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女性弹性退休年龄研究

2020-03-15赖明明李志云

关键词:退休年龄第三产业比重

赖明明,陈 霞,李志云,王 颖

(1.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118;2.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北京 100048;3.邢台学院会计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4.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 深圳 518035)

1978 年5 月2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两个文件《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 号)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 周岁,女工人50 周岁。该规定沿用至今。

改革发展到现在,我国企业用工早已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但是,在退休年龄上依然执行女干部与男干部,女干部与女工人不同的退休年龄政策,这不仅会引发矛盾,而且女职工退休年龄明显低于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也引起制度间的不平衡。

刘晓光、刘元春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可以明显提高劳动力供给能力、促进经济增长。[1]田立法、梁学平等学者认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高、身体健康、收入高的居民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接受度更高。[2]陈莹采用渐进模型理论分析了我国采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优势,并提出与二孩政策协同推行、与养老金并轨相适应、推行弹性退休机制、建立配套激励机制鼓励延迟退休等相关对策建议。[3]马蓉认为目前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初步形成,但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将会导致人力资源消耗过多,应该灵活、有弹性地运用延迟退休制度。[4]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实行女性职工弹性退休年龄政策的原因。

一、女性人均寿命延长明显

改革开放已经40 年,我国的国情已经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人口老龄化态势,亟需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女性退休年龄。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指数不断上升。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就是人均寿命,我国2015 年人均寿命76.34 岁,其中男性73.64 岁,女性79.43 岁,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比1990 年分别提高了7.79 岁,6.80 岁,8.96 岁,即相对1990 年提高了11.4%,10.2%,12.7%,相比之下,女性的寿命提高得更多。

表1 世界主要国家2019 年人均寿命及排名

从表1 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寿命在亚洲主要国家中已经超越了除日本之外的大多数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已经不大,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提高速度将使得我国人民的人均寿命逐渐赶上欧美发达国家。

二、女性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明显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受教育程度。2008 年,高等学校女生入学率达到20.85%,超过男生高等学校入学率,2015 年女生高等学校入学率超过50%,而且与男生的高等入学率差距越来越大(见图1)。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女性的素质和能力都在大幅度攀升,女性提前退休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通过国家之间比较发现,我国是女性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我国妇女退休年龄50 岁,不仅低于越南55 岁,而且低于G20 国家以及与我国关系密切的金砖国家。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妇女退休年龄都在60 岁以上。其中,韩国60岁,英国、美国、德国超过65 岁,我国香港65 岁(见图2)。

图1 男生、女生高等学校入学率(单位:%)

图2 全球主要国家妇女退休年龄

包括医生、教师、科研人员、律师在内的许多专业技术岗位,五六十岁正是经验丰富、技艺纯熟的阶段,而且这种高端人力资源的替代弹性较低。现有退休年龄的硬性规定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女性体力要求降低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持续上涨。1985 年以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于第一、二产业,1985-2011 年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低于第二产业,2011 年以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特别是女性就业对体力的要求进一步降低(见图3)。同时我国女性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数据显示,在2000 年前后,女性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超过第二产业,2009 年前后,女性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例超过了第一产业,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女性在第三产业中就业比重迅速提高;伴随自动化水平提高以及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女性在第二产业中的就业比例也超过了在第一产业中的就业比例(见图4)。

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其经济学含义是显示我国包括医生、教师、科研人员、律师在内的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口及就业岗位持续上涨,而第三产业多数岗位对体力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反而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高。因此,第三产业能够容纳更多的妇女,第三产业的产业特点与妇女的成长与生理特点合拍。

图3 我国三产业在GDP 中所占比率(1952-2018)

图4 我国妇女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比率(1991-2018)

四、出生率下降及养老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虽然近年来我国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出生率并没有显著提高,甚至在2018 年出现了下降,2018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相比2017年下降了1.49 个千分点,而同时我国人口死亡率比较平稳,大体在7.1‰左右,对应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51 个千分点(见图5)。

劳动力数量供给减少。据调查显示,2014 年首次出现劳动力资源总量绝对下降的现象,比上年减少113 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10 年开始下降,到2018 年累计下降了3.33个百分点。2018 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为99 357万人,相比2013 年下降了1 025 万人(见图6)。

图5 我国2010 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折线图(单位:‰)

图6 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变动趋势图

劳动力减少,直接后果就是工资上升。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看,从2010-2017 年由36 539 元提高到74 318 元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均增长10.7%,远超同期我国GDP 增长速度。

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相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仍处于低水平,但是明显高于东南亚等周边国家。2018 年,美国人均收入为36.1 万人民币,英国为29.2 万人民币,德国为26.5 万人民币,而新加坡为34.7 万人民币,中国香港为27.4万人民币,高于俄罗斯5.6 万人民币、巴西5.3 万人民币、菲律宾2.2 万人民币、越南1.5 万人民币、缅甸0.9 万人民币,孟加拉国0.9 万人民币,和马来西亚7.6 万人民币、土耳其6.0 万人民币相当。

根据1956 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8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人口数量为24 94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17.9%,65 岁以上人口为16 658 万人,占比为11.9%②数据来源:2018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比2010 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上升了4.64 和3.03 个百分点,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2020 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2 亿,到2030 年总人口达到14.5亿,到2030 年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25%。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养老金负担逐浙加重。

从收入来源看,近几年,征缴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财政补贴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为稳定,相比2010 年大幅度下降,2010 年征缴收入占比为82.8%,该比重2017 年为77.1%,财政补贴在总收入中的占比2010 年为14.6%,2017 年该比重为18.5%。如果剔除各级政府财政补贴,2015 年开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出现缺口[5]。而且,从数据上看,养老基金征缴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缺口逐渐增大(见表2)。

表2 我国2015 年以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单位:亿元)

上世纪70 年代我国出台女性退休年龄的相关规定其出发点是保护劳动者权益,而当时采用的手段是尽量缩短工作年龄。但是,该规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制定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应该在充分考虑国情最新变化的基础上,因应教育年龄增加、就业年龄相对减少,以及我国平均寿命延长、社保收支需要平衡等要素变化,对女性退休年龄采用弹性政策。[6-7]

在现有退休制度的基础上,采用弹性退休制度。例如,对于工人(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体力劳动者)的退休,给予企业一定自主权,也即由企业提出,并经员工同意,双方可以协商延长退休年龄。国家对于延长退休的员工,借鉴日本鼓励延长退休的做法,在退休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8]如果员工为企业所急需人才,这一政策可以更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人尽其能。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第三产业比重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循环热处理对93W–5Ni–2Fe高比重钨合金冲击韧性的影响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7%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