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规律分析

2020-03-21康凌汝简小兵

安徽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熟地频数骨质

康凌汝,简小兵

骨质疏松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较为常见[1]。有文献研究在1 型糖尿病中,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病人为48%~72%,而2 型糖尿病的患病概率为20%~60%[2]。骨质疏松症状可见疼痛,甚至会造成骨折的后果,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带给家庭、社会在经济上极大的负担,最严重的还会危及到生命[3];另外,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部分降糖药物亦会影响到骨密度,使其在防治及治疗上加大了难度。目前该病的西医治疗的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远期的效果未完全明确,并且有部分病人无法耐受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4]。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有其自身的优势,内服汤药配合外治法,能调节骨代谢,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施展中医中药治疗的优势,灵活运用,增强疗效,缓解病人的症状[5]。

目前,关于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很少,特别是中医药治疗,而处方的选择范围很广,对这些药物的数据挖掘统计与分析较少。通过数据挖掘,能够从中发现用药规律,从数据中提炼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然后使用相关的科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找出相同点及不同点,对指导临床用药、新药开发提供有益的线索与启示[6]。因此,本研究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Apriori 算法等方法,通过收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文献,分析其中药的使用频率和药物的组合。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规律,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用药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数据收集 检索文献以“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消渴骨痿、痿证、中医药、中医”等为关键词,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万方(2009 年1 月至2019 年7月)、中国知网(2007 年2 月至2019 年7 月)、维普中文科技期刊(2006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采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管理。

1.2 纳入标准 (1)符合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等不限[7];(2)治疗方案包含中医药治疗,并有明确写明药物组成成分的,文献结论有明确说明该药物治疗后有效,汤药、中成药、颗粒剂等药物剂型不限;(3)文献中辨证论治包含不同方剂者,分别纳入统计[8]。

1.3 排除标准 (1)同一证型或多次就诊中加减用药者,只保留基础方;(2)多个研究中使用同一方剂者或重复发表的文献,只保留1 次;(3)综述类文献或meta分析类文献[8]。

1.4 药名规范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中记载的正式名将中药药名统一更改,例如淮山药、淮山统一改为山药,仙灵脾、淫羊藿统一为淫羊藿等。

1.5 资料筛选与整理 经检索,去除重复下载后一共检索到378 篇文献,排除重复发表75 篇,采用同一方剂进行不同研究的56篇,以排除标准为则共剔除101 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46 篇。阅读全文后共纳入54 个处方,其中使用的中药为95 种。采用Excel 2003 输入数据,建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中药用药数据库,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频率分析、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药物频数及频率分析 纳入统计的95种中药中,药物的总使用频数为565次,每种中药最少使用1 次,最多使用35 次,其中使用频数超过10 次的药物一共有15种,分别为牛膝、当归、淫羊藿、山药、黄芪、山萸肉、枸杞子、丹参、骨碎补、补骨脂、熟地、杜仲、菟丝子、续断、白术,以频数降序排列为:淫羊藿(35 次,6.19%)、熟地(32 次,5.66%)、黄芪(31 次,5.49%)、山药和丹参(25 次,4.42%)、山萸肉(24 次,4.25%)、牛膝和枸杞子(23 次,4.07%)、骨碎补(21次,3.72%)当归(20 次,3.54%)、补骨脂(18 次,3.19%)、杜仲(17 次,3.01%)、白术(13 次,2.3%)、菟丝子(12次,2.21%)、续断(11次,1.95%)。

2.2 药物种类的频数及频率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分类方法,将纳入统计的95 中药种类进行分类,一共可分为19 个类别,其中出现频率前10 的药物类别为:收敛药、活血祛瘀药、补气药、养血药、祛风湿药、滋阴药、清热凉血药、利水渗湿药、助阳药、安神药,以频数降序排列结果为:助阳药(118次,20.88%)、活血祛瘀药(90次,15.93%)、补气药(87 次,15.40%)、养血药(60 次,10.62%)、祛风湿药(51 次,9.03%)、滋阴药(43 次,7.61%)、收敛药(25 次,4.42%)、利水渗湿药(19 次,3.36%)、清热凉血药(16次,2.83%)、安神药(14次,2.48%)。

2.3 药物聚类分析 将上述频数超过10次的15种中药,通过SPSS statistics 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其分为2~7类如图1,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其余中医相关理论,经过分析认为将其分为4类较为合理,分别为:骨碎补、补骨脂、杜仲、续断、菟丝子为聚一类,黄芪、山药、白术、枸杞子为聚二类,丹参、牛膝、熟地、当归为聚三类,淫羊藿、山茱萸为聚四类。

2.4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采用SPSS modeler 软件通过Apriori算法,利用关联规则对使用频率前15名中药进行分析,设置规则为前项→后项,支持度≥20%,置信度≥80%,可得出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常见药对如表1,再将后项设置为2,得出3 种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如表2。

经分析可得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常见药对组成情况。再设置强链接与弱链接,中药之间的关联强弱以粗线和细线表示其程度,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后,将药物之间的关联以网络图形式进行展现,如图2,可得出淫羊藿与黄芪、熟地,熟地与淫羊藿、山药之间的关联最为密切。

图1 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常见中药药物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1 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常用药对关联规则/%

表2 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常用3味药关联规则/%

图2 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常见中药药物关联图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大多数是通过实验研究来表达出来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有效治疗的中药组成,采用各类算法对其进行分析分类,找出其中有效规律。手工检索各大数据库得到的可靠数据是保证统计结果准确的基础。

核心药物分析后,淫羊藿、熟地、黄芪、山药、丹参、山萸肉、牛膝、枸杞子、骨碎补、当归这10种药物的使用频率较多,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病机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气血密不可分。熟地、淫羊藿、枸杞子均具有填精益肾之功效,骨碎补、牛膝有续筋接骨之功效,黄芪、山药补益后天之脾阳,当归、丹参养血柔肝活血,这10 种药物的功效亦与肝脾肾三脏及气血均有密切关系。

通过对药类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是助阳药所占的比例最多。助阳药多性温,可补肾温阳,药味为甘,能补能和能缓。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属慢性疾病,此类病人大多病程日久,损伤元气,虚不受补[10],用药宜缓和,用药味为甘类的补阳药如菟丝子、杜仲,可平缓温补肾阳。聚类分析聚一类中骨碎补、补骨脂、杜仲、续断、菟丝子,这五味药性皆属于温,归经为肝肾两经,温能温中散寒,温阳补火,治疗上可俱速宜益火之源,以培右肾之元阳,而神气自强矣[11]。《素问·痿论》对骨痿的症状及病机有所描述,临床可见腰膝酸软,双下肢乏力,甚则难以站立,面色晦暗,部分会出现牙齿干枯、头发稀疏灯光表现,认为肾为水脏,水不胜火,过劳或大热使阴液亏虚,肾精亏损,最终至髓减骨枯[12],《医经精义》所说“肾藏精,精生髓,……髓足则骨强”,均说明了肾脏作为先天之本,决定了骨的生长及发育。肾精的盛衰密切关系到骨的强弱,说明不仅仅脏腑中的肾脏对骨的影响,在病理情况下,久病伤阳,命门火衰,肾阳虚损,导致肾的温煦功能下降,不能温养筋骨腰膝。该分析结果切合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基本病机及治法[13]。

血本当濡养百骨经脉,枯涸则不荣养则脉空,《医宗必读·痿》提出,痿是由于气血亏虚,血气不足所导致[14]。《寿世保元·戊集五卷》认为病因与血瘀有关,血属阴,血虚则属于阴虚,阴虚内热,至筋骨弛张无力,四肢萎软,则为气血两虚症[15]。消渴日久,血瘀停滞经脉,可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则无法运送营养物质至脏腑、筋骨等全身各处,导致筋脉、骨髓、肌肉等失去濡养,继而出现骨痿的临床症状[16]。关联分析中,淫羊藿与熟地、黄芪关联性最强,淫羊藿与熟地配伍,不仅温补肾阳,还可滋阴养血。而黄芪属于补气类药物,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病机中气虚血瘀贯穿整个病程,气为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虚无力推动血行[17],加予补气药、养血药,气行则血行,血液充盈,则全身脏腑得以充盈,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气血生化源源不绝,相辅相成,则病痛以除[18]。

本研究通过采取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治疗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初步总结了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同时也通过分析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基本中医病机对该规律进行了简单的印证。但由于目前祖国医学对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研究较少,所检索的文献有限,样本数据较少,可能造成统计学上的误差。希望通过本次分析对日后临床研究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中医药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意义,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新药开发提供有益的线索与启示。

猜你喜欢

熟地频数骨质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本草园:熟地
补肾中药熟地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柳红芳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经验撷要
《辨证录》中熟地的应用规律探究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