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收器与传统开颅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比对

2020-03-24蓝流富程孟忠梁晓红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开颅注射器血肿

蓝流富,程孟忠,梁晓红

(遂溪县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 524300)

0 引言

长期高血压患者因其脑血管受到持续损害,使其脑底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从而导致其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出现强度下降以及韧度增加的现象,故在患者的血压出现较大波动时,已病变的血管壁极易发生破裂,从而引发高血压性脑出血[1-3]。而基底节区作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高发的重要部位,会直接导致患者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疝,大量出血会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极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及人身安全[4-6]。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但由于术中出血位置、解剖结构、手术入路及医疗器械等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也因人而异[7-10]。另一方面,神经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由于具有脑皮层切口较小,血肿位置深浅不一,神经系统结构复杂,稍有意外极易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基于此,如何有效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减少手术副作用,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术后神经系统恢复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微创引流术能最大程度地恢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生活能力[11,12]。而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治疗脑血肿理论上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对脑卒中的二次损伤,同时能够充分暴露视野,血肿清除更为彻底。

因此,本研究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于我院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 例和对照组45 例,以系统比对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收器与传统开颅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以评估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收器用于治疗脑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于我院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 例,均经临床确诊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窗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采用微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脑血肿清除术。将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体重等的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名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本项研究(可否改为患方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本项研究。患者大多为意识、行为障碍)。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并经CT 或MRI 证实;2)无外伤史,确认为单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发病时间小于48 小时,病人年龄小于60 岁。

排除标准:1)既往发生过脑出血且经过开颅手术者;2)生命体征不平稳者;3)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者;4)病人年龄大于60 岁;5)病人患有严重的心肺等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治疗组:全麻下行扩大翼点入路小骨窗开颅,根据病情需要施去骨瓣减压,进入血肿腔,在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辅助直视下进行由浅而深的血肿清除术。轻柔吸引并不断用生理盐水冲洗,尽可能清除大部分血肿以减少残余血肿溶解释放生化毒素继发脑损害。与此同时,尽量保护出血的豆纹动脉分支。血肿腔留置引流管,针对术后有少量血肿残留的患者(20 mL 以下),每天以尿激酶溶液保留冲洗引流,血肿引流管于3 天内拔除。

对照组:行常规骨窗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不采用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

1.3.2 观察指标

(1)按照美国Lawton 和 Brody 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级评定患者预后;(2)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风险、血肿清除率以系统比对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收器与传统开颅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1.4 临床疗效判定

按照美国Lawton 和 Brody 制定的日常生活能力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分级评定患者预后。I 级:病人病情完全恢复,可以独立进行日常生活;II 级:病人病情部分恢复,可以独立进行部分日常生活;III 级:病人可扶杖行走,日常生活需要家人辅助;IV 级:病人卧床,但意识清晰;V 级:病人呈植物生存状态。临床一般认定为:I 级为恢复良好,II 级为中残,III 级和IV 级为重残。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手术情况比较

从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来看,治疗组手术时间为(60±10)min,术中出血量为(7.1±1.1)mL,再出血患者1 例,血肿清除率80% 以上32例,血肿清除率小于50% 2 例,对照组手术时间为(75±10)min,术中出血量为(14.2±3.7)mL,再出血患者4 例,血肿清除率80%以上22 例,血肿清除率小于50% 17 例(表1),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综上,微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脑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表1 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治疗组以及对照组预后情况ADL 分级比较

表2 对比治疗组以及对照组预后情况(ADL 分级比较)

从两组患者预后情况ADL 分级比较来看,治疗组恢复良好患者36 例,中残患者8 例,重残患者1例。而对照组恢复良好患者14 例,中残患者28 例,重残患者3 例,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表2)。综上,微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脑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之后病情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3 讨论

本研究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于我院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 例和对照组45 例,以系统比对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收器与传统开颅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以评估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收器用于治疗脑内血肿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出血比例以及血肿清除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病人预后情况(ADL 分级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相较于常规骨窗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微注射器筒辅助带光源吸引器脑血肿清除术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优势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以及全面普及。

猜你喜欢

开颅注射器血肿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机器人医生”,手速比人类医生快50倍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