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提问

2020-03-20刘文静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引导小学语文教学

刘文静

【摘  要】  在小學教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锻炼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质疑的观点,使学生通过提问与解决更加透彻地掌握教材重点,实现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提问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列为重点教学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标教学指导思想,也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分析研讨,融合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提问兴趣,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小学生产生丰富的思维活动,达成满意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提问展开简单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植学生的提问意识

纵观我国语文教学现状,存在学生提问能力普遍较弱的现象,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占据着语文课堂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采用填鸭式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使学生丧失了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影响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增长,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教师要想改善这一教学弊端,就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打开教学思路,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掌握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制定人性化的引导提问教学计划。教师和学生积极沟通的过程,不仅强调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也是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师生关系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建立平等对话关系,可以降低学生的思想压力,消除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抵触心理,有助于培植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作为课堂的主人,进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有效培养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较弱,对语文问题的思考态度通常也是兴趣使然的。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创新的教学手段,将情境创设教学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深刻的学习和理解,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秋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秋天风景的图片,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并完成新课的导入,调动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读课文,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继续利用多媒体播放秋天落叶和大雁飞翔的课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为什么作者形容落叶时是说一片片而不是一片”和“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师再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通过提问进一步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提问兴趣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也促进了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工作。

三、明确语文教材重点,提升学生提问质量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的主要教学意图,是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纳和领悟,所以学生的提问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要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的。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引导提问教学策略时,必须明确语文教材重点,引导学生提出更有效的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质量,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收获满意的学习成果,发挥教师引导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作用。

例如,在《小小的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这篇课文的两个教学重点,第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第二是引导学生理解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教师可以用猜谜语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学生通过猜谜使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也就完成了课文激趣导入,开启学生思维空间的大门。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引导学生明确教材重点,提出“为什么课文写的是月亮而课文题目却是小小的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意思是弯弯的月亮像小船的结论。学生抓住课文重点提出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初步培养了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发展合作探究,将提问与答疑完美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将提问与答疑完美结合,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开疑惑,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显著增长,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乌鸦的动画课件,带领学生认识这位新朋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完成新课导入工作。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初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并根据课文内容引发学生提出“为什么乌鸦把石子放入瓶中,就能喝到水了?它是怎么做到的?”等疑问。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5-6人为一单位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若干个装水的水瓶和石子,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小组成员合作动手实践,轮流向装水的瓶子投石子,随着水位的逐渐升高现象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课文内容,顺利解开心中的困惑,并树立像乌鸦一样遇到困难仔细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的人生态度。教师在语文课堂组织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提问能力与答疑能力的同步提升,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的提问意识,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重点,使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以多面立体的角度看待分析问题,挖掘学生钻研问题的潜力,让学生感受到提问的快乐,进而更加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实现教师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殷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提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43.

[2]卢文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63.

[3]朱梦婷.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93.

猜你喜欢

引导小学语文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