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0-03-30刘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拓展性课程教学目标初中数学

刘玲

摘 要: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学校应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深入挖掘满足初中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理涵养。本文主要概述了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发拓展性课程的目标,提出了数学拓展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拓展性课程 教学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社会发展,对数学整体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数学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力,开展拓展课程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积极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内容,教师更要摆脱应试思维目标,将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目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强调数学基础技能的掌握

目前数学教学资源大部分要求学生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便是拓展性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多以双基教学发展为基本原则进行授课,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大,严重影响了初中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开发资源过程以应试为主要目的

部分教师依旧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开发拓展性教学资源时,仍旧以应试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情况下课程的发展空间非常小,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无法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达不到应有的拓展教学目标。

3.数学综合教学资源开发力度不强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挖掘并不一定局限于整合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拓展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要以适用的、与教学有关的原则进行开发,并在开发的过程中进行整合,保证能够在教学中得到合理且充分地利用,以此突出拓展课程的教学优势和思维延伸功能。[1]但是,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校外资源的利用程度比较薄弱,无法达到拓展性教学的目标。

4.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效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引导学生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数学学习与其他知识建立起必要的联系,实现数学知识与其他或者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衔接和整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将数学教学独立起来,与其他学科未建立联系,各自发展,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

二、初中数学开发拓展课程教学资源的目标

数学拓展课程就是指在初中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将数学知识所包含的文化意义、生活底蕴等深层次的内容进行再次延伸,在强化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拓展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掌握积累资源的方式,为日后自主学习习惯以及课堂有效学习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拓展课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教学举措,促进学生掌握思维分析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另外,拓展性教学也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主要场地,可以帮助教师探索因材施教的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教学方式更加丰富。

三、初中数学拓展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1.基于教材,构建系统的开发方案

拓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发源于教材,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以及其文化内涵,开发与整合与之相符合的教学资源供拓展课堂上使用。虽然拓展课程资源发源于教材,但是内容远远比教材内容宽泛,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首要原则。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研究并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数学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开发方案,盘活各种拓展性资源,通过在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成果,及时评价、反思效果和改进措施,不断对拓展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方案进行完善,让开发效果最大化。

2.立足于课堂,扩展学生学习空间

拓展性课堂教学要立足于课堂,将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活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适度的拓展性训练。灵活运用拓展性的教学资源,既能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又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展数学知识包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向学生展示我国数学家在数学理论知识方面做出的贡献等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无聊和枯燥的,也有有趣生动的一面,以此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3]如学习图形知识时,在介绍完基本理论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反思自己的薄弱点,正确认识图形性质,强化对空间观念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实物棱柱体,依次让学生说出棱柱的特征,然后展开交流,并向学生提问,学习与棱柱有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记忆得到强化,促进自身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尊重学生个性,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兴趣活动,与学生一起研究设定好的数学课题,并在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意义和价值的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和提炼,与课题比较接近的问题可以深入讨论,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习惯与能力。另外,还应根据拓展内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拓展思路,将现实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充分挖掘出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为了提高拓展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基于教材,构建系统的开发方案;其次,立足于课堂,扩展学生学习空间;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费琪淋.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

[2]陈洪远.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14):52-56.

[3]郑宏超.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63-164.

猜你喜欢

拓展性课程教学目标初中数学
“三适连环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以实验探究为切入点的拓展性课程研究
由易到难分层设计 循序渐进系统推进
基于教材增设素材,拓展课堂学习空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