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代高中生政治信仰的养成策略

2020-03-15刁心晴李婷沈新启

人物画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刁心晴 李婷 沈新启

摘 要:新课标的新要求将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政治课程教育核心素养,这是符合国家发展新时代人才培育的标准和要求,也符合高中阶段学生成长的意识特征,作为一门立德树人的学科,是能够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政治方向,塑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的重要学科。本文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当代高中生政治信仰的养成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信仰;课堂教学

引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是一定程度上民族和文化培养形成的要求与特征,加强政治认同也是对于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当代高中生政治信仰的养成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知识串联,助力政治素养的生成

让政治知识为政治认同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政治知识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兴趣,这是政治知识促进学生政治认同生成的关键一环,美国教育学者杜威说过“知识不能组织到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去,这种知识就变成纯粹言词”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的教法、学生学法往往会偏向“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和学生机械化的记忆,教师在教学避免这种“填鸭式”教学就要特别强调教师要做好备课的工作,教师备课不仅是要备教材、同时也要特别强调教师做好本必修的逻辑框架分析,制订好本必修的教学计划并根据现实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教师对新教材熟悉程度定不如对旧教材,很多的概念和历史事实教师可能会有模糊之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弄清概念的含义,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熟悉相关的历史事件,讲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增加教学的趣味,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做好框题下“目”与“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做好课下“框”与“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做好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连成一条长主线,抓住主线的大概念,让主线中的大概念内容带动其他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是具有开放性的,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内容的体系,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适当增减内容,更多的激励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组织整合,强调学生的政治知识的获得过程,避免照本宣科,带来知识的繁杂无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还涉及了两个大的综合探究,这两个探究也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串联的重要方式。

二、松弛有度,助力政治素养的外化

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教材是基于事实中引出政治观点,相当多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历史知识,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但不能将政治课上成历史课,教师要依托教学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设计议题或者其他的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设计议题式活动型课堂,议题式教学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议题教学既要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要展现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具有开放性、引领性,体现教学重点,教师设计议题式教学便于展现教师的艺术,根据内容设计合适学生实际水平的议题,让学生在议题中自由的讨论,教师既能在议题探究中起到点拨的作用,学生又能够在议题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类松弛有度的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开放式的民主教学理念,让学生有话讲,有利于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

三、通过社会实践的本土化不断提升政治认同

除了校园教育以外,教师需要尝试将社区资源、家长群体和社会实践机构等内容都纳入教育资源中去,教学实践的本土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效连接,使得能真实地获得有效互动,并发挥各个主体的教育力量和积极作用,从而帮助构建多元的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体系。

由于高中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在活动设计上可以引入模拟活动,在讲《公民的民主权利》一课时多涉及民主选举可以让学生选出新一届班委会成员; 涉及民主决策可以就班级助学金的分配建言献策; 涉及民主管理可以制定班级管理公约,宿舍公约; 涉及民主监督可以让学生就老师的教学和管理进行民意调查并提出意见。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民主的班级管理有利于教学。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就社会热点进行模拟实践。

例如,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在讲民主决策时可以就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让学生畅所欲言,整理成文,并通过政府网站的民情一线通栏目,发表学生们的想法。也可以就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空气、水资源污染处理之我见”、“学区公交车开通热门线路”等关乎学生实际关注的问题,让学生具体实践参与到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体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具体过程,并使得学生能真正地感受到个体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和团结稳定的重要性。在课外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些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从实际生活背景出发,感受真实生活的需要和发展状况,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认同感。

四、结论

综上所述,政治认同是新形势下政治学科对育人价值观的集中体验和要求,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能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和必要能力。它需要教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培养,政治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解,它源于实践,指导实践,需要教师实现从宏观到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政治核心素养的转化与教学实践,本土化的教学结合地区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使得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培养能够落到实处,并使得教育要求的提供发生转变,并用合适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接受德育的渠道,优化其实践内容等,从而帮助有效地培养学生个体的政治认同素质和文化观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坚定政治认同信念,完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应萍.高中政治教学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20(19):143-144.

[2]杨兆红.高中政治高考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高考,2020(07):137.

[3]郭威.浅析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探究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20(16):138-139.

注:本文是2020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当代高中生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编号:L202209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