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筛查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价值

2020-03-24龙则平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萎缩性胃镜

龙则平

(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200)

0 引言

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我国多发、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在诸多恶性肿瘤中,胃癌占据首位[1]。现阶段,大部分研究显示,及早诊治在胃癌患者死亡率降低中具有重要作用,且有助于生活质量改善[2-5]。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胃镜诊断胃癌,同时被视为金标准。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因为胃镜检查操作复杂,而且患者极易出现不适,再加之侵入性操作,致使检查方法使用范围受限[6-8]。基于此,本次实验主要针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幽门螺旋杆菌(Hp)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筛查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癌变价值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8 年9 月至2019 年8 月本院接收的348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根据病理学活检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和胃癌组,分别有65 例、104 例、95例和84 例,正常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35例和30 例,年龄20-78 岁,均值(61.25±2.54)岁;萎缩性胃炎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54 例和50例,年龄22-78 岁,均值(61.32±2.47)岁;浅表性胃炎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55 例和40 例,年龄21-77 岁,均值(61.27±2.53)岁;胃癌组中,男性与女性分别有44 例和40 例,年龄21 岁-76 岁,均值(61.32±2.45)岁;在基线资料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

胃镜检查前,抽取受检人员空腹静脉血4mL,静置2 小时后进行血清分离,并将其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检。检查设备及试剂为Luminex200 液相芯片仪及上海透景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测定试剂盒。通过液相芯片法检测受检人员空腹血清PG,定量检测空腹血清PG Ⅰ和PG Ⅱ,并计算PGR。

1.2.2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受检人员空腹服下一粒尿素胶囊,静坐15 分钟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3 分钟,将呼气卡插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查设备为YH04E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及配套试剂,通过高灵敏度的薄窗GM-Tube 直接探测14C 的软B 射线能量进行定性检测受检人员Hp。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各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PG Ⅰ水平、血清PG Ⅱ水平,并分析患者Hp 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的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以t值检验,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 结果

2.1 对比各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PG 水平

在PGR 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胃癌组与萎缩性胃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G Ⅱ方面,胃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G Ⅰ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及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各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PG 水平()

表1 比较各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血清PG 水平()

2.2 分析各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 检测结果

根据仪器自动给出的诊断结果,“阴性”和“不确定”判为阴性结果,“阳性+”以上判为阳性结果。上消化道疾病患者283 例中,204 例Hp 阳性,占比72.08%;79 例阴性,占比27.92%;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分别有64 例(31.37%)、75 例(36.76%)和65 例(31.86%)。

2.3 分析Hp 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PG Ⅰ和PG Ⅱ水平关系

萎缩性胃炎组中,在PG Ⅰ和PG Ⅱ方面,Hp 阳性组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GR方面,各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中,在PG Ⅰ和PG Ⅱ方面,Hp 阳性与阴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分析Hp 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PG Ⅰ和PG Ⅱ水平关系()

表2 分析Hp 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PG Ⅰ和PG Ⅱ水平关系()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患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在诸多恶性肿瘤中,胃癌死亡率占据首位[9]。大部分早期胃癌患者未见明显临床病症,致使疾病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应加强对早期胃癌病症的关注,及早诊治。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检测可及早干预高危人群治疗,实现降低胃癌死亡率及发病率[10-12]。胃镜检查是高危人群及早期胃癌患者筛查的金标准。但是,对于亚临床患者,其具一定局限性。长时间持续Hp 感染极易诱发免疫反应、局部炎症,降低胃蛋白酶水平和胃酸分泌,进而发展成癌前病变和致癌物[13]。Hp作用机制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消化疾病认识被打破。通过将Hp 感染消除,可及早恢复胃黏膜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胃癌发生率。据有关资料显示[14],PGR、PG Ⅰ和PG Ⅱ是监测胃癌的主要指标,其具有血清学活检作用,特点包括便捷、经济及耐受性高等。据有关资料显示,PG 可从一定程度上将胃黏膜病变状况反映出来,更好的判断疾病[15-16]。

总而言之,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联合高危人群胃镜检查在胃癌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采纳、推广。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萎缩性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尽快根除吗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警惕!幽门螺旋杆菌超标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