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时代的高层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2020-03-18卢红玲刘睿韩亚峰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培养模式

卢红玲 刘睿 韩亚峰

摘   要: 媒介融合与媒介转型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能力组成和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新闻传播教育院校应明确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学界业界协同的双导师制、打造真实的媒介融合实践平台、改革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媒介融合   高层次   传媒人才   培养模式

二十一世纪以来,媒介融合、大数据及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促使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传媒产业发展进入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时代,“智能+”立体传播新格局正在构建[1]。新的媒体生态环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组成和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92-98),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作为一种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位教育,如何适应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传媒产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成为新闻传播教育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的新闻与传播硕士开设于2010年,是为适应国家发展整体战略需要及新闻传播业对应用型传播人才的急切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30-35),在当前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对传媒产业的人才供给质量。

一、当前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模式传统,生源质量与专业学位契合度不高。

生源质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各高校专业学位的招生模式与学术型学位的招生模式几乎相同,重视理论知识的考察而忽视实践技能的考核。对专业学位来说,更应该考查和强调的是考生实践技能及入学前的实践经历、实践成果等,招生单位拥有的招生名额和自主权有限,对于不同来源考生的入学要求难以明确区分,对有实践经历的往届生和应届本科生没有学校的录取自主权,造成生源质量与专业学制的契合度不高,影响生源质量。

(二)培养目标及路径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趋同。

自2010年以来全国共有500多家高校设置了此专业学位。有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校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培养路径的边界不清[4],培养方案单一,培养目标趋同。有的学校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虽然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上进行了区分,强调了差异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实践安排、毕业设计、评价标准等方面并无明显区分。另外,有的学校专硕与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存在交叉和重复现象,培养模式雷同。

(三)双导师制落实不力,流于形式居多。

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必须融合学界、业界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界业界相结合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共同助力研究生培养。但在目前多数培养院校中,双导师制难以真正落实。大部分高校都聘请了来自传统媒体或新媒体单位的专业人才作为业界导师或行业导师,但多数业界导师难以真正融入研究生的教学与实践当中。仅有少部分行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课程教学,或者进行实际指导,大部分行业导师只是挂名,或者只负责给研究生介绍实践岗位,因此,双导师制大多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做到资源整合和人才共享。

二、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

河北传媒学院是全国具有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资格的五所民办高校之一,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新闻与传播硕士”项目正是针对国家新闻传播行业领域所缺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立的。按照教育部精神及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及特点,结合学校优势与特色,学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自新闻与传播专业申报立项之日起,学校便确立了培养服务京津冀新闻传播和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学校要培养的是能服务新闻现场的从业人员,而非研究者、理论家;培养的是能从事新闻传播实务的多面手,既具有宽厚的新闻传播理论背景,又具有熟练的基本业务技能,还必须掌握运用新媒体技术、网络数字化传播手段的能力;服务的目标是京津冀首都经济圈,围绕京津冀地区广播电视和新闻业,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响应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加快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学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加强服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所需图片处理、视频剪辑、数据可视化、移动采编、舆情监控和大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培养。

2.创新“三年三段制”人才培养模式。

媒介融合新形势下的新闻人才培养,既要求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相关知识,具备运用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新闻问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又要求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具备熟练掌握和使用新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加工和编辑新闻信息的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学校确立了“三年三段制”的培养模式。

第一階段为课程学习阶段。课程设置落实媒介融合理念,引入媒介融合发展技术、全媒体视频制作、舆情分析等理论与实务相关课程,同时强化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教育,突出通识素养教育与新媒体传播技能训练交叉培养。第二学年为在岗实训阶段。这一阶段是为加强实训环节、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设置,主要进行案例分析与作品创作。第三年为学位“论文+作品”创作阶段。学位论文必须与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论文形式可以是媒介融合或媒体转型设计方案、媒介融合业务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成功媒体转型案例分析等。这一阶段通过综合运用前两个阶段所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新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打造能够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胜任融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生产、报道、编辑与数据分析、社会化运营与管理、舆情监测、危机公关等各方面的高层次实务型人才。

(二)打造学界业界协同的“三导师”队伍。

学校充分利用民办学校灵活的机制优势,开创性地提出了“三导师制”,即除自有导师队伍外,又建设了一支业界导师队伍和一支知名高校导师队伍。业界导师均为工作在专业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业界专家。这些业界导师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务课程的讲授、实践项目的引领中。此外,还聘请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作为研究生第三导师,定期驻校,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新闻传播学科前沿,掌握最新研究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学校、业界、知名高校三位导师在课程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作品和论文创作等培养过程中,各负其责、协同指导,为新闻与传播硕士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质量保障。

(三)搭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工作室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专业学位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新闻与传播硕士的改革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导向,注重新闻传播实践。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方式、流程和信息编辑处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积极拓展实践渠道,搭建和创造贴近新闻现场的实验条件和实践平台,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媒介生产环境,熟悉融媒体、新媒体技术下的新闻采编制作流程,激发专业兴趣,培养创造力。为此学校搭建了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工作室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如学校融媒体实验中心对接行业一流技术,拥有形态多样的融媒体呈现方式,可实现“一次采集、多屏分发”的融媒体传播要求,将多种媒介形式进行统一平台的融合管理,让学生在校内就能通过与业界“零距离”对接的融媒体操作平台熟悉融媒体新闻产品生产流程,形成较强的融媒体行业适应能力。学校与省内外多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单位合作,建立研究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设立工作室,把业界各类项目引进校园,研究生通过项目提前介入行业状态,在做中学、学中练,使专业理论得到升华,专业技能得到提升。

三、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把意识形态工作和新闻思想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要求提高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加快培养会使善用“十八般兵器”的全媒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作为服务地方的普通高校应紧紧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敏锐捕捉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出击,加快参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步伐,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功能,在基层舆论引导中发挥智库和支撑作用。

(二)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打造媒介融合实践平台。

专业硕士的职业取向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导向。在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学位论文评价上都应该突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方法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演练等贯穿课程教学始终;给研究生创造更多的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学位授予不以论文为唯一标准,鼓励研究生更多地将在实践中完成的新媒体视频案例分析、舆情分析报告、危机公关策划案、媒体转型设计方案等作为学位论文。在校内实践平台建设上,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打造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媒介融合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够获取更多真实的从业经验;在校外资源建设上,加大校媒合作、产教融合的力度,加大新闻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中接受训练,切实提高媒介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切实落实双导师制度,加强业界导师队伍建设。

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新闻主管部门、媒体、传媒公司等政府、行业、企业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吸引和聘请更多的业界精英、行家里手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制定切合可行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高薪延聘行业精英、一线专家进入课堂,指导实践、作品创作,将新闻行业的前沿动态、技能技巧和媒介实践经验传递给研究生。同时学校要完善业界导师指导制度,加强业界导师与研究生的指导交流;安排研究生到导师所在单位实习实践,近距离感受新闻现场。学校要为业界导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充分调动业界导师的积极性与活力,使其能够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实现实践的理论化与体系化。

(四)完善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人才培养顺利实现。

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应成立研究生教育主管单位、新闻院系、学科级或导师组和教学督导组三级研究生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完善研究生培养管理、学位授予、行为守则、学术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毕业论文(作品)开题、中期考核、原创性检测、匿名送审及论文答辩各环节质量标准,组成由学校领导、业界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广泛参与的评教评学体系,落实导师负责制、作品展示汇报制和实训实践考核评价制,坚持日常督导检查与专项督导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活动,形成由“监控—反馈—矫正”等环节组成的质量保障闭环系统。

媒介转型和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既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又给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变革带来了新机遇。面对新闻传播业态的深刻变革,面对新闻传播行业对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的急切需求,新聞院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推动社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徐立军,丁迈,等.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李荣.职业标准与通识素养的价值平衡[J].教育研究,2016(5).

[3]郑保卫,徐泓,等.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J].国际新闻界,2009(7).

[4]张淑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立项编号:JRS-2020-3017。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培养模式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