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20-03-23游宇斌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游宇斌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课程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智双优的新时代少年。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领域中,立德树人实践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现状,并结合当下形势,准确地找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且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立德树人;教学实践

近年来,隨着小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不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都在积极地适应和改进新形式的教育情况。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家长认为德育教育应该作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也将占据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授以学业知识,解答学生困惑之处,从古至今我们都将这三者作为老师的工作内容。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这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所看到的世界将直接影响未来少年一生的思维导向,向善或向恶的选择往往与其幼年的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时期是每个人吸收外界知识、模仿他人行为、形成自我认知观念的最重要时期,所以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同时,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也应该有品德这一考核标准,良好的品行是教师职业的必备素质。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提升也需从孩童抓起,少年强则国强。

1.对于教师而言,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对数学老师的必备教学要求。于人而言,道德应是衡量其是否对于社会有价值的根基,有良好社会道德的人才会对世界充满善意,并且愿意以正确、健康的心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当中。数学老师肩负着我国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责任。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在向学生传递着自己的道德品行,传达着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看法,而这些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模仿着老师的行为,日积月累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同时,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老师通常可以以更包容的态度、更宽广的心胸、更负责任的心态投入到数学教学中。举例来讲,小学生年纪小,闯祸犯错懵懂无知的情况经常发生,这时候,品行优良的老师可以更妥善地处理小学生的错误,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在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解决学生出现的各种状况。

2.对于小学生而言,立德树人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立德树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旨在提高全民整体文化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继承和传扬我国几千年文化,早日实现祖国伟大复兴。少年强则国强,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是关系到未来国人素质的重中之重。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角度看,在数学课堂中讲述我国及世界的数学知识发展史可以加强少年对祖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此外,数学教育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模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仅仅追求升学率和高分数学成绩,而要注重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运用学习技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出美的事物。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尊重和鼓励青少年的好奇心,积极鼓励学生带着满满求知欲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质疑、勇于质疑,从实际情况出发,相信自己的判断,把良好的情感充分融入到学习的乐趣中,这对学生自身形成正确德育观、做出正确行为方式有积极作用。

3.对于教育事业而言,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谋发展的必经之路。自恢复高考至新课改之前,这一段时间期间教育工作百废待兴,应试教育的出现快速提升了群众知识掌握程度,却也让学者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勇气,最主要的是德育工作的缺失,有才无德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随后,我国教育部门联合其他部门正式推出新课程改革,改革之下教育事业要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其个人素养,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整个体。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教育事业必然是最为基础且牢固的坚石。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强调品行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水平的力量来源,是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谋求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生形成一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思,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课程中“简易方程”一节为例,简要提出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措施。

1.结合数学历史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树立爱国精神。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数学一科传承已久,很多数学知识背后都有历史小故事,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由历史故事引入课题,以小故事作为切入点正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和一探究竟的欲望;同时,能够以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学生心中产生自豪感,认同我们的民族,从而忠于祖国,热爱祖国。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情景融入课本,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拒绝数学抽象化和距离感。

2.情景教学,运用多媒体模式,渗透德育观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创新突破固有教学模式,结合新型媒体方式,将课程知识融入到新科技中,例如PPT、音乐MV、电影短视频等等,这些都可以与教学片段相结合,毕竟数学知识也是源于生活,脱离了现实也就没有学科了。再比如,课间讨论时,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对于说话少、内敛的同学要积极鼓励其大胆发言,学生多参与几次就会融入到大家互帮互助思维碰撞的讨论环节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通常能形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尤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在不少孩子心中都有枯燥乏味的印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大胆运用情景教学,能将积极、正能量的观念传递给学生。

3.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许多行为方式都是模仿身边人得来的,对于对错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认识,判断能力有待加强。教师在讲台上循循善诱讲述知识时的神态、姿势、谈吐都会直接作用在学生的行为模仿中。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拒绝使用不恰当的言辞,讲礼貌、重文明、尊重周围的人,言传身教,让学生也做文明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4.将数学原理运用到对事物的认知中,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德育观与当下常说的三观应属同类,皆是大家看待事物、处理事务的心理指导,是一杆平等公正的秤,引导人们做该做的事、拒绝做不该做的事。学生对于事情的判断仍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导,由此可见,学生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可以化作处事道理,指导学生做正确的选择。比如在xy轴的学习中,x轴可以看做一个天平,x轴两边就是天平的两端,从而引导学生简化思维模式,更好地掌握其中道理。

综上,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立身处世的道德标准,是教师从事教学事业的基本素质,更是我国实现新课改、国人提升整体素质的必要过程。基于此,本人从四个角度提出了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建议,包括:结合数学历史知识,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树立爱国精神;情景教学,运用多媒体模式,渗透德育观念;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将数学原理运用到对事物的认知中,形成正确的认知观。以此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观念传播有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翀键.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8(03).

[2]王建磐.历史视角下的数学素养: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J].数学教育学报,2019(03).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