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炎症及纤维化反应Notch1 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 的影响

2020-03-21李晓琳刘永欣

安徽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阿托心肌细胞纤维化

李晓琳,刘永欣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发病过程中,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冠状动脉斑块纤维帽破裂后,坏死的组织会释放炎性因子,引发炎症反应,致使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发生,最终引发AMI[1-2]。AMI 发生后,心肌细胞缺氧、坏死,导致心肌发生纤维化改变,进而引发心肌重构[3]。此外,AMI 发生后,冠状动脉处于阻塞状态,心肌细胞缺氧、缺血而坏死,并释放出细胞内物质,导致炎症反应发生,引发心肌纤维化改变。心肌发生纤维化改变后,室壁张力增大,可加速心功能受损[4-5]。因此,对于AMI病人,临床通常会予以抗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改变方面的干预,其中,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以往研究多侧重他汀类药物对心肌炎症的作用,关于他汀类药物抗纤维化、抗炎纤维化方面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对AMI 大鼠模型心肌炎症、纤维化改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本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以大鼠为对象,分为三组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大鼠。选取雄性大鼠70只,购于北京维通利化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京)2008—0003。级别为SPF级,体质量范围为(210.23±25.76)g,圈养,饲料、水定时添加,饲养室温度控制为22~24 ℃,湿度控制为45%~55%。本研究符合一般动物试验伦理学要求。

(2)试剂与设备。阿托伐他汀购于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20160402。Masson 混合染色液:1.0 g 丽春红,0.5 g 酸性复红,150.0 mL 冰醋酸(0.25%),1.0 g 橙黄,混匀。甲苯胺蓝染色液:0.2 g甲苯胺蓝,于200.0 mL醋酸(0.2%)中溶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苏木素,A 液,于10.0 mL 无水乙醇中溶入1.0 g 苏木素;B 液,于200.0 mL 蒸馏水中溶入20.0 g硫酸铝钾;混合A液、B液,置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将0.5 g黄色氧化汞加入,混匀,可见溶液为深紫色后,迅速于冷水中置入,以纱布过滤,弃沉渣。使用前,于其中加入冰醋酸4.0 mL。伊红:于100.0 mL乙醇(95%)中加入1.0 g伊红,混匀,通过纱布过滤,弃沉渣。甲醛编号为100100008,甲醇编号1000141108,无水乙醇编号是10009218,均由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1%的盐酸乙醇由100.0 mL乙醇(75%)中加入1.0 mL盐酸制取。甲醛溶液购于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为1 326064;Notch1 单克隆抗体购于美国CST 公司,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单克隆抗体购于美国abcom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建模方法 实验前12 h,大鼠均禁食,麻醉后,于颈部、胸前进行备皮,固定大鼠头部、四肢,使其腹部朝上,消毒处理手术区域。通过镊子将颈部正中的皮肤提起,剪开,注意避开甲状腺,对颈部的肌肉展开钝性分离处理,牵拉使气管暴露,牵拉大鼠舌头使声门暴露,行气管插管予以辅助呼吸。对大鼠胸前手术区域实施消毒处理,作一横切口于左侧胸部第3、4 肋间,分离肌肉层,撑开胸腔,确定心脏位置,撕开心包膜,暴露心脏,确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位置,经左心耳下2~3 mm 处置入6-0 带针线穿过前降支,对前降支进行结扎,处理胸腔,缝合切口,将气管插管拔出,等待大鼠结扎。本研究共对70只大鼠进行建模,死亡4只,成功率为94.29%(66/70),最终选择较为成功的60只进行研究。

1.2.2 大鼠分组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建模时仅为前降支进行分离,未结扎;AMI组:对前降支进行分离与结扎;治疗组:对前降支进行分离与结扎后,予以阿托伐他汀,10 mg/d[6]。

1.2.3 观测指标 观测指标为 (1)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2)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3)病理学诊断结果,(4)Notch1蛋白、TGF-β水平。方法分别为:

(1)炎性因子及Notch1蛋白、TGF-β水平。实验后5 d,于大鼠内眦处采集血液1.0 mL,置入试管,通过离心机实施离心处理,4 000 r/min,吸取1.0 μL上层血清,保存于-80 ℃环境中。取250.0 μL 大鼠炎性因子标准品,加入等量稀释液。将250.0 μL 标准品稀释液加入EP管内,通过高浓度的标准品实施1∶1 稀释,15 min 内,分别将50.0 μL 检测缓冲液、样本加入,并于每个样本孔中加入50.0 μL的稀释液,于室温内孵育2 h,并进行6次洗涤。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亲和素进行稀释后,分别加入至每个样本孔内,100.0 μL,于室温下进行45 min 孵育,洗涤6次。分别于每个样本孔中加入100.0 μL显色底物,于室温下孵育30 min,依据显色情况加入终止液,100.0 μL,30 min 内,于450 nm 波长上对吸光度(OD)值进行检测。

(2)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Vevo2100超高分辨小动物超声影响系统实施检查,主要观察心脏形态,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短缩率(LVFS)。

(3)病理学检查。安乐死处理大鼠,取出其心脏组织,置入10%的甲醛溶液中,30 d,通过石蜡包埋处理。①HE 染色。取4 μm 的切片,通过二甲苯实施两次脱蜡处理,每次5 min,以100%的乙醇进行2 min 清洗,再分别以95%乙醇、80%乙醇清洗1 min,采用蒸馏水清洗2 min。通过苏木素进行5 min的染色处理,以自来水冲洗,于盐酸乙醇中提插30 s,置入59 ℃温水中,5 min 后取出,吸干水,置入伊红液中,2 min,于95%乙醇中浸泡2 次,每次5 min,置入100%乙醇中,浸泡1 min,置入3∶1的二甲苯石碳酸中浸泡1 min,于二甲苯中浸泡2 次,每次1 min,取出,以中性树脂进行封固。②Masson 染色。取切片4 μm,分别以自来水、蒸馏水清洗,置入Masson复合染液中,15 min,采用0.2%的醋酸进行1 min清洗,通过0.1%磷坞酸进行4 min 分化处理,以0.2%冰醋酸清洗2 次,共1 min,浸入甲苯蓝染染液中,10 s,取出以清水冲洗,以0.2%冰醋酸清洗2次,共1 min,分别以95%乙醇、无水乙醇冲洗,以二甲苯实施透明处理,采用中性的树胶进行封固。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通过SPSS 20.0 软件处理。以表示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为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LSD-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炎性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整体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t 检验)知:各指标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治疗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大鼠TNF-α、IL-1β 低于AM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治疗组大鼠LVEF、LVFS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高于AMI组。详见表1。实验后,AMI 组、治疗组大鼠左室室壁均较对照组变薄、运动减弱,见图1。

2.2 对比三组病理学检查结果 (1)HE 染色。HE染色下,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可见清晰的闰盘结构;AMI 组梗死区显著较薄,心肌细胞减少,可见纤维细胞,细胞排列紊乱;治疗组介于对照组、AMI组之间。见图2。

表1 三组大鼠炎性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表1 三组大鼠炎性因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注: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为白细胞介素-1β,LVEF为左室射血分数,LVFS为左室短轴短缩率。a、b分别为与对照组、AMI组相比,P<0.05

(2)Masson 染色。对照组大鼠可见心肌组织正常,胶原纤维分布不明显;AMI组梗死区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组织,室壁较薄;治疗组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分布。见图3。

2.3 对比三组Notch1蛋白、TGF-β水平 AMI组、治疗组Notch1蛋白、TGF-β水平较对照组高,治疗组Notch1蛋白、TGF-β水平低于AMI组,见图4。

3 讨论

既往临床上多将AMI 归类为代谢类疾病,甚少考虑炎症病变,但在AMI病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心肌炎症反应均有参与[7]。正常情况下,心脏中有定居型、聚集型的巨噬细胞存在,AMI 发生后,定居型的巨噬细胞会增多,脾脏对聚集型巨噬细胞的释放增多,导致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于梗死区聚集,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心肌损伤速度加快[8-9]。因此,对于AMI的干预,需注重抗炎、抗心肌纤维化等方面。研究指出,AMI发生48 h后,病人血液中单核细胞会大量分泌TNF-α、IL-1β,TNF-α、IL-1β由巨噬细胞合成,可对内皮细胞黏附分子产生诱导作用,使其合成增多,致使大量炎症细胞渗入心肌梗死部位,加重心肌损伤[10]。另有研究指出,TNF-α、IL-1β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毒性产生,导致心肌细胞重构,致使大量胶原蛋白聚集于细胞外,即发生心肌纤维化改变,进而导致心室变薄,心功能下降[11]。

本研究,AMI组、治疗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急性AMI 伴有心肌炎症反应。本研究AMI组、治疗组大鼠LVEF、LVFS均较对照组低。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组织分布正常,AMI组大鼠心肌细胞减少、梗死区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组织。本研究对大鼠进行建模时,对AMI组、治疗组大鼠前降支实施结扎处理,使前降支的血流被阻断,导致前壁发生心肌梗死,因此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可见AMI 组、治疗组大鼠左心室的前壁变薄,心腔增大,心功能显著下降。AMI发生后3~5 d即可发生心肌纤维化改变,其改变主要经历三个过程:其一,急性期,梗死的心肌区域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聚集,可清除坏死心肌细胞,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分泌抗炎因子开抑制炎症;其二,增生阶段,受损区域有大量成纤维、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可形成瘢痕;其三,瘢痕形阶段,细胞成分不断凋亡,剩余的胶原基质形成瘢痕[12-13]。因此,在病理学检查中,AMI建模后大鼠梗死区显著较薄,心肌细胞减少,可见纤维细胞,细胞排列紊乱,梗死区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组织。进一步提示,AMI发生后,大鼠心肌会发生纤维化改变,心功能下降。

本研究予以治疗组大鼠阿托伐他汀后,治疗组TNF-α、IL-1β 均低于AMI 组。提示,阿托伐他汀可对AMI大鼠心肌炎症反应、纤维化改变产生抑制作用。托伐他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脂、降血压等作用,而且具有降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等多方面的作用[14-15]。本研究,AMI组、治疗组Notch1蛋白、TGF-β水平较对照组高,治疗组Notch1蛋白、TGF-β水平低于AMI 组。可见,AMI 发生后,大鼠Notch1 蛋白、TGF-β水平上升,经予以阿托伐他汀干预后,Notch1蛋白、TGF-β水平下降,表明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水平Notch1蛋白、TGF-β水平。进一步表明,在抑制AMI大鼠心肌炎症反应、心肌纤维化改变方面,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发挥机制:(1)阻断Notch1信号通路。炎症反应的发生与notch1信号通路紧密相关,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1导致大量M1 型巨噬细胞分化,促使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引发炎症反应[16-17]。而阿托伐他汀可将Notch1信号通路阻断,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从而使心肌重构减轻。(2)抑制TGF-β。TGF-β 在心肌重构、心肌纤维化改变中有重要作用,可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激活促纤维化程序,阿托伐他汀可降低TGF-β水平,达到抑制心肌重构反应、纤维化改变的作用。在AMI大鼠中,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机制,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炎症,使纤维化改变减轻,进而有效改善心功能。而阿托伐他汀抑制Notch1 信号通路、TGF-β的表达的机制可能为抑制Notch-1-TGF-β-smads 通路,使炎症、纤维化指标表达减少。

综上,AMI伴有心肌炎症反应,且心肌会发生纤维化改变,而阿托伐他汀可对心肌炎症反应基纤维化改变产生抑制作用。但本研究所选大鼠样本量不大,仍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展开研究。

图1 三组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为对照组;B为AMI组;C为治疗组图2 三组大鼠HE染色结果(×200):A为对照组;B为AMI组;C为治疗组图3 三组大鼠Masson染色结果(×200):A为对照组;B为AMI组;C为治疗组图4 三组Notch1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蛋白质印迹法)

猜你喜欢

阿托心肌细胞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人造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