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水调歌头》教学中看苏轼的人生情怀

2020-03-23霍敏达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苏轼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歌赋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要求教师不能对古诗文的教学掉以轻心,应对重点篇目有非常详尽的了解。比如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要比较熟悉,在作者生活的大背景下看作者作此篇文章时的心理感受,同时又要融会贯通,看到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内涵。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跌宕坎坷,他经历种种污蔑却对生活仍然抱有真情和热爱,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作品中常有体现。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在此本文将以苏轼的这篇词为例,从中探析苏轼的人生情怀。

【关键词】苏轼;水调歌头教学;人生态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138-02

【本文著录格式】霍敏达.在《水调歌头》教学中看苏轼的人生情怀[J].课外语文,2020,19(06):138-139.

苏轼是北宋的一代文豪,他的才情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一直被人们称赞,他旷达的胸襟也被后世的文人所景仰。苏轼生性率直,说话做事不计后果,以致他的一生经历坎坷,居无定所,但他总能在生活中找到令他开心快乐的事,并用一腔热血对待生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有着深厚的审美意蕴,是苏轼儒道互补思想的体现。在词中,他通过一轮圆月寄寓心中郁闷不平之气,体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索,由此产生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外之致的美感,他超然洒脱的心境,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别具风格的旗帜。

教师在进行这篇课文教学之前,首先要对苏轼的生平经历有大致的了解,其次通过分析作品的特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教给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一、苏轼的生平经历

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1037年1月8日),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东坡居士。他出生在四川眉山,童年就极其聪慧,母亲程氏知书习礼,母亲在苏轼小的时候就亲自教他读书,并勉励他以节气自重。在年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和王安石政治意见不合,而被贬谪,后又因诗被捕。晚年又因旧党关系而被远谪海南,他一生颠沛流离,虽在京城做过翰林,但终以外任为多。他的足迹遍布各地,所到的地方有杭州、密州、湖州、颍州、黄州、惠州、儋州等,最终病逝在常州。

他的政治生涯虽坎坷不平,但他为人正直率真,清廉自守,在地方做官时为百姓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思想里既有儒家的积极进取,又有道家的释然洒脱,还有佛家的空净和解脱,这三家的思想使他形成了博大开阔,气量宏伟的胸襟,他豪爽明朗的风格以及旷达快乐的人生观,对他的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他总是能将自己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界的宏大景象中,参透人生的苦恼,因此他总是平静的,愉悦的,反映在他作品中就形成了鲜明独具特色的风格。

二、《水调歌头》教学分析

介绍过作者生平以后,要跟学生交待清楚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是作者在密州时期所作,苏轼在杭州任职期满以后,由于弟弟苏辙在山东济州,他思弟心切,请求调往山东。密州不同于杭州,是一个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苏轼调往山东,本来是想和子由能有更多的时光团聚,但兄弟俩虽同在一个地区,但却没有见面的机会。苏东坡在密州时期的诗歌创作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他此时心中的愤怒和火气已经逐渐消失,心态开始变得安详、平和。往往为子由,苏轼能写出更好的诗,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代表作。

首先开篇的词中小序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的写作缘由:“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作者在中秋时节喝得大醉,于是作了这首词,并用它来怀念自己的弟弟子由。

词的开篇便对天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化用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经过苏轼的转化之后,对月亮的提问更多了一些灵动。作者一边欣赏良辰美景,一边端起酒杯问问这世间的明月都什么时候才有呢?本应是“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作者将问句放在后面,将情感的高度陡然提升。“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又加深了一步。想去天上一探究竟,于是诗人接着说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在教学时,要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归”字的运用,作者用“归”,而不是“飞”或其他字,似乎作者的家本来就在天上,事实上,苏轼此时已经开始用道家思想守护自己的本心了,道家经常讲修炼升仙,苏轼此时也是运用了此意,不想被人间的事纷扰,于是想回到天上去。通过这样的文本分析,学生更能感受到作者用字炼字的精巧。但苏轼又担心琼楼玉宇中太过寒冷,于是笔触一转,将视线又投向人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片中诗人从对上天的追问开始,写到想要回到天宫,但又担心天宫太冷,不如人间,诗人营造出了似醉非醉的感觉,徘徊于天上和人间的苏轼最终选择了人间,这其间我们可以看到苏轼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他想要归去守护本心,却又感到人间的美好,有所留恋。他摆脱了冷漠和孤独,继续对生活投以热情的关注。在教学中,教师应提醒注意学生在语言运用上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绕过朱红色的阁楼,又低低地穿过了雕花的窗户,照到了夜里因为思念亲人而无心睡眠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团圆,实在是令人伤感。但苏轼立刻宽慰自己“不应有恨”,却又埋怨月亮为什么在人各一方时变圆呢,“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的感情真挚婉转,足以见得作者内心怀人之切。但苏轼总是能够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界的变幻相比较,于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这句话,“把人与月、古与今、人间与天上、物理与人事进行了等量齐观”,把宇宙变化规律和人事发展上升到哲理高度,进行了充分概括。参透了这是无可改变的规律后,苏轼对人生又给予了厚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即便不能团圆,那便希望我们都能长久平安,哪怕相隔千里共赏明月也是好的,这是最简单而又朴实的愿望。

在下片中,教师仍需提醒学生注意作者的情感变化,作者写怀人,但仍是从月说起,先是问月,然后到宽慰自己,这其间正是苏轼由儒变道的思想转变。儒家思想使得苏轼恨不能回到朝廷中去,恨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对自然界月亮阴晴圆缺的事实,他又用道家思想宽慰自己,化解心中的困扰和不平。儒道两家的思想没有各占一端,而是各安其所,和谐共处,这正是人生的大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既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去做到最好,但又要明白,事不尽人意时需有旷达开阔的胸襟,不必为一点小事而忧愁烦闷。

纵观全诗,上片赏月,下片怀人。从中我们看到一代文豪,既不放弃理想,又不会极端的抗争,既对归去天上有向往,又对人间抱以诚挚的热情。在近千年的古人之中,苏轼的一生不无遗憾,但苏轼能够随遇而安,保持内心的宁静,达到了很多文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这也是《水调歌头》的魅力所在。后人评价此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词能有如此高的评价,一方面是它把写景抒情说理巧妙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此词写出了苏轼在政治失意,亲人不能团聚的伤感之下,又能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旷达豪放的情怀。

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同时,更应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苏轼这样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不仅对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有帮助,在学生作文时也可以试着练习这种情感的跌宕起伏或想象的丰富奇特。在古诗文教学中,能够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学生产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之后,才能更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开瑰.中秋有绝唱  明月寄深情——苏轼《水调歌头》赏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7).

[2]高娜.人生如歌——从《水调歌头》看苏轼达观的人生态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

[3]秦凌燕.儒道互补咏中秋——苏轼《水调歌头》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0).

[4]陈黎明.苏轼《水调歌头》的审美意蕴[J].美与时代(下),2015(8).

[5]孙绍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J].语文建设,2009(5).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懂得放弃
人生态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论伊拉斯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