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网络直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18笪旦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笪旦

摘   要: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具有即时交流、应用情景丰富等优点,可实现送课到家、搬企入校等教学功能。本文基于TAM及D&M的拓展模型,结合四年网络直播教学实践,将网络直播教学存在的问题归为教师、学生、直播过程、网络及设备、直播平台五类,并对应提出经验拟合学习、规范直播环境等对策,为跨时空情境下的直播教学推广应用提供实证参考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网络直播教学   跨时空教学   停课不停学

一、概述

目前关于网络直播教学的具体定义还没有统一界定。甘晔(2017)认为网络直播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和在线平台基础上,支持PC端、平板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授课,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实时教学模式[1](79-87)。周进(2018)认为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开展学与教活动,从而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的教育新模式[2](33-38)。基于此,将网络直播教学定义为运用直播、弹幕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融入其中,满足个体的不同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接收,形成情景交互学习的跨时空教学方法。

国内外针对网络直播教学的研究颇多。Maren Y.等(2016)在Houston Methodist医院使用Periscope直播App对世界多个国家的医生开展病理学方面的操作指导,实现对医疗不发达的国家和区域的精准帮扶[3](1273-1280);Poce在Roma TRE大学设计并开展了多样化的网络直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4](882-890);Boelens等(2018)针对高等教育学生多样性的特点,对比利时的某所大学进行了直播教学模式设计研究,提高教与学的效率[5](197-212);李秀晗(2019)、倪俊杰(2017)等人基于直播技术开发设计多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6](80-86)[7](114-188)。

二、高等院校网络直播教学应用情景

网络直播教学虽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课堂,但作为具有跨时空功能的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类教学情境,应用情景可概括为以下五类:

第一,直播室授课。即教师主要在家中通过网络直播为位于不同空间的学生开展一点对多点的教学活动。直播室授课可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应用模式:一种是常规教学直播,因特殊事件无法同位授课,采用网络直播教学讲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另一种是考试辅导直播,主要讲解与考证考研相关的科目,部分采用收费模式,并提供在線答疑等增值服务[8]。

第二,工作现场直播。工作现场直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一种用于高清展示,如“汽车维修”课程不便于全体学生进入车辆内部,教师通过头戴式摄像头直播车内修理的细节操作;另一种用于搬企入校,为避免学生舟车劳顿或干扰企业运营,教师将诸如硬件设备、工作流程等企业资源通过直播展示。

第三,双师协作直播。即一位教师在线下课堂进行教学管理,另一位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开展跨空间教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Onlin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培训项目的主讲教师位于旧金山的家中,授课教室在洛杉矶,主讲教师通过网络直播讲解udemy的操作,辅讲教师在教室内维持和管理课堂秩序,以及即时补充主讲教师授课内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采用类似的模式[9](34-37)。

第四,同步直播授课。在教室内布设直播设备,同步直播授课现场,供因特殊事由无法到校上课的学生或者无进入教室权限的学生收看学习,以解决因时空分离引起的学习障碍和交流障碍,部分甚至为场外学生提供全息投影[10]。

第五,同步混合式直播。它在同步直播授课的基础上将录播内容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香港大学一门硕士课程通过Skype视频直播教学及Panopto录制课堂,为因特殊事由无法到校上课的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教学效果良好[6]。

三、高等院校网络直播教学存在问题及分析

本研究基于TAM及D&M的拓展模型,结合四年网络直播教学实践,将高等院校网络直播教学存在的问题归为教师、学生、直播过程、网络及设备、直播平台五方面。TAM模型用于解释信息技术中使用者接受新信息系统行为[11](319-340);D&M模型旨在评估信息系统成功与否[12](60-95); Ching-Ter Chang(2017)[13](102)、蒋志辉(2017)[14](76-85)等在此基础上解构新的评估维度,拓展构建新的模型用于评估各类在线学习的影响因素。据此,形成上述五个维度的归类问题。

(一)教师

与“教师引导,学生主导”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在网络直播教学活动中作为主导,对教学效果起到首位度作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直播初期会由于经验缺乏遇到各类问题。

第一,言行逾规。网络直播具有公开型和传播性等特点,教师在传统课堂至线上直播室的过渡期间,可能因授课环境的转换而忽视课堂教学的庄重性。

第二,直播感官度低。主要体现为四方面:面对屏幕自言自语的不适感、延时交流感、冷场感及虚拟网络的不安感。

第三,教学资源适植性差。据对施教对象的调查统计,学生主要使用手机观看直播,教师通常使用电脑进行直播,直播教学中涉及的PPT、视频等教学资源主要通过电脑展示。如教学资源没有向手机端移植改造,学生使用手机观看PPT等教学资源时无法清晰浏览。

第四,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网络直播教学环境复杂多样、学习干扰因素多、监管系统弱,教师若选取诸如教学难度高、实践性强等不合适的教学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在直播教学中挂机甚至弃播。

(二)学生

学生是网络直播的施教对象,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互涉”和“互摄”的关系,一方面是教师直播行为涉及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被教师摄入,影响直播行为及状态。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复杂,各类干扰事项促使其学习集中力降低,很难进入学习角色,网络直播教学活动呈现出来的问题如下:

第一,缺席。一些直播平台无法统计到课率,或提供虚高的收听人数;部分学生因节省网络流量、网速慢、手机配置不高而多人共用一台电脑收看直播。因此,教师无法准确判断学生是否登陆直播间参与学习。

第二,挂机。其行为类似慕课的网络刷课,学生在直播挂机的同时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直播平台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判断挂机行为。

第三,课堂“讲话”。类似线下课堂中学生上课讲话行为,部分学生在直播过程中发表与教学无关的弹幕。

第四,间断学习。学生容易被QQ或游戏等娱乐软件吸引,难以实现持续的学习活动。直播平台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判断学生中途下线是否因为手机关机、网络故障或主动下线。

第五,弃课。学生学习一定时间后,因各种原因下线,不再收看直播课程。

(三)直播过程

网络直播教学在筹备及直播中会遇到各类难以解决及意料之外的问题,有些问题随着教师直播经验的增加可迎刃而解,有些问题仍需要教师权衡和破解,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直播时长难以权衡。由于非即时交流、网络延时等因素,网络直播教学需要耗用更久的时间才可以完成45分钟传统课堂教学,增耗时间随着教师、教法、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直播时长的不确定性强。

第二,教学进度难以把控。影响因素涵盖教师直播教学经验、网络延时、设备故障、直播平台故障、疫情隔离等公共突发事件、企业资源对外开放直播的日期变动、教师出差等。

第三,直播次数难以确定。一方面,基于直播需求的教学应用情景的不确定导致每学期直播次数不确定。另一方面,随着直播次数的增加,直播平均成绩呈现下滑趋势。

第四,直播环境复杂。包括网络直播间环境、教师直播环境及学生收看环境。在线上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均容易产生懈怠心理,且无法面对面管理教学秩序;直播间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学生会针对教师提及的某些内容在直播间里相互调侃,分散全体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第五,直播吸引力不强。不同于中小学和考证类教学直播,高等院校网络教学直播难度更大,体现在约束度低、学生主客观学习意愿不强等方面。

(四)网络及设备

网络及设备对于直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诱发缺席、挂机及弃课等行为。网络及设备的问题包括网络问题和设备问题两方面,常见的设备问题主要体现为学生手机卡顿;网络问题可以归为以下三点:

第一,網络卡顿。网络卡顿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舒适度,同时网络卡顿还会导致学生观看直播进度不一,掩盖直播教学即时学习和即时交流的优点。

第二,流量不足。本项目施教的绝大多数学生购买了无限量流量套餐,但是学生会优先将这些流量用于聊天、游戏等娱乐项目,以至于到了月末流量降速或流量不足时,学生不愿意收看教学直播或者与其他人共看。

第三,掉线。掉线原因包括直播平台的系统故障、网络故障及手机故障等,在直播教学中如果发生多次掉线或网络卡顿的现象,学生就会选择弃课或间断学习。

(五)直播平台

适用于高校网络直播教学的平台主要包括综合性直播平台和教育直播平台,网络直播教学中与直播平台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平台选择难以权衡。综合性直播平台的网络舒适度高、界面亲和力强,但是无法统计真实到课率并且学生容易受到平台其他直播频道的干扰;教育直播平台可以进行实名化学习管理,但是网络峰值抗压力差;无论哪种平台,在直播教学过程中总会呈现一定的弊端。

第二,平台教学功能不完善。主要体现为系统无法监测自动/手动挂机行为、学习行为数据不全面且有信息孤岛效应。

四、针对高等院校网络直播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

第一,言行合规。一方面,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网络直播教学管理政策与方案,教师依此约束和规范网络直播授课行为。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强化自我防范意识,确保网络直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第二,加强直播练习,经验拟合学习。随着直播次数的增加,教师可逐渐消除面对屏幕自言自语的不适感及延时交流感;随着直播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可解决冷场感和虚拟空间不安感的难题。

第三,改造教学资源以适应手机教学。首先,建议使用PPT、电子手写板作为教学主资源,尽量避免在直播教学中使用各类富媒体;PPT字体需要加大,单幅页面内容应简洁明了。其次,直播画面层级设置规范合理,PPT和教师镜像的位置、比例协调,直播画面建议使用双层画面,即“主画面(PPT等教学资源)+右上方小画面(教师出镜)”。

第四,选取适合网络直播的教学内容。结合直播教学应用情景及网络直播特点,直播教学内容推荐以下两种类型:1.理论性强、难度低的内容,以便学生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较为轻松地掌握这些知识。2.课堂无法展示的内容。

(二)学生

摒除个体因素,学生的缺席、挂机等行为主要受到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师通过改善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有效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

第一,网络直播教学策略的经验拟合学习。总结的策略包括以下五种:1.找“托”,直播初期利用部分学生进行试播演练;直播过程中要求在直播间积极引导学习话题、带动学习气氛。2.教师出镜,据反馈,教师出镜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起到隐性监督作用。3.“以考促检,以考代点”,直播结束后要求学生立刻完成基于直播内容的测试,测试题目随机生成并通过问卷星等App进行推送,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得分较低的同学可认定为“没有认真听课”,没有完成的同学视为“缺席”,通过课后测试代替点名的功能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4.记笔记,要求学生记录直播课堂笔记,并在线下及时检查及评比优秀笔记。5.积分制,针对互动较好的同学给予课程加分;直播课堂笔记记录认真的同学给予课程加分等。上述策略还可以解决直播环境复杂、直播吸引力不强等教学难题。

第二,规范教学环境。要求学生在无噪音、网络速度快、无干扰的环境中收看直播,以便营造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针对直播间“讲话”的问题,可采用教师转移话题或房间管理员禁言的方式消除。

(三)直播过程

第一,灵活设定直播时长。一方面,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设定直播时长,根据经验总结将单次直播时长定在1至2小时较为适宜。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学习状态机动调整直播时长,实时网络流量、直播平台服务器承载能力等不确定因素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线人数统计、弹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据此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合理安排及调整教学进度。教师通过多次练习可逐渐把控单次直播进度;企业教学资源、课堂无法展示的内容优先考虑使用直播教学;理论性强、难度低的内容作为备选型直播,当教师因出差或“教师—学生—教室”冲突导致无法线下补课时,可将该部分课程机动调整为直播教学。

第三,限制直播次数。网络直播是教学辅助工具,不可取代全日制高等院校日常教学工作中的线下教学,建议每门课每学期的开播次数控制在6次/12课时以内,因为随着学生对直播教学的新鲜度逐渐下降,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同步降低;不建议连续多日/多次开展网络直播教学活动。

(四)网络及设备

第一,确保教学设备能够适应网络直播的要求。教师要选用系统流畅的电脑、出声清晰的话筒及高清摄像头;学生使用的手机如果存在卡顿现象,建议采取共用、借用等方法解决。

第二,提升网络舒适度。具体方法包括升级带宽及“错峰”授课。各地网络基础条件差异较大,比如疫情防控期间集中上网学习,多个教育直播平台均出现了网络拥堵和服务器坍塌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当地网络服务能力、学生分布等做好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开展“错峰”登录学习。

第三,月初开播。月初通讯流量充足并且网速较快,可以减少卡顿、掉线等现象发生。

(五)直播平台

第一,遴选合适的平台。教师可不局限于在教育直播平台遴选直播平台,应充分考虑课程特点、教学需求等因素并组织部分学生参与试用多个市场占有量大且口碑高的直播平台,综合权衡用户体验、直播操作、教学管理等因素,选取适用于课程教学的直播平台。

第二,熟悉平台功能,教师在直播前需尽快熟悉直播平台的功能,可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试播及功能测试,避免常规直播教学因操作不熟练而耗时过多甚至引发教学事故。

第三,完善平台功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直播教学的大规模应用,各大直播平台应充分重视网络直播教育这一蓝海市场,结合高等院校网络直播教学的需求拓展系统功能、升级漏洞补丁,为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教学服务。

五、结语

调研及直播测试结果表明:网络直播教学并非想象中低效及混乱,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可有效保障教学秩序,学生喜欢并且希望更多的课程采用直播教学,教学效果好于慕课。网络直播的跨时空教学功能可以解决送课到家、异地授课、搬企入校等教学难题,可作为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中的一种形式,被更多的教师、课程及学校所采用。

参考文献:

[1]甘晔.基于在线直播课的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7(11).

[2]周进,安涛,雪婧.移动互联时代下直播教学模式构建与案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29).

[3]Maren Y F, Sanjay M, Jerad M G. Using the Periscope Live Video-Streaming Application for Global Pathology Educa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J]. 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 2016(11).

[4]Poce, A, Francesco R, M Rosaria. Use of Webcasting and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dvances ,2017.

[5]R Boelens,M Voet,B Wever. The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Response to Student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ructors Views and Use of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in Blended Learning[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8(120).

[6]李秀晗,朱啟华.直播技术在高校混合式教学中的新应用——基于香港大学同步混合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

[7]倪俊杰,丁书林.O2O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

[8]减法日记.90后美女成“学习界”的网红   靠直播授课一天收入过万元[EB/OL]. https: //new. qq. com/omn/20180807/20180807A07VD8.html,2018-08-07.

[9]Pan C.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Dual-Teacher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in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Shanxi Radio & TV University,2017(3).

[10]新浪教育.北邮这门课太酷了!5G&4K全息投影远程直播授课[EB/OL].http://edu.sina.com.cn/l/2019-09-20/doc-iicezueu7152928.shtml,2019-09-20.

[11]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 1989 (3).

[12]Delonewh, M.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Bariable[J]. Information Systems Reasearche,1992(1).

[13]Ching-Ter Chang,Jeyhun Hajiyev,Chia-RongSu. Examining the Students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E-learning in Azerbaijan? The General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learning Approach[M].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2017.

[14]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胡萍,黄琰.在线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直播情境与录播情境比较[J].开放教育研究,2017(4).

基金项目:江苏开放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线上直播+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8-ZD-01)。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
中国移动为“停课不停学”护航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