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应性鼻炎病儿900 例吸入性变应原临床分布特征

2020-03-21杨祁吴昆旻李泽卿朱春晖黄洁安静娟沈洁吴拥军

安徽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儿变应原吸入性

杨祁 ,吴昆旻,李泽卿,朱春晖,黄洁,安静娟,沈洁,吴拥军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喉科门诊中常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全球发病率达20%左右,发达国家发病率更加显著达到30%左右,我国发病率亦达到10%,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4]。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明确变应原对AR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均有重要意义[5]。此次研究通过对900 例AR 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南京地区AR 病儿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调查,旨在分析南京地区AR病儿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 年9 月至2017 年9 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咽喉科AR专病门诊接诊并确诊为AR 病儿900 例。其中男性633 例(70.33%),女性297 例(29.67%)。最小年龄为1 岁,最大年龄为14岁,年龄(8.14±1.76)岁。根据病儿年龄进行分组,分为青春期组(11~14岁),学龄组(7~10岁),学龄前组(4~6岁),婴幼儿组(1~3岁)四组;将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检测时的季节分组,分春(1~3月),夏(4~6月),秋(7~9月),冬(10~12月)。病儿监护人或其近亲属对所受治疗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诊断标准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天津)[6]。分类标准按照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制定的ARIA(allergic rhinitis andits impact on asthma)指南[7]。

1.3 变应原检查及结果判定 选用德国Mediwiss公司提供的国际标准化变应原点刺试液,专职耳鼻喉技师对AR病人行皮肤点刺。点刺试液为南京地区常见的14种吸入性变应原,包括:混合真菌、户尘螨、动物毛皮屑(狗、猫)屋尘、桑树、树木类、蟑螂、草本类。试验结果判读:皮肤指数(skin index,SI)解释,SI=变应原直径/组胺直径,四级:“++++”,SI≥2.0;三级:“+++”,1.0≤SI<2.0;二级:“++”,0.5≤SI<1.0;一级:“+”,SI<0.5;正常:“0”,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病例数据整理、收集,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南京地区吸入性变应原整体分布特征 南京地区900例AR病儿检测出阳性病儿530例,阳性率为58.89%。混合真菌为首,阳性率达51.32%,户尘螨次之,阳性率达到34.91%,而家养动物(狗、猫)阳性率分别达到22.83%和13.77%,草本类和树木类分别达到11.51%和6.23%、屋尘为11.57%,螳螂和桑树类均小于6%。见图1。其中单一阳性者316例(59.62%),2种阳性者129例(24.34%),3及3种以上阳性者85例(16.04%)。

图1 530例变应性鼻炎病儿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种类

2.2 性别与吸入性变应原分布 男性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61.93%(392/633),女性阳性率为51.31%(138/267)。性别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7,P=0.004)。对于单一变应原在不同性别中分布,户尘螨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4.247,P=0.039),而狗毛皮屑男性明显低于女性(χ2=5.923,P=0.015),表1。

2.3 年龄与吸入性变应原分布 婴幼儿期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48.96%(118/241),学龄前期为57.03%(219/384),学龄期为69.82%(155/222),青春期为71.70%(38/53)。吸入性变应原分布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04,P=0.001)。婴幼儿组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混合真菌、户尘螨、动物毛皮屑(狗)、草本类单一变应原的分布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组间比较发现,户尘螨、屋尘、草本类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而动物毛皮屑(狗)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但是,同样也发现,混合真菌的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4 季节与吸入性变应原分布 春季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46.10%(65/141),夏季为67.28%(183/272),秋季为58.73%(222/378),冬季为46.79%(51/109),各季节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97,P=0.001)。而继续通过组间比较,夏秋季节检测出阳性率最高,而春季组在各组中检测出阳性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中单一吸入性变应原比较,混合真菌和草本类各个季节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7)。春季组中混合真菌检出阳性率在各组中最高,而秋季组中草本类检出阳性率在各组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AR是指机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的鼻黏膜炎症,主要以鼻部发痒、咽喉部不适伴咳嗽、流清涕等为临床主要表现,其发病率与自身内环境变化(神经、免疫、内分泌等)和外部环境(环境改变、工业发展、气候变化等)密切相关[8]。根据ARIA分类,不同类型的病例在年龄、性别、时间和空间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 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以支气管哮喘最常见[9]。因此明确AR病儿吸入性变应原种类和人群中的分布有着积极临床作用。

此次研究结果,南京地区AR 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58.89%(530/900),混合真菌(51.32%)为最高,户尘螨(34.91%)次之、动物毛皮屑(猫、狗)达22.83%,13.77%。结果与一些地区专家报道[10]相一致,同时,也与有些的专家报道的临床数据[11]有一定的出入,原因主要与时间、空间、病人年龄和性别差异有关。

不同性别组AR 病儿吸入性变应原的情况,此次研究结果表明,2 个性别组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61.93%,51.31%,提示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其中主要表现在户尘螨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狗毛皮屑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与文献[12]报道一致,这可能主要与男和女性的特点不同有关,男性善动,女性喜静,男性接触户尘螨的概率大于女性,而女性饲养动物的概率大于男性。朱兴中等[13]研究表明武汉地区AR男性比女性(13.0%比7.7%),经过统计学比较,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赵锐等[14]研究该院门诊AR病人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男性比女性(83.49%比77.87%),且发现门诊就诊的男性AR 病儿是女性病儿的1.75倍。上述临床研究结果与此次研究结果相符合。

表1 530例变应性鼻炎病儿性别与吸入性变应原(单种)分布情况/例(%)

表2 530例变应性鼻炎病儿年龄与吸入性变应原(单种)分布情况/例(%)

表3 530例变应性鼻炎病儿季节与吸入性变应原(单种)分布情况/例(%)

不同年龄组AR 病儿的情况,此次研究结果表明,4 个年龄组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48.96%,57.03%,69.82%,71.70%,表明随年龄增长,AR 病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15]报道一致。分析原因主要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AR 病儿接触活动场所的种类、饮食的变化、空气的污染程度中变应原的多少有关。4 个年龄组中户尘螨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分别为27.12%、38.81%、48.39%、71.43%,与总的变应原在不同年龄组中相平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目前,专家不主张对3岁以下的AR病儿进行脱敏治疗。其一,因为在脱敏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年龄大小与危险程度成反比,其二,随着AR病儿年龄增长和全身免疫系统变化,吸入性变应原亦有所变化[16-17]。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吸入性变应原季节分布情况存在差异。提示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与季节相关,同时也提示AR病儿发病时间与检测时间有一定相关性,因为多数病儿都会在相同季节多次出现过敏症状就诊而进行检测。此次研究表明夏秋季节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最高,这与王伟红、李蕾[18]研究结果过敏原阳性率最高季节为春秋两季,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原因,南京地区为常年雨水较多,地区潮湿,户尘螨、混合真菌在夏秋季节滋生显著,而秋季环境气候干燥、风大,因此会导致空气中的漂浮物较多,而冬季树木干枯,故树木类相关过敏可能性小[19]。

总之,吸入性变应原是南京地区常见过敏原,其中混合真菌、户尘螨为南京地区病儿最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与性别、年龄和季节有一定相关性[20]。本研究从AR病儿的吸入性变应原年龄、性别和季节分布多方面分析了南京地区AR病人的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征,为南京地区AR病儿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猜你喜欢

病儿变应原吸入性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老年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以大量腹水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诊治分析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01 例临床疗效分析
支气管哮喘患儿变应原特异性IgE 测定及总IgE 测定的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