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互联网时代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2020-03-18田为将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田为将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民俗体育的含义与起源,对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集美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龙舟竞渡的现状及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探索高校龙舟竞渡发展传承的优势、面临瓶颈的原因、当下主要的限制因素等,最终权衡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并推广,旨在利用互联网的多样性与时代媒介的开放性,发扬龙舟竞渡项目优势,使之能以互联网为载体,以高校为依托,继续传承发展,走向社会,走向国际。

关键词: 民俗体育传承   高校龙舟竞渡   互联网时代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龙舟竞渡属于一种传统民俗体育,起源于端午节,不仅保留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底蕴,还具备传统民俗体育的特征、鲜明的特色。如何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始终是时代的话题。现如今,互联网与信息大数据化,恰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良好的契机。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把握良好机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秀传统文化”新型模式的优势,积极探寻新时代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路,对于互联网时代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赋予龙舟优秀传统体育资源,对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国际化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将龙舟竞渡项目发展为奥运项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相关培养计划,即以高校范围内的推广发展为起点,逐步深入社会,提高全民接受度。基于当前社会背景,目前高校龙舟竞技项目发展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与不符合,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项目发展的初级阶段,综合分析当前高校龙舟项目的内外部条件,对传承发展的优劣势、机遇、挑战等加以多方位评估分析,并对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

1.高校龙舟竞渡传承与发展概况

1.1起源与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龙舟竞渡项目走进高校。为庆祝“引滦入津”五周年,天津市政府举行龙舟邀请赛,其中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次代表高校队伍参加比赛,就此我国高校龙舟运动正式拉开帷幕[1]。几十年来龙舟运动相继在各大高校开展,已有多所学校成立龙舟队伍。1990年,广西民族大学率先组建龙舟队,成为广西乃至全国高校在龙舟竞渡运动中的先行者。这支队伍一直专注于龙舟体育运动的训练研究,对促进龙舟竞渡运动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1999年,天津体育学院成立龙舟队,开创了北方高校龙舟运动先河。这支队伍多次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最好成绩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但由于后期在龙舟队管理和组织上存在问题,逐渐淡出了中华龙舟大赛赛场。2005年,聊城大学组建龙舟队,曾远赴海外多国参加邀请赛。2017年聊城大学龙舟队获得“中国龙舟大赛青少年组年度总冠军和年度总积分冠军”,2018年代表中国参加龙舟亚锦赛,先后获得国家级比赛奖项241项,金牌90枚。2014年集美大学组建龙舟队,随之不久即在“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邀请赛中获得广泛关注,在最终决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2014年初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成立龙舟队,虽然是一只新生队伍,取得的成就却不容小觑,曾在2016年的第十届国际龙舟俱乐部锦标赛中获得2000米冠军,江苏省运会中获得第三名与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随着龙舟运动越来越普及,更多的高校成立龙舟队,赛事组织、比赛流程日益成熟,参赛高校数量逐渐增加,展现出了龙舟竞渡项目在高校发展的美好前景。但是由于目前龙舟训练场地稀缺、培养训练相关经费紧张、教练运动员等人才缺乏、高校学生学习与开展训练之间的矛盾、深入发展理念不清等问题,仍有很多不乐观因素限制着它的良性传承与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龙舟竞渡项目的一大特色是民俗性,近年来高校龙舟赛事不断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就其传承现状与发展趋势,很多学者立足当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调查。如伍广津《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趋势探究》、于晓梅《试析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文章对高校龙舟运动的竞技发展在发展现状和趋势、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调查。在龙舟运动文化与高校文化建设方面,李世平《析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武学鹰、张家林、路鹏《高校龙舟运动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3]相关文献均对校园文化发展与龙舟竞渡运动间的联系和影响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欧洲龙舟联合会、国际龙舟联合会相继成立于1990年、1991年,随后亚洲龙舟协会于1992年成立[4](98-101)。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国际龙舟行業协会的成立,龙舟运动变得广为人知。2010年中国龙舟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各级政府和民间自发组织的各类龙舟活动达2000多项,参赛人数有百万人以上,现场观众总计6000万人次[3]。根据数据分析可知,虽然各联合会、协会成立时间相较滞后,但龙舟运动发展前景乐观,以竞技性与流行性吸引着大量群众,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3制约因素。

作为我国传统民俗体育的典型代表,即使具备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仍面临着瓶颈与挑战。例如,在文化传承方面屡屡受挫、实际训练时的最终效果欠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取得民俗体育文化的长足发展就需要正视其在现代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不足,改善传承方式,促进其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主观方面,影响的主要因素即文化入侵带来的负面效应,现代观念的转变。互联网时代,信息多元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日益降低,保护意识日渐淡化,文化内涵的质量标准随之递减。

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外,客观存在的不合理机制、模式也是影响龙舟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据实地调查总结得知,大学生龙舟运动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①一些高校教练员未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训练情况有效结合,使龙舟竞渡活动难以成型发展,限制了规模的扩大;②专业运动员与大学生运动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未能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对训练模式进行侧重性的调整和改变,未能主观能动地选择更加合适的训练方法;③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龙舟运动员的体能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没有完整的研究体系,无法做出客观恰当的评价,更无法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2.高校龙舟竞渡传承发展的优势

2.1互联网时代国家政策的支持。

龙舟运动起源于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是一项将丰富思想内涵与竞技运动完美结合的水上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龙舟赛事的发展前景变得愈加广阔,龙舟赛事的市场化逐步成为一种趋势。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已达272所,有资格筹建高水平龙舟运动队的学校却相对较少,其中两者均具备的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1所[5]。就整体趋势来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互联网的隐形推动下,大学生龙舟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美中不足,需要转型创新发展。

2.2学生兴趣是根本,场地设备是保障。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传承和发展,龙舟竞渡已传出国外,成为承载中国文化,倍受各国人民喜爱的国际比赛、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态。近年来社会对人才文化素养、意志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教育学习氛围日益浓厚。本文以大学生对龙舟竞技的兴趣作为研究目标,对三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近68%的大学生对龙舟竞渡感兴趣,10%的大学生对龙舟竞渡不感兴趣,绝大部分认为互联网促进了龙舟竞渡的传承,提供了发展机遇。由此可知,高校作为传统文化厚植的土壤,与面向大学生发展龙舟文化的价值目标追求相契合,能够以良好的人文基础为项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互联网信息时代带来的机遇不失时机,打造“互联网+”已是社会共识。

除此之外,符合训练要求的场地是龙舟运动开展的项目基础,也是根本保障。在水域条件要求方面,三所高校均位于大学城内,有便利的交通和河流体系。天津体育学院龙舟队主要在团泊湖、东丽湖及临潮湖进行龙舟竞渡训练,集美大学龙舟队的主要训练场地是集美半岛龙舟池,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龙舟队的训练场地为羊山湖。

2.3高校龙舟竞渡竞赛体系的日渐完善。

龙舟赛事管理体系基本建成,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龙舟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每年中华龙舟协会在三月初到十月中旬组织赛事,历时近十个月,旨在发展发扬传统民俗体育,向国外友人展现我国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以中国为圆心,龙舟运动凭借独特的形式,不断向世界各地传播龙舟的独特魅力。如今,“全球化”已成为国际重要课题,提升文化软实力、促進“文化全球化”是重要的发展趋势。龙舟运动可以乘此东风,在国际化推广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继1976年首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中国香港举行后,世界各地争相举办龙舟竞渡友谊赛。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传统龙舟体育文化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扩大了龙舟运动的内涵与外延,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国家软实力,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大融合。

中华龙舟协会现行的2014版龙舟竞赛规则与龙舟竞赛裁判法,从龙舟运动的概念定义、竞赛形式、竞赛组别、各组具体竞赛项目、规则的适用范围、比赛场地、设备与器材统一规模,到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参赛人数、正式队员和替补队员、参赛准则设定了全面的要求;针对裁判员的守则、裁判员的等级制度管理、裁判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人数规模、各裁判职责、后勤医疗等方面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目前,针对竞赛的检录起航、途中、终点的各类问题已成立相关总结处理、仲裁委员会;编写了水上安全条例、反兴奋剂条例;在赛事规例的锦标、赛事成立、赛事分组、编排原则、比赛间歇时间、场地平面示意图、参赛费用及竞赛规则、规例、规程的关系、申请承办比赛的程度等方面也确定了标准[6](201-202+204)。通过制定这一套完整的竞赛规则,不仅为各项龙舟比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还为将来日后龙舟运动长久的蓬勃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石,为龙舟运动烙上了时代印记,注入了时代内涵。

3.互联网时代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发展新探索

3.1政府出台政策,加强互联网传播。

作为传播中华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媒介,互联网的发展使一度被忽视的民族文化重获生机与活力。不断挖掘濒危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潜能,建立与传统民俗体育相关的协会组织,是政府推动民俗体育进步发展的职责所在。

向世界宣推龙舟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社会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中进一步剖析传统文化的实质和内涵,推动其有效传承和持续发展。

3.2充分利用互联网对龙舟竞渡传承进行创新发展。

创新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播主要借助书籍及图片传播,若不考虑这一条件,仅仅通过此种方式则很难琢磨透彻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崛起为以科技成果转产力为主导、专业化分工的当代社会带来了诸多便利。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已经存在的图像、文字、视频相结合,研发出能够揭示传统文化内涵的“新型信息化互联网功能”平台已经是时代的呼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设计不同的“新型信息化互联网功能”,第一,青少年儿童群体,该群体的主要特征是年龄较小、思想认知不成熟、片面局部对待事物。根据这一特征结合现有网络技术设计出适应该群体的互联网服务产品,例如动画片叙述、游戏通关、童声音频,使传统文化以生动灵活的形式融入生活中,更贴合受众的年龄阶段。第二,年轻群体,“新型信息化互联网功能”首先在内容上要与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需求相契合,例如年轻人需要大量的人际交往,可以宣传一些与人交往的中国传统美德,不仅符合群体所需还蕴含了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上创新大众传播关系,新型传播媒介互联网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始终保持实时对话关系,彻底打破了以往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全民参与、实时讨论、及时建议,从而不断增强大众凝聚力和文化归属感。第三,老年群体,老年群体并不是互联网产业的主要受众,大部分老年人并没有感受到“新型信息化互联网功能”带来的便利。对于老年群体,我们应该设计专属的互联网简易操作教程,并传播更多具有历史真实性和浓厚文化底蕴的内容,使老年群体不再远离互联网。

4.结语

传统民俗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体育文化,又是生活文化,本身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为深入研究龙舟竞渡项目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方向,本文以三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国家政策、学生兴趣、培养体系、互联网+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互联网时代应该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互联网信息传递、实时、互动联系等特性发展龙舟竞渡项目。

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于落地。任何一种民俗体育离开本土文化都难以取得长久进步与发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增强公众的文化自信,结合文化孕育背景,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以打牢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为主,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将关注点放置于创新能力层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为传统民俗体育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除按照国家标准安排各科教学之外,还需配齐体育器材,选定适宜场地,保障经费,形成特色课程的体系化教学。

在高校體育传统文化训练方面,既要处理好经验选材与科学选材之间的关系,更要结合传统文化背景教育,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素养。同时,充实优秀师资力量,打造高校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骨干队伍。

溯本求源,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成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重要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使龙舟竞渡项目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高校作为人才的供应站,对推动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人才培养任务完成、社会生活方式进步有着重要的职责使命,对于促进民俗体育的新发展、新进步,传统文化的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平越,孔庆涛,我国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0(14).

[2]侯学凯.运用SWOT分析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开展龙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R].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18.

[3]李汝春.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高校龙舟运动发展的分析与阐述[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2.

[4]伍广津.高校龙舟竞技运动发展趋势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9(3).

[5]张良志,李莉,王庆然.大学生龙舟运动员专项力量研究的意义、不足与趋势[J].新课程·中旬,2015(1).

[6]何建鹏,高晗.高校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武汉“同城双星”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6).

项目名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时代民俗体育传承研究(课题编号:2019SJA0528)。

猜你喜欢

互联网时代
论互联网时代下的平面设计变革——威客的双刃剑
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的分析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浅议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