节,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师问生答”的学习模式,不利于科学学习方法的习得、科学思维和态度的培养。(4)受课程设置的限制,两节科学课之间有时间间隔,短则两三天,长则一周,而很多实验教学内容一课时完成,容量太大,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扰。两课时分授,知识的习得缺乏连贯性,失去了时效性,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模式。通过制作符合科学学科特点的微课,精心设计教学导入、基础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细节演示环节,逐层引导,制作成有趣、直观的短小教学视频,供学生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反复学习,直到掌握。微课辅助实验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指导兼职科学教师有效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四大领域,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涵盖面广,涉及的实验种类多,对科学教师的知识面、专业性、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

一方面高要求,另一方面专职科学教师数量不足,势必造成科学教学流于形式。以铜官区为例,全区三十余所小学,专职科学教师总人数不足15人,每个学校均摊不足一名专职科学教师。自2017年9月开始,1-6年级都开设了科学课,各校专职科学教师不足,绝大部分科学课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由于兼职科学教师本身有主教学科,加上科学教学专业性强,大部分兼职科学教师不敢深入教学,更多是照本宣科,浅尝辄止,缺少有效实验教学。

通过对科学微课的学习,兼职科学教师无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专业指导教师,便可熟悉实验教学的环节、了解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实验操作细节,从而树立指导学生实验的信心,拥有指导学生实验的技能,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课堂效果。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运动》第5课《摆》为例。《摆》主要探究摆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涉及制作简易摆、认识摆的结构、摆角大小的控制范围、规范操作摆摆动、学测摆动次数、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等知识。对于兼职科学教师来说,这些知识和操作专业性较强。通过对《摆》微课的反复学习和课前模拟,兼职科学教师可以快速掌握有关摆的知识,探究摆运动快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二、反复观看,提升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教学中,教师需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探究活动,这离不开教师的规范操作演示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然而,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不允许教师多次演示,更不可能给每个学生面对面演示,小学生也不具备教师演示一遍,就会规范操作的能力。

科学微课可以提前将操作的细节录制成若干短小视频,再将其融入相应的教学环节。学生课前反复观看微课,结合任务学习单,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操作细节。课中将教师演示时间节省出来,给予学生操作实验仪器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长此训练可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国旗怎样升上去》为例,《国旗怎样升上去》在认识滑轮的结构、种类和组装的基础上,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本课内容知识点较多,操作要求高。一课时,小组只能完成其中一组实验;两课时,由于两节课之间的时间间隔,学生容易遗忘之前演示的操作细节,导致操作不规范,实验误差较大。利用《探究定滑轮》和《探究动滑轮》两节微课,学生先进行课前学习,熟悉两组实验操作的细节,并结合学习任务单加深印象。课中快速进入探究实验环节,教师随堂巡视逐组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探究滑轮组的作用,多次操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引导学生深入自主探究

科学课堂重在探究,特别是实验课,从设疑导入、问题提出到给出猜想,到设计实验、讨论修改、实施实验、验证猜想,最后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除去设疑导入、基础知识讲解、教师演示实验,留给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的时间就很紧张。在紧张的时间内,学生更多的是跟着教师设计思路走,循着教师提前设定的问题进行探究,没有时间、没有意识去进一步探究心中对于知识的延伸性疑问。心中有疑问不去思考、不想办法解答,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自主探究的意识,习惯被动地去听、去模仿,不仅不利于科学思维、态度的培养,更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科学微课将基础知识介绍、实验操作细节融入实验教学环节,可供学生提前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实验操作细节,为课中操作实验、思考讨论留出充足时间,有利于学生提出心中疑问;更可以激发学生自己寻找材料、提前做实验、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设计探究新问题的实验,以期达到课前学习、准备,课中实践、引导,更为课后继续探究提供方法和知识的铺垫。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磁铁的吸力》为例,《磁铁的吸力》涉及的探究实验大小有七个。传统教学中教师演示四个实验,学生操作三个实验。常常是学生探究兴趣正浓,实验时间结束了,学生即便有意识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也没时间进行探究。微课教学就改变了这种局势。学生提前学习《磁铁的吸力》微课,掌握七个实验的操作细节。课堂时间全部留给学生做实验,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容易發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有时间再思考、再探究。《磁铁的吸力》微课教学中,学生提出很多新问题,并进行了深入自主探究,如:磁铁隔着多少张纸仍能吸住磁铁?传递吸回形针时,将磁铁拿走,为什么回形针还能吸回形针?

综上所述,科学微课结合学习任务单应用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新性地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已久的一些问题,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董德兵.微视频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

[2]陈剑.小学科学教学天然实验室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S2).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实验教学应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