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

2020-03-24李静

智慧健康 2020年5期
关键词:外伤性髌骨软骨

李静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29)

0 引言

外伤性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在骨科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此类骨折属于关节内损伤的范畴,在发生骨折之后,会产生关节肿胀的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当中,和其它关节损伤难以准确分辨[1]。常规的X 线片检查,无法对软骨结构清晰显示,因而漏误诊率较高。而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对于骨折扫描诊断可体现出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能够多方位成像,可清晰的显示出膝关节相关组织情况,对于此类骨折的检查更有优势[2]。基于此,本文选择2018 年3 月到2019 年8 月医院收治的30 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研究了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3 月到2019 年8 月医院收治的30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24-65 岁,平均年龄(43.2±3.5)岁,受伤时间3h 至4d,平均受伤时间(1.6±0.5)d,其中17 例为左膝关节损伤,11 例为右膝关节损伤,2 例为膝关节绞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均有关节肿痛、关节功能障碍等明显的临床表现,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合并其它位置骨折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其它严重慢性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所选30 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在行手术之前,均行核磁共振检查[3]。检查中使用仪器为使用飞利浦1.5T 核磁共振扫描仪,选择膝关节表面线圈,分别选取快速自旋回波(TSE)、脂肪抑制序列(STIR)等是扫描序列。设置STIR 参数,TR为2500 ms,TE 为60 ms[4]。设置T1WI 参数,TR 为500 ms,TE 为15 ms,选择TSE 序列,TR 为2200 ms,TE 为100 ms;设置层厚4 mm。检查中,先进行矢状位扫描,分别包括STRI、T2WI、T1WI 扫描。然后进行冠状位扫描,包括STRI扫描。如患者合并髌骨损伤,则继续进行STRI、PDW 扫描检查[5]。

1.3 评价指标

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的形式代表,用t和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 例患者中,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为,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23 例,共26 处;髌骨软骨骨折7 例,共10 处。30 例患者共36 处骨折损伤,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

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23 例,共26 处,其中18例19 处骨折片游离到关节内;2 例2 处股骨髁痛骨折片之间存在轻度分离;3 例5 处骨折片未游离。

髌骨软骨骨折7 例,共10 处,其中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4 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3例。均有骨折片游离,其中骨折片大小约为1.1 cm-1.6 cm,外形呈不规则表现。

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诊断准确率100.00%,详情见表1。

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的核磁共振特征表现为,关节软骨T2 具有略高信号表达,T1 具有等信号表达。软骨下骨T1、T2,具有高信号表达。骨折剥脱位置上,可见软骨下骨、髌骨、股骨髁等位置,出现关节软骨缺如的表现,进而造成关节软骨不连续性的情况。局限性凹陷部位,有高信号表达。STIR 序列显示,骨髓局部范围内,T2 信号具有片状高信号表达,同时能够对关节内的肿胀、积液等情况清晰的显示。

表1 患者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对比[n(%)](n=30)

3 讨论

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此类骨折通常是由于运动损伤而引起的。患者在骨折后,一般会出现开窗式骨折、凹陷性骨折等临床表现,且容易合并关节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的情况[6]。此类骨折相比于剥离性骨软骨炎来说,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其中鼓励性骨软骨炎,主要是在关节软骨、骨下骨质中,发生软骨脱落性病变、局限性缺血性坏死等情况,X 线检查能够对剥脱骨块的规则、整齐的边缘进行清晰的显示。而骨软骨骨折一般是因为急性损伤所引起的,骨折发生具有突然性的特点,因而骨块边缘通常是不规则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发现患者在骨折位置具有较大范围的水肿表现。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当中,比较常见的骨折位置一般是股骨外髁骨、髌骨关节面等部位,同时容易合并关节绞锁、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7]。此类骨折采用传统的X 线片检查方法,对于软骨结果难以清晰显示,因而在疾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核磁共振与之相比,具有更多方面的优势,更适合用于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检查与诊断,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8]。

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X 线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同时能够满足多方位成像的需求。在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诊断中,能够清晰的显示半月板、相关韧带、膝关节软骨、关节囊、软骨下骨质等情况,所以能够对具体的膝关节骨折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观察[9]。因此在观察和明确膝关节结构、损伤情况的过程中,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在所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在正常的情况之下,关节软骨T1 具有等信号的表现,T2 具有略高信号的表现,同时可见非常光滑的表面,规则的形态,均匀的薄厚程度等,同时可见软骨、髌骨关节面的状态为紧附。而一旦骨折情况发生,关节软骨之间的连续性将会被中断,进而出现局限性凹陷部位的高信号表现[10]。所以可根据这一影像学表现,对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进行诊断,同时明确具体的骨折情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均一致,诊断准确率100.00%,证明了核磁共振的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同时能够清晰的显示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深度、骨折位置、骨折片情况,能够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外伤性髌骨软骨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在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救治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寻找最“长寿”的膝盖
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髌骨软骨骨折的疗效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走路膝关节总是发软当心髌骨脱位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髌骨反复脱位,建议手术治疗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