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索

2020-03-18马媛媛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马媛媛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作用于教育对象,对其思想政治素养产生积极效果。为了引导大学生学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和获得感,必须深刻把握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要求,明晰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探析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以人为本,推进“传”与“习”的平台建设,把握“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发挥“知”与“行”的同步效应。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思政课实效性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要求

(一)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材化,实现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

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进行教材编写,并组织专家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按照理论创新的逻辑、实践创新的路径、学科发展的规范、学理阐述的要求编写教材,做到符合政治要求、符合规律要求、符合学习范式要求、符合质量要求①。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专业、生理、心理、思想发展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认识,结合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的科学方法和路径,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各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和讲授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意义,学习科学理论,并从中汲取方法论的转化运用。通过专业知识指导大学生观察世界、分析世界、了解世界,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真正厘清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教材保障。

(二)把思政课教材教案化,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将思政课教材通过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因地制宜,把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呈现给学生,努力落实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为此,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点在于教师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教。第一,真学。思政课教师要沉下心来学原理、学教材,把握重难点,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课堂教案;第二,真懂。真正参透其中包含的对于国家和平稳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建设者的深切期盼;第三,真信。将所学所感真正转化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事业布局和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坚定理论自觉;第四,真教。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授课方式和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其他多种系统完备的路径,充分运用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路上的生动素材,真正将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凝练成一个个催人奋进的中国故事,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实现质的飞跃。

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意义

在把握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的关键环节和基本要求的情况下,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从理论和现实层面体悟提高大学生思政课实效性的意义,促进思政课教学质的发展,为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作出不懈探索。

(一)理论意义。

凝聚思想共识,把握“四个意识”。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新时代思政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办好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决心。高校是培育各类人才的主阵地,是思想荟萃、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连接学生和社会共情的重要纽带。除此之外,认识到网络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再结合高校宽松、庞大的环境特征及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状况和思想认识的不同,凝聚师生思想共识,使其把握政治意识,培养政治素养;具备大局意识,服务国家和集体利益;明确核心意识,做到紧密团结;明确看齐意识,拥有正确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思政课学习的实效性和获得感,确保大学生拥有正确且坚定的政治立场,使其不仅能够从微观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且在宏观的视野下厘清发展大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

增进理论认同,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有利于推动大学生走在党提出的各项理论政策的最前沿,促使大学生扎实学好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里程碑意义,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与此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波澜历程,进一步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紧跟党的步伐接续奋斗、不断完善。通过由浅入深的理论探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究竟“特”在何处,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系统深入学习“中国之治”的13项制度原则;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各方面发展成就中奠定的深厚底蕴和提供的不竭力量之源。引导学生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独特价值角度进一步加深认识,增进大学生对于“四个自信”的理论认同。

汇集全体力量,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有助于大学生深刻領会党的服务宗旨和性质,明晰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近代以来党带领人民反帝反封建、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向着复兴之路前进的历史进程演进的必然结果。通过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学习了解党史和国史,深入体会党的领导优势,使大学生群体汇集思想共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历史资料反观中国的近代史,就会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战火洗礼,不屈不挠,浴血重生,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了一片燎原之势,从无到有建立革命根据地,传承红色记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党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硕果累累,不断带领中华儿女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提高大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转化率和思政课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深刻领悟上下齐心的磅礴力量,明晰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因此,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对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现实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思政课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将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使大学生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经济、知识、信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有利于充分挖掘思政课的内在优势,规避外在风险,做到扬长避短,高质量地贯彻落实思政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发展时期,即将步入工作岗位,正是施展抱负和做出成绩的关键阶段。通过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加强德育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知、情、信、意、行的良好结合和转化,从而对自身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再通过学理性语言的使用,进一步把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生动事例和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主观体验,以此为标准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既以学生为中心,又对思想道德素质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

加深情感认同,讲好中国故事②(31-35)。提高思政课实效性,有利于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实现更高远的价值追求,激发自身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大地,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将学习视野从一页一页的课本转向现实的社会发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国防等多个方面看待中国的发展和为此所做出的努力,深刻诠释中国的发展全貌和发展取得的成就。将汇集的中国故事鲜活生动地讲给身边的人,共同关注国家发展。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熔铸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需要一代代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接续奋斗。大学生在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见证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开启新时代崭新篇章,激励大学生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负韶华,奋勇前行。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路径

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对于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需要深入挖掘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获得感,不断推进德育教育。

(一)推进“传”与“习”的平台建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道”起于“传”。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建设发展,当今“授业解惑”不仅局限于传统课堂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还涌现出了许多网络教学平台。为此,要想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使大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平台建设。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面,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开拓和丰富大学生的学习渠道。例如,“慕课”平台的建设,依托高校开设思政公共课,由各个高校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消除校别差异和空间距离,为各地大学生提供学习的共享平台,还可以领略不同名师的教学魅力,从多种角度开拓学习思路。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电视节目这一平台进行思政课建设,例如广受好评的“这就是中国”“一堂好课”等,邀请学科领军人物授课,同时邀请不同高校的学生代表作为场下观众,共同探讨解惑。这种学习平台既有庄重感,又有参与度,非常值得借鉴推广。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必须树立前瞻意识,推进“传”与“习”的平台建设,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把握“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一堂课的“教”与“学”从来不是单方面进行的,为此要努力寻求双方的平衡点,达到1+1>2的效果。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增进师生的双向互动,产生师生共情,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开阔教师的授课思维,使课堂内容更加多样化、广延化。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思政课的活跃氛围,增加讨论度,从“重在参与”到“全员参与”,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获得感。对于教师来说,课堂的双向互动可以激发教师不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授课内容的动力,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寻求最契合的呈现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双向互动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自觉求取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途径提前预习授课内容,从而对授课过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在双向互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会进行思想和知识的交流碰撞,产生头脑风暴,进一步拓宽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教学过程的环环相扣,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发挥“知”与“行”的同步效应。

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聚焦对社会现实问题、对大学生现实状况的关注。使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在学科和学术上完成“入眼,入耳,入心,入脑”的内化之后,继续着眼于推动“入行”的外化实践,使大学生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感,通过实践活动继续深化理论认识,发挥“知”与“行”的同步效应,打通学好思政课的最后一公里③(107-112)。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固化、对象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想状况,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此同时,要认识到思政课不仅要解知识之惑,更要解思想之惑,为此要拥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争议问题,从学生的日常关切出发,既要理直气壮地讲清楚正确的观点,又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敢于亮剑,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事物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批判,积极引导学生对鱼龙混杂的思想观点进行辨析甄别、去伪存真。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提供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知、情、意、行的感悟和体悟,促使学生锐意进取、积极学好思政课。

注释:

①陈宝生.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N].光明日报,2018-07-24(013).

②陈曙光,杨洁.中国故事与中国话语[J].湖北社会科学,2018(04).

③王易,茹奕蓓.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

參考文献:

[1]张楠.发挥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导刊视点,2019(07):1.

[2]苏雨恒.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笔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5):13.

[3]陈宝生.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头脑[N].光明日报,2018-07-24(013).

[4]陈曙光,杨洁.中国故事与中国话语[J].湖北社会科学,2018(04):31-35.

[5]王易,茹奕蓓.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3):107-112.

[6]汪亭友.坚定信念、不辱使命,努力上好思政课[J].本科思想政治理论教学,2019(08):90-94.

[7]艾四林,康沛竹.守正出新,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03):4-8.

科研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宁夏高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有效路径研究,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18NXJA01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